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1
作者 王婷 姚嘉莹 +3 位作者 廖永山 杨秀艳 邓岳文 杨创业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微塑料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其表面生物膜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材质的微塑料为材料,开展原位定殖实验,利用16S rDNA技术分析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不同... 微塑料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其表面生物膜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材质的微塑料为材料,开展原位定殖实验,利用16S rDNA技术分析流沙湾珍珠贝养殖区水体及不同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α多样性分析显示,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水体,不同类型的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水体细菌群落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而微塑料表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相对丰度均增加,表明微塑料发展成了细菌独特的栖息环境;此外,在微塑料和水体中均检测到了鱼类病原体黄杆菌(Flavobacterium)和布鲁氏菌(Bruegeria)等病原菌,表明微塑料可能成为潜在病原菌的载体。研究结果丰富了水产养殖区微塑料污染的基础资料,并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 微塑料 16SrDNA 流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浅海底栖贝类应对低氧胁迫的适应性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亚冰 伍旭辉 +2 位作者 陶川贵 张家炜 王庆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8,共10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水体低氧事件频发,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近岸浅海底栖贝类的生存和生态功能构成威胁。近岸浅海底栖贝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低氧胁迫下展现出一系列的适应性机制。本文系统...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水体低氧事件频发,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近岸浅海底栖贝类的生存和生态功能构成威胁。近岸浅海底栖贝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低氧胁迫下展现出一系列的适应性机制。本文系统综述了低氧对近岸浅海底栖贝类群落结构、个体行为、抗氧化防御、免疫系统、基因表达和代谢的影响,以及组学技术在低氧适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现有的水质监测技术和耐低氧品种的选育进展,强调了未来通过先进技术优化水质管理及加强耐低氧品种选育的重要性,以期为近岸浅海底栖贝类保护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浅海底栖贝类 低氧 适应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类神经系统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伍旭辉 王亚冰 +2 位作者 陶川贵 张家炜 王庆恒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5-856,共12页
双壳纲又名瓣鳃纲或斧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仅次于腹足纲的第二大类群,现存约2万个物种,均为水生种[1]。双壳类物种繁多,在海洋潮间带和浅海区生物量庞大,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命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 双壳纲又名瓣鳃纲或斧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仅次于腹足纲的第二大类群,现存约2万个物种,均为水生种[1]。双壳类物种繁多,在海洋潮间带和浅海区生物量庞大,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命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2-4]。部分物种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富集和耐受能力,可作为水体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5-6]。同时,双壳类也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对象,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结构 神经内分泌系统 双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两种规格个体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小芬 雷超 +3 位作者 陈思曼 李俊辉 王庆恒 焦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马氏珠母贝育种对照群体为实验材料,从群体中选择生长差异个体分别构成大规格与小规格子群体,测定两个子群体鳃、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边缘膜与外套膜中央膜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大规格与小规格子群体的鳃、肝胰腺、闭壳肌、... 以马氏珠母贝育种对照群体为实验材料,从群体中选择生长差异个体分别构成大规格与小规格子群体,测定两个子群体鳃、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边缘膜与外套膜中央膜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大规格与小规格子群体的鳃、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边缘膜与外套膜中央膜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大规格子群体各组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略大于小规格子群体。大与小规格子群体肝胰腺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4种组织(P<0.05)。子群体对类胡萝卜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组织对类胡萝卜含量影响显著(P<0.05)。肝脏是马氏珠母贝类胡萝卜素转化及沉积的主要器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类胡萝卜素 规格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贝类营养需求及人工饵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创业 杜晓东 +1 位作者 王庆恒 邓岳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22-3428,共7页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贝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微藻的培养容易受到气温、光照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占用大量水体,因此研发双壳贝类人工饵料已成为贝类工厂化养殖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述了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对双壳贝类...