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中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三维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罗跃春 陈开明 +3 位作者 龙明滔 江贵荣 侯卫生 张澄博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857,共10页
【研究目的】地下空间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为了将地下空间资源保护好、开发好,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十分必要。【研究方法】基于Python、Paraview软件,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中山市-100~0 m全地下空间... 【研究目的】地下空间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为了将地下空间资源保护好、开发好,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十分必要。【研究方法】基于Python、Paraview软件,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中山市-100~0 m全地下空间域的适宜性三维评价。评价模型采用了8192个钻孔数据,建立了标贯击数、含水率、内摩擦角、压缩模量、抗压强度5个单因数的三维数据,此外提取了岩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资源敏感性、开发利用价值等作为主体层的21个单因素二维数据,通过变权思想实现了三维和二维数据的耦合计算。【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山全市地下-100~0 m分析空间域,并将空间域划分为1.28亿个单元,每个单元赋予了21个单因子属性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双线性插值实现了中山市地下空间适宜性三维评价,最后通过paraview实现可视化。【结论】中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总体较好,对于基坑与桩基础工程适宜良及以上占比88%,对于隧道工程适宜性良及以上占比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地下空间 适宜性 三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桩重力挡墙组合支护在顺德星火大厦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建宇 艾康洪 +1 位作者 王毅红 石坚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4-18,共5页
介绍了以搅拌桩为主的组合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该工程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综合应用多种支护手段,形成组合支护方案,降低了工程造价,经监测、检验,支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 基坑 组合支护 搅拌桩 重力档墙 深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马媛 许峰 +5 位作者 马健岩 于礼仪 周业淇 丁向群 张曙 王宁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4-3540,3551,共8页
本文探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凝结时间、电导率、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对硫氧镁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化学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本文探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凝结时间、电导率、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对硫氧镁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化学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能大幅度延长硫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改性后的硫氧镁水泥中有大量5Mg(OH)_(2)·MgSO_(4)·7H_(2)O(5·1·7)晶相生成,能大幅度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水泥 D-异抗坏血酸钠 凝结时间 5·1·7相 抗压强度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景立平 尹志勇 +3 位作者 孙海峰 董瑞 徐琨鹏 李永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69-1978,共10页
采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房屋地震灾害的重要途经。近年来,围绕结构基础与地基土之间使用低模量材料的岩土隔震技术(GSI)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 采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房屋地震灾害的重要途经。近年来,围绕结构基础与地基土之间使用低模量材料的岩土隔震技术(GSI)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通过考虑场地的大比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单层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有、无隔震系统的对比试验,单层砌体结构模型采用1/4的缩尺比例制作。选取1940年记录到的El-Centro波南北分量作为输入波,输入加速度幅值分别为0.1g,0.2g,0.4g。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均可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隔震的目的;在输入加速度幅值为0.4g时,GSI-SC系统使结构屋面板的加速度反应以及结构的层间位移反应的减小率分别达到33%和39%;而GSI-GBSC系统相应的减小率更是达到了45%和48%。GSI-SC系统和GSI-GBSC系统都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就隔震效果而言,GSI-GBSC系统较GSI-SC系统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隔震 砂垫层 玻璃珠-砂垫层 振动台试验 叠层剪切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化学加固技术对珠海软土改性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童佳荣 张曙 +2 位作者 李荣 夏彬桐 王宁伟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262-270,共9页
电动化学加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集排水与土体胶结于一体的新型软基处理技术,以往电动化学加固对软土改性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从土体的十字板剪切强度、pH、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简称TOC)、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简... 电动化学加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集排水与土体胶结于一体的新型软基处理技术,以往电动化学加固对软土改性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从土体的十字板剪切强度、pH、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简称TOC)、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简称XRF)、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以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SEM)等表征介入,详细探讨了电动化学加固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化学特征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电动化学加固过程中,土体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促进了诸如电解、离子吸附与解吸、阳离子交换等反应,促进了土体内大量有机质的排出,并生成了硅酸钙、铝酸钙、钙矾石等物质,使加固区的土体结构由松散状变为更致密的片状结构,并且土颗粒中的团粒结构增加,整体上使得土体强度迅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化学 软土改性 微观表征 加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充盈系数控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勤胜 赵江 +1 位作者 姚院峰 谭松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5,共6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不稳定地层施工过程中因成孔质量差造成混凝土充盈系数过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基于此,分析了混凝土充盈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工程现场泥浆具有局限性的的情况下,可以从控制最大允许提钻速度和改进钻头结构两方面开展研究...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不稳定地层施工过程中因成孔质量差造成混凝土充盈系数过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基于此,分析了混凝土充盈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工程现场泥浆具有局限性的的情况下,可以从控制最大允许提钻速度和改进钻头结构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最大允许提钻速度的理论计算模型,获得了环空比和泥浆密度对最大允许提钻速度的影响规律和显著性。针对具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两瓣斗钻头结构,并从辅助排水孔和非光滑结构的合金球加强型截齿等方面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旋挖钻进和排渣效率,从而降低成孔时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提钻速度和改进钻头结构,单桩旋挖成孔时间缩短28.57%,旋挖钻孔的混凝土充盈系数降低3.62%,显著节约了项目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孔 灌注桩 混凝土 充盈系数 提钻速度 旋挖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的软土深基坑降水施工的三维数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川 周丁恒 曹力桥 《隧道建设》 2010年第S1期187-193,共7页
