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干湿过程对稳定化修复土壤中重金属Ni和Pb的影响
1
作者
常春英
王刚
+2 位作者
曹浩轩
邓一荣
陶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稳定化(固化/稳定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但修复后的重金属会在外界复杂环境因子(淹水-落干、淋溶等)影响下改变赋存状态、缓慢释放,进而引发环境风险。选取珠三角地区典型稳定化修复后土壤为对象,研究模拟淹水、干湿...
稳定化(固化/稳定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但修复后的重金属会在外界复杂环境因子(淹水-落干、淋溶等)影响下改变赋存状态、缓慢释放,进而引发环境风险。选取珠三角地区典型稳定化修复后土壤为对象,研究模拟淹水、干湿交替两种情形下修复后土壤中2种重金属(Ni和Pb)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可明显提高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浸出浓度,淹水后Ni的浸出量较淹水前上升约103倍,重金属Pb浸出浓度受到淹水影响较小。淹水可促使稳定化的重金属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转化,淹水后Ni和Pb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幅分别为7.16%和19.9%。淹水通过改变土壤pH、Eh、铁锰氧化物和DOM等影响修复后重金属的稳定性,通过降低土壤pH和Eh促使体系中Mn^(4+)、Fe^(3+)还原,并同时耦合无定形态氧化铁的降低。干湿交替通过对水解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解吸行为而影响重金属的稳定性,总体上干湿交替对体系中的Ni和Pb的浸出浓度、形态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湿交替胁迫可以改变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且程度因不同重金属种类及外界胁迫强度而差异较大,短期内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相关标准限值,土壤环境风险可控,但鉴于外界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多元性,实质性延长监管链条、对修复后地块实施定期回顾性评估是实现污染地块可持续安全利用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干湿交替
稳定化
重金属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地区某地块地下水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培科
陆海建
+2 位作者
梁小阳
王俊
邓一荣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96-99,共4页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以华南地区某固体废物处置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地块内地下水中氨氮、硝酸盐、总硬度、铅、铁、锰共6个指标超过Ⅳ类标准,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以华南地区某固体废物处置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地块内地下水中氨氮、硝酸盐、总硬度、铅、铁、锰共6个指标超过Ⅳ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5倍、0.17倍、0.63倍、1.45倍、15.55倍、2.08倍。总硬度、硝酸盐、铅3项指标超标可能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氨氮、铁、锰3项指标超标可能与区域地质背景、企业生产活动等综合因素有关。建议定期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提高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识,加强地下水管理,严禁地块内人员直接接触和饮用地下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处置场
地下水污染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以华南某化工厂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名誉
张镇星
+4 位作者
刘丽丽
吕明超
李洪伟
廖高明
邓一荣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69-72,共4页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是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前提。以华南某化工厂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差异性及其不同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评估模型和参数会导致结果有所差异,原因是使用的不同参数(包括理化...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是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前提。以华南某化工厂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差异性及其不同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评估模型和参数会导致结果有所差异,原因是使用的不同参数(包括理化性质和毒理学参数)和使用情景的差异性;场地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随地表水下游往地势低处富集现象,垂直方向上,因地层具有较强的阻隔效应,污染物未向深层土壤迁移;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锑、砷、镉、钴和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利用成人血铅模型表明:目标地块土壤中的铅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危害;汞风险评估计算值差异性与其土壤有机碳/土壤孔隙水分配系数(Koc)有关。此外,污染源计算浓度、土壤参数、污染区参数、建筑物参数等均会对评估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风险评估工作中应合理选取参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估
模型参数
暴露途径
血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干湿过程对稳定化修复土壤中重金属Ni和Pb的影响
1
作者
常春英
王刚
曹浩轩
邓一荣
陶亮
机构
广东省
环境科学
研究院
/广东省
地球
关键
带
(
土壤
)
污染
归趋与
风险
防控
实验室
/广东省
污染
场地
环境
管理与
修复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