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贝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微藻的培养容易受到气温、光照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占用大量水体,因此研发双壳贝类人工饵料已成为贝类工厂化养殖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述了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对双壳贝类生长、繁殖及免疫的影响,详细叙述了微藻干粉、大型海藻处理物、酵母、微粒饲料、液态微胶囊饲料和固态微胶囊饲料6种人工饵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发新型的双壳贝类人工饵料及开展工厂化养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贝类 营养需求 人工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沙湾海区不同规格马氏珠母贝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创业 廖永山 +4 位作者 蔡炜裕 黄荣莲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小(S)、中(M)和大(L)3种规格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分析不同发育阶段马氏珠母贝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S组、M组和L组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9.96%、65.48%和66.80%,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 以小(S)、中(M)和大(L)3种规格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分析不同发育阶段马氏珠母贝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S组、M组和L组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9.96%、65.48%和66.80%,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4.06%、4.51%和5.83%,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22.24%、18.34%和16.90%,无氮浸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13.75%、11.66%和10.48%;S组、M组和L组马氏珠母贝软体部必需氨基酸(E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55%、18.76%和19.4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率(EAA/TAA)分别为36.57%、36.57%和36.89%;呈味氨基酸(D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50%、24.01%和24.31%,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DAA/TAA)分别为46.89%、46.79%和46.26%。随着贝体的生长发育,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各氨基酸(Gly除外)质量分数呈升高的趋势,且EAA和DAA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不同规格 生化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早期生长阶段的遗传多样性与有效亲本数量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俊辉 刘青云 +2 位作者 杜晓东 邓岳文 王庆恒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2-16,共5页
从大亚湾野生群体选择亲本繁育1个养殖群体,受精第6天、23天与80天分别进行优选,按50%选留比率选留快生长个体,分别在受精后第3天、30天120天取样,利用8对SSR标记分析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估计有效亲本数量。结果表明,在3个生长阶段每... 从大亚湾野生群体选择亲本繁育1个养殖群体,受精第6天、23天与80天分别进行优选,按50%选留比率选留快生长个体,分别在受精后第3天、30天120天取样,利用8对SSR标记分析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估计有效亲本数量。结果表明,在3个生长阶段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750、3.875和3.625,平均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324 2、0.527 3和0.372 4,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1 1、0.561 3和0.504 8。有效亲本数量的估计分别为38、28和30,3个生长阶段估算的有效亲本数量均比实际所用到的亲本数量少。选优管养措施导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有效亲本数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遗传多样性 有效群体数量 SSR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珍珠首饰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蒲月华 童银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300-301,303,共3页
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广东省湛江市珍珠市场的养殖与加工平台、销售网点、经营方式及珍珠品种等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为湛江珍珠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珍珠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广东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酸化对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冰冰 黄荣莲 +4 位作者 王庆恒 郑哲 焦钰 邓岳文 杜晓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6,共8页
分析了酸化环境对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形成的影响。在温度为28℃,盐度为31的条件下,分别在p H 8.2(对照组,CG)、p H 7.7(实验一组,E1)和p H 7.4(实验二组,E2)的海水中养殖马氏珠母贝,观察贝壳珍珠层结晶形貌的变化,并检测珍珠层形成相关的... 分析了酸化环境对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形成的影响。在温度为28℃,盐度为31的条件下,分别在p H 8.2(对照组,CG)、p H 7.7(实验一组,E1)和p H 7.4(实验二组,E2)的海水中养殖马氏珠母贝,观察贝壳珍珠层结晶形貌的变化,并检测珍珠层形成相关的矿化基因(pif177、nacrein及pearlin)在外套膜中央区(mantle center,MC)的表达。结果表明:(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贝壳,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贝壳晶体形貌变化,发现E1组贝壳珍珠层低倍镜下,生长阶梯明显,高倍镜下超微结构规则,六边形棱角不明显,但边界清晰;而E2组出现板块边界不明显,生长排列不规则等现象,说明了海水酸化影响了马氏珠母贝的钙沉积,引起珍珠层形貌特征的变化;(2)实验设定条件下,pif177、nacrein及pearlin基因表达量整体上呈现随p H降低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E1组与CG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2组均较CG组显著下调(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马氏珠母贝 珍珠层 基因表达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3抑制剂对马氏珠母贝珍珠囊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泽丰 曹艳飞 +1 位作者 杨海霞 焦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及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植核前用JAK3抑制剂处理细胞小片和珠核,植核后18 d和30 d取珍珠囊,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 【目的】研究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及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植核前用JAK3抑制剂处理细胞小片和珠核,植核后18 d和30 d取珍珠囊,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植核后不同时间(6、12、24 h和3、6、12、18、30 d)免疫相关基因NF-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 B)、IkappaK(I-kappaB kinase)和炎性诱导因子IL-17(Interleukin 17)的表达变化。