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比奥固结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对三维渗流固结耦合模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土深基坑降水计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上海某一实际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对其降水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通过对该工程的三维有... 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比奥固结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对三维渗流固结耦合模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土深基坑降水计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上海某一实际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对其降水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通过对该工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考虑渗流固结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基坑降水引起的基坑及土体变形特征。因此,在深基坑降水及其引起周边土体变形的计算中,运用该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可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修正剑桥模型 三维有限元分析 降水 渗流固结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资源总量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风顺 华杉 +3 位作者 吴昊 张晓军 杨森林 魏译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比例尺尺度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该类金(银)矿床的预测模型;认为该区NW向苏门答腊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断裂系统和新生代岩浆岩共同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产出;已知金(银)矿床点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快速圈定研究区有利找矿地段的标志;并据此圈定成矿远景区5个,其中A级成矿远景区3处,B级成矿远景区2处;然后,利用通用密度模型预测了不同概率下的各远景区未知矿床数,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在不同概率下的金(银)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总量预测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三步式”评价方法 苏门答腊岛 印度尼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地震动对砂垫层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海峰 尹志勇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230,共9页
应用岩土隔震(GSI)技术是减少农村民居震害的重要途径。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已经被证明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基于此,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对采用GSI-SC系统的农村民居隔震效果的影响,初步... 应用岩土隔震(GSI)技术是减少农村民居震害的重要途径。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已经被证明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基于此,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对采用GSI-SC系统的农村民居隔震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SI-SC系统对不同频谱特征地震动作用下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也随之增大;输入地震动频谱特征对GSI-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大;对比水平X、Y向输入,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差别不大;双向输入(水平Y向和竖向)时,对GSI-SC系统水平向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小,GSI-SC系统对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岩土隔震 振动台试验 隔震效果 农村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设圈梁构造柱农村民居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天然地震波和2条人工地震波,输入的地震波幅值分别为0.1g(7度)、0.2g(8度)0.4g(9度)。试验结果表明:0.4g(9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仅纵墙的门窗洞口四角出现细微裂缝,破坏状态为基本完好,说明设圈梁构造柱的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良好;随着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模型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层间位移反应呈缓慢增大的趋势;当地震作用较大的时候,应适当考虑SSI效应对土层到结构加速度传递系数具有一定程度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圈梁 构造柱 SSI效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7-248,共12页
应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民居地震灾害风险的途径之一。岩土隔震(GSI)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新隔震概念,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的隔震有效性已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更好地推广GSI-GBSC系统在... 应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民居地震灾害风险的途径之一。岩土隔震(GSI)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新隔震概念,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的隔震有效性已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更好地推广GSI-GBSC系统在农村民居中应用,文中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场地-隔震层-结构有限元模型,对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砂垫层密实度越小、砂垫层越厚,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越好;回填砂土的密实度和宽度的变化对GSI-GBSC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不大;GSI-GBSC系统隔震效果受基底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基底摩擦系数越小,隔震效果越好。在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提高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的途径,为进一步推动GSI-GBSC系统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珠-砂垫层 岩土隔震 隔震效果 数值模拟 农村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对含砷水铁矿与含砷氧化铝的作用差异
12
作者 童佳荣 罗跃春 刘崇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为了研究污染物砷在地球关键带的迁移转化行为,该研究通过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实验,以及激光粒度仪的动态光散射、氦离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相关微观结构表征技术,深入分析了还原环境中含砷水铁矿与含砷氧化铝在硫化物作用下... 为了研究污染物砷在地球关键带的迁移转化行为,该研究通过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实验,以及激光粒度仪的动态光散射、氦离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相关微观结构表征技术,深入分析了还原环境中含砷水铁矿与含砷氧化铝在硫化物作用下砷的吸附行为、电子转移过程和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铁矿的氧化还原强活性和氧化铝的氧化还原惰性差异,导致在含砷水铁矿体系中,电子优先在S与Fe之间传递,使得在该体系下水铁矿还原溶解和次生铁矿物的形成,影响As的吸附,但不改变As的价态;而在含砷氧化铝体系中,电子在S与As之间传递,As(Ⅴ)被还原为As(Ⅲ)并影响As的吸附行为。这一研究结果对认识氧化还原环境中的S-As-Fe和S-As-Al相互作用,以及揭示As的迁移转化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水铁矿 含砷氧化铝 硫化物 氧化还原活性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银水库库区渗漏危险性评价
13
作者 倪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1期7824-7827,共4页
竹银水库库区环境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通过对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并评价水库渗漏通道及连通性条件,预测水库渗漏的发育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危害程度小。
关键词 水库渗漏 危险性评价 地貌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