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镇远钾镁煌斑岩原生及砂矿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远成
李志翔
+5 位作者
丘志力
饶红娟
陆太进
陈华
柯捷
魏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矿找矿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金刚石及其寄主岩石蕴含了深部岩石圈地幔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可为原生矿找矿提供重要的约束和指示。通过对贵州101地质队过去发现的镇远钾镁煌斑岩区199颗原生金刚石及周围水系中1...
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矿找矿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金刚石及其寄主岩石蕴含了深部岩石圈地幔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可为原生矿找矿提供重要的约束和指示。通过对贵州101地质队过去发现的镇远钾镁煌斑岩区199颗原生金刚石及周围水系中16颗砂矿金刚石的形态学(包括表面微细生长)和熔蚀特征的对比,并结合红外光谱测试,进一步探讨了贵州金刚石携带的地质找矿信息。新的测试结果显示,贵州原生金刚石具有颗粒普遍较小、破碎度大、存在(95%)强烈熔蚀、表面附着物丰富、发蓝白色荧光、所有样品均无磷光等特点,红外无损测试确认Ⅱa型金刚石的产出比例高,但低于原先部分学者估算的比例;通过与砂矿金刚石对比,确认所测试样品的寄主钾镁煌斑岩不可能是贵州或湖南沅水已发现砂矿金刚石的直接源岩,扬子克拉通应当还存在其他规模性的金刚石原生矿或者来源;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室内样品测试,确认所研究的钾镁煌斑岩为浅部相,而非根部相,暗示贵州镇远地区原生金刚石找矿仍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金刚石
钾镁煌斑岩
找矿
扬子克拉通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在古代玉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跃峰
丘志力
+4 位作者
杨炯
谷娴子
李志翔
刘志超
黄康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9-1186,共18页
古玉产地溯源研究对揭示文明早期玉石资源开发利用和跨区域物质、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测试分析手段及研究样品本身的制约,古玉产地溯源至今仍然是制约古玉文化交流研究的难题及瓶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科学测试手段...
古玉产地溯源研究对揭示文明早期玉石资源开发利用和跨区域物质、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测试分析手段及研究样品本身的制约,古玉产地溯源至今仍然是制约古玉文化交流研究的难题及瓶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科学测试手段的进步,地质、考古及文博界开展了更为密切的跨学科合作,对古代玉器产地溯源技术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本文在团队工作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荧光光谱(XRF)、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及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在古代玉器产地溯源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综合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在古玉溯源中的工作进展,并对当前古玉产地溯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对古玉溯源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已知玉矿资源系统的地质学研究及玉料的主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的建设和新的无损、样品尺寸不受限的原位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古玉样品测试中的大规模应用,应是未来古玉溯源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玉器
产地溯源
地球化学示踪
现代测试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镇远钾镁煌斑岩原生及砂矿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远成
李志翔
丘志力
饶红娟
陆太进
陈华
柯捷
魏然
机构
贵州省地矿局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
国土资源部
珠宝
玉石
首饰管理
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086
41473030)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11012)
文摘
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矿找矿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金刚石及其寄主岩石蕴含了深部岩石圈地幔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可为原生矿找矿提供重要的约束和指示。通过对贵州101地质队过去发现的镇远钾镁煌斑岩区199颗原生金刚石及周围水系中16颗砂矿金刚石的形态学(包括表面微细生长)和熔蚀特征的对比,并结合红外光谱测试,进一步探讨了贵州金刚石携带的地质找矿信息。新的测试结果显示,贵州原生金刚石具有颗粒普遍较小、破碎度大、存在(95%)强烈熔蚀、表面附着物丰富、发蓝白色荧光、所有样品均无磷光等特点,红外无损测试确认Ⅱa型金刚石的产出比例高,但低于原先部分学者估算的比例;通过与砂矿金刚石对比,确认所测试样品的寄主钾镁煌斑岩不可能是贵州或湖南沅水已发现砂矿金刚石的直接源岩,扬子克拉通应当还存在其他规模性的金刚石原生矿或者来源;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室内样品测试,确认所研究的钾镁煌斑岩为浅部相,而非根部相,暗示贵州镇远地区原生金刚石找矿仍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
原生金刚石
钾镁煌斑岩
找矿
扬子克拉通
贵州
Keywords
primary diamonds
lamporite
exploration
the Yangtze craton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P619.2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在古代玉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跃峰
丘志力
杨炯
谷娴子
李志翔
刘志超
黄康有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山学院旅游学院
上海博物馆
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9-1186,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032,41173041,4200302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DM008)。
文摘
古玉产地溯源研究对揭示文明早期玉石资源开发利用和跨区域物质、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测试分析手段及研究样品本身的制约,古玉产地溯源至今仍然是制约古玉文化交流研究的难题及瓶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科学测试手段的进步,地质、考古及文博界开展了更为密切的跨学科合作,对古代玉器产地溯源技术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本文在团队工作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荧光光谱(XRF)、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及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在古代玉器产地溯源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综合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在古玉溯源中的工作进展,并对当前古玉产地溯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对古玉溯源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已知玉矿资源系统的地质学研究及玉料的主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的建设和新的无损、样品尺寸不受限的原位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古玉样品测试中的大规模应用,应是未来古玉溯源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古代玉器
产地溯源
地球化学示踪
现代测试技术
进展
Keywords
ancient jade artifacts
origin traceability
geochemical tracing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progress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P575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镇远钾镁煌斑岩原生及砂矿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黄远成
李志翔
丘志力
饶红娟
陆太进
陈华
柯捷
魏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矿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在古代玉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及进展
张跃峰
丘志力
杨炯
谷娴子
李志翔
刘志超
黄康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