【结果】植核后18 d和30 d,与对照组相比,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P>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植核后6 h和12 h,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L-17的表达,植核后6、3、6、12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NF-kappaB的表达,植核后3、6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kappaK的表达(P<0.05)。【结论】JAK3抑制剂对马氏珠母贝免疫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调控珍珠贝植核后的移植免疫,而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珍珠囊 移植免疫 Janus激酶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贝壳基质蛋白基因Pm-PNU7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荣莲 范闪闪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贝壳基质蛋白(Shell Matrix Proteins, SMPs)基因(Pm-PNU7)表达与功能。【方法】利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信息分析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壳基质蛋白新基因Pm-PNU7全长序列,通过原位杂交...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贝壳基质蛋白(Shell Matrix Proteins, SMPs)基因(Pm-PNU7)表达与功能。【方法】利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信息分析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壳基质蛋白新基因Pm-PNU7全长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对其进行定位,RNA干扰检测其对贝壳形成的影响。【结果】Pm-PNU7的cDNA全长为797 bp,编码145个氨基酸,具有特殊的"KGG"重复序列和富含天冬氨酸(Asp)序列"DDDDDDHDD"。qRT-PCR分析表明,Pm-PNU7基因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显著高表达(P<0.05);ISH检测显示,Pm-PNU7主要定位于边缘区外褶外侧和内侧上皮细胞、中褶内侧上皮细胞以及套膜区外侧上皮细胞。RNA干扰后,Pm-PNU7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微观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结论】Pm-PNU7参与了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贝壳基质蛋白 原位杂交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Pm-miR-183序列分析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新威 郑哲 +2 位作者 焦钰 邓岳文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1-18,共8页
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Pm-miR-183的前体,长度76 bp,具有典型的茎环结构。成熟序列及前体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均显示较高的种间保守性。Pm-miR-183前体序列(Pm-pre-miR-183)的系统进化树分析,Pm-pre-miR-183与帽... 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Pm-miR-183的前体,长度76 bp,具有典型的茎环结构。成熟序列及前体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均显示较高的种间保守性。Pm-miR-183前体序列(Pm-pre-miR-183)的系统进化树分析,Pm-pre-miR-183与帽贝同源性较高。靶向关系分析,Pm-miR-183与矿化基因及免疫相关基因均存在靶向作用位点。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m-miR-183在马氏珠母贝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注射Pm-miR-183mimics进行过表达,Pm-miR-183的表达量在套膜区(MP)中显著上调(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Pm-miR-183过表达会导致贝壳珍珠层生长出现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Pm-miR-183 生物矿化 miRNA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对马氏珠母贝生长、免疫及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琨 吴海铃 +1 位作者 杨创业 王庆恒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低氧胁迫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生长、免疫及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马氏珠母贝抗逆品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马氏珠母贝从常氧条件下移至2 mg·L^(-1)低溶解氧水体,比较其在低氧胁迫0、1... 【目的】探究急性低氧胁迫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生长、免疫及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马氏珠母贝抗逆品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马氏珠母贝从常氧条件下移至2 mg·L^(-1)低溶解氧水体,比较其在低氧胁迫0、12、24和48 h时免疫与抗氧化相关基因(caspase-3、HSP90、CAT和SOD)、生长相关基因(EGFR、FGF18、OSR1和tgfbr1)和矿化相关基因(pif177、aspein、nacrein和TIMP)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低氧胁迫后,HSP90的表达水平12 h时低于对照组(P <0.05),caspase-3和CAT的表达在胁迫24 h时显著增加(P <0.05),而SO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矿化相关基因pif177、aspein、nacrein在急性低氧胁迫后的表达均显著降低,TIMP仅在12 h时显著降低(P <0.05);生长相关基因EGFR、FGF18和OSR1基因的表达也出现显著下降(P <0.05),tgfbr1的表达在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低氧胁迫上调免疫与抗氧化相关基因中caspase-3、CAT的表达,抑制HSP90的表达,抑制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生长相关基因中EGFR、FGF18和OSR1的表达,上调tgfb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基因表达 急性低氧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Perlucin基因序列特征及其SNP与耐低温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 赖卓欣 +3 位作者 宋欣霖 钟如卓 郑哲 王庆恒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新的凝集素分子基因,命名为Perlucin,研究在低温胁迫下马氏珠母贝Perlucin的表达以及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方法】根据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Perlucin基因序列...