科学
院生态
环境
与
土壤
研究
所/华南
土壤
污染
控制
与修复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
研究
中心
/广东省
农业
环境
综合治理
重点
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
重点
实验室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337)
+1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B1212060044)
广东省环保专项(粤财预[2024]4号)。
文摘
稳定化(固化/稳定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但修复后的重金属会在外界复杂环境因子(淹水-落干、淋溶等)影响下改变赋存状态、缓慢释放,进而引发环境风险。选取珠三角地区典型稳定化修复后土壤为对象,研究模拟淹水、干湿交替两种情形下修复后土壤中2种重金属(Ni和Pb)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可明显提高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浸出浓度,淹水后Ni的浸出量较淹水前上升约103倍,重金属Pb浸出浓度受到淹水影响较小。淹水可促使稳定化的重金属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转化,淹水后Ni和Pb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幅分别为7.16%和19.9%。淹水通过改变土壤pH、Eh、铁锰氧化物和DOM等影响修复后重金属的稳定性,通过降低土壤pH和Eh促使体系中Mn^(4+)、Fe^(3+)还原,并同时耦合无定形态氧化铁的降低。干湿交替通过对水解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解吸行为而影响重金属的稳定性,总体上干湿交替对体系中的Ni和Pb的浸出浓度、形态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湿交替胁迫可以改变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且程度因不同重金属种类及外界胁迫强度而差异较大,短期内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相关标准限值,土壤环境风险可控,但鉴于外界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多元性,实质性延长监管链条、对修复后地块实施定期回顾性评估是实现污染地块可持续安全利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淹水
干湿交替
稳定化
重金属
环境影响
Keywords
flooding
dry-wet alternation
stabilization
heavy metals
environmental impac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地区某地块地下水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培科
陆海建
梁小阳
王俊
邓一荣
机构
广东省
环境科学
研究院
/广东省
地球
关键
带
(
土壤
)
污染
归趋与
风险
防控
实验室
/广东省
污染
场地
环境
管理与
修复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96-99,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YFC3703105,2023YFC3706400)
广东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粤财预[2024]4号)。
文摘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以华南地区某固体废物处置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地块内地下水中氨氮、硝酸盐、总硬度、铅、铁、锰共6个指标超过Ⅳ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5倍、0.17倍、0.63倍、1.45倍、15.55倍、2.08倍。总硬度、硝酸盐、铅3项指标超标可能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氨氮、铁、锰3项指标超标可能与区域地质背景、企业生产活动等综合因素有关。建议定期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提高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识,加强地下水管理,严禁地块内人员直接接触和饮用地下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关键词
固体废物处置场
地下水污染
成因分析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以华南某化工厂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名誉
张镇星
刘丽丽
吕明超
李洪伟
廖高明
邓一荣
机构
广东省
环境科学
研究院
/广东省
地球
关键
带
(
土壤
)
污染
归趋与
风险
防控
实验室
/广东省
污染
场地
环境
管理与
修复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69-7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粤财预〔2024〕4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YFC3703105)。
文摘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是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前提。以华南某化工厂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差异性及其不同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评估模型和参数会导致结果有所差异,原因是使用的不同参数(包括理化性质和毒理学参数)和使用情景的差异性;场地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随地表水下游往地势低处富集现象,垂直方向上,因地层具有较强的阻隔效应,污染物未向深层土壤迁移;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锑、砷、镉、钴和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利用成人血铅模型表明:目标地块土壤中的铅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危害;汞风险评估计算值差异性与其土壤有机碳/土壤孔隙水分配系数(Koc)有关。此外,污染源计算浓度、土壤参数、污染区参数、建筑物参数等均会对评估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风险评估工作中应合理选取参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估
模型参数
暴露途径
血铅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干湿过程对稳定化修复土壤中重金属Ni和Pb的影响
常春英
王刚