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新的凝集素分子基因,命名为Perlucin,研究在低温胁迫下马氏珠母贝Perlucin的表达以及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方法】根据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Perluc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Perlucin基因全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erlucin的结构和理化特征;设计17和22℃(对照)2个温度组,对马氏珠母贝进行低温胁迫实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温胁迫下Perlucin表达量的变化;筛选和比较分析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R)F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W)的Perlucin外显子区的SNP位点和单倍型。【结果】马氏珠母贝Perlucin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包含1个信号肽和1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Perlucin与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Perlucin的亲缘性最近。Perlucin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足和肝胰腺。低温胁迫时,鳃组织中Perlucin基因在17℃低温组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 h时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22℃对照组(P<0.05),表明Perlucin可能参与马氏珠母贝的低温响应过程。对Perlucin外显子区的SNP进行分析,共得到30个SNP,其中1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R和W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erlucin是参与调节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候选基因,筛选出两个SNP位点g.40078856、g.40078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Perlucin 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矿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俊辉 罗燕秋 +4 位作者 钟雅诗 黄怡 黄荣莲 王庆恒 邓岳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8,共7页
【目的】探讨近交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遗传结构及矿化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近交引起子一代性状退化的遗传原理,为贝类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两个黄壳色全同胞家系(M和N)为亲本,按照因子设计构建4个家系组合(F1:M1♀×M... 【目的】探讨近交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遗传结构及矿化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近交引起子一代性状退化的遗传原理,为贝类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两个黄壳色全同胞家系(M和N)为亲本,按照因子设计构建4个家系组合(F1:M1♀×M1♂;F2:M1♀×N1♂;F3:N1♀×M1♂;F4:N1♀×N1♂),比较4个家系成贝生长性状差异,利用9对SSR引物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家系间矿化基因nacrein、pearlin和pif177的表达差异。【结果】4个家系间的平均壳长、平均壳高、平均壳宽、平均体重和平均壳重存在明显差异,且近交家系(F1和F4)的平均壳长、平均壳高、平均壳宽、平均体重和平均壳重均小于杂交家系(F2和F3),其生长性状退化率(ID)为11.7%~29.4%。家系F1、F2、F3和F4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525、0.3116、0.3178和0.275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451、0.3822、0.4005和0.354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591、0.5389、0.4878和0.4810。杂交家系(F2和F3)矿化基因nacrein、pearlin和pif177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近交家系(F1和F4),且4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平均值与3个矿化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近交能导致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矿化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因此制定马氏珠母贝育种方案时应构建合理的交配组合系统,防止因近交导致性状退化与遗传多样性指标降低而影响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近交 生长性状 遗传多样性 矿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B型清道夫受体PmSR-B基因克隆与表达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超 贝伟烈 +3 位作者 郑哲 罗少杰 王庆恒 邓岳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清道夫受体基因c DNA全长序列(Pm SR-B);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m SR-B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m SR-B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85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清道夫受体基因c DNA全长序列(Pm SR-B);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m SR-B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m SR-B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85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5′UTR)长89 bp,3′UTR长325 bp。预测其分子质量为54.77 ku,等电点为7.94,脂溶性系数92.94,总平均亲水性-0.120,属于疏水性蛋白;不稳定指数26.37,属于稳定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Pm SR-B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与华贵类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SR-B的序列的相似度高达47%。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Pm SR-B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后依次是鳃、闭壳肌、中央膜,各组织的表达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清道夫受体B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近交与杂交家系的DNA甲基化多态性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少杰 张鹏飞 +3 位作者 焦钰 王庆恒 杜晓东 邓岳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采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技术(MSAP)检测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近交(F1)与杂交(Z1)家系闭壳肌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对部分甲基化修饰片段进行回收、测序和注释分析。结果表明:使用20对引物进行选扩增PCR,最终F1和Z1分... 采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技术(MSAP)检测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近交(F1)与杂交(Z1)家系闭壳肌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对部分甲基化修饰片段进行回收、测序和注释分析。结果表明:使用20对引物进行选扩增PCR,最终F1和Z1分别获得(632.20±22.58)和(588.60±25.09)条条带,差异显著(P<0.05);F1和Z1之间的组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9.93±1.60)%和(8.04±1.25)%,差异显著(P<0.05)。对回收片段进行注释,F1家系共获得9条甲基化修饰片段,其中8条为功能蛋白,分别为E3泛素连接酶、逆转录病毒多聚蛋白、神经肽受体、交叉结点核酸内切酶、磷酸糖器、苯丙氨酸解氨酶、隐花色素蛋白、脆性位点相关蛋白;Z1家系共获得5条甲基化修饰片段且均为功能蛋白,分别为脆性位点相关蛋白、神经元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无调性的同源蛋白、麦芽糖酶、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初步阐明马氏珠母贝近交家系F1与杂交家系Z1间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和部分具甲基化修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近交家系 杂交家系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细胞内视黄酸结合蛋白表达及其与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超 郑哲 +3 位作者 李俊辉 王庆恒 黄荣莲 邓岳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明确细胞内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对马氏珠母贝吸收代谢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为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马氏珠母贝养殖新品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ACE克隆马氏珠母贝CRABP基因(PmCRABP)cDNA全长序列,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P... 【目的】明确细胞内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对马氏珠母贝吸收代谢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为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马氏珠母贝养殖新品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ACE克隆马氏珠母贝CRABP基因(PmCRABP)cDNA全长序列,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PmCRABP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黄白闭壳肌中的表达量。【结果】PmCRABP基因cDNA全长1778 bp,开放阅读框(ORF)长366 bp,编码121个氨基酸,其5'非翻译区(5'UTR)长125 bp,3'UTR长1287 bp。PmCRABP的分子量13.51 kD,理论等电点(pI)5.68,脂溶性系数62.81,不稳定指数35.38,总平均亲水性-0.517,其第5~120个氨基酸为Lipocalin家族的结构域。PmCRABP氨基酸序列与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CRABP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最高,同属于CRABP蛋白,且二者的空间结构极其相似。PmCRABP基因在马氏珠母贝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后依次是外套膜、鳃和闭壳肌,各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黄白闭壳肌个体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PmCRABP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PmCRABP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类胡萝卜素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细胞内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 类胡萝卜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TRACP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哲 吴宣瑾 +2 位作者 焦钰 黄荣莲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29,共6页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基因,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用RACE技术克隆得马氏珠母贝TRACP基因(PmTRACP),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基因,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用RACE技术克隆得马氏珠母贝TRACP基因(PmTRACP),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外套膜、闭壳肌、足、性腺、珍珠囊、肝胰腺和鳃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PmTRACP基因长度为2 034 bp,开放式阅读框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5′UTR长度为27 bp,3′UTR长度为1 035 bp。预测PmTRACP分子质量约为36.39 ku,理论等电点为5.97。该基因含有一个钙调神经磷酸酶样磷酸酯酶结构域。PmTRACP与其他物种TRACP的同源性为48%~65%,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TRACP的同源性最高,同时D^(32)、D^(70)、Y^(73)、N^(108)、H^(203)、H^(212)、H^(237)、H^(239)等8个氨基酸活性位点和N^(114)糖基化位点在不同物种TRACP中高度保守。PmTRACP与长牡蛎TRACP的亲缘关系最近。PmTRACP在马氏珠母贝各个组织均有表达,且在肝胰腺和珍珠囊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基因的序列及其SNP位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创业 张丞澍 +7 位作者 黄静 郝瑞娟 师尚丽 黄荣莲 周芮 邱金玉 颜翼龙 邓岳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6-393,共8页
为了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Kelch样基因(Kelch-like)的功能,对Kelch-like基因序列及其SNP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序列全长为2127 bp,其中,5′UTR为58 bp,3′UTR为44 bp,其开放式阅读框长度为... 为了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Kelch样基因(Kelch-like)的功能,对Kelch-like基因序列及其SNP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序列全长为2127 bp,其中,5′UTR为58 bp,3′UTR为44 bp,其开放式阅读框长度为2025 bp,可编码674个氨基酸;预测其Kelch-like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BTB结构域、1个BACK结构域和2个Kelch结构域;马氏珠母贝Kelch-like与美洲牡蛎Kelch-like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35%),其次为虾夷扇贝(32.05%);马氏珠母贝Kelch-like氨基酸序列的BTB、BACK保守性较高,且Kelch具有保守的GG位点;Kelch-like基因在马氏珠母贝边缘膜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且贝壳损伤后6、12、120 h时该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基因共有56个SNP位点,其中,31个SNP位点为中度多态,其余位点为低度多态;10个SNP位点形成了1个单倍块,为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ATCTGTCGG为优异单倍型,其壳质量性状显著大于单倍型AGCCTACCGA和单倍型AGCCTACTTA(P<0.05)。研究表明,马氏珠母贝Kelch-like可能参与贝壳棱柱层的形成,其单倍型AATCTGTCGG具有作为以壳质量为目标的育种标记的潜力,该结果对于选育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马氏珠母贝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Kelch-like基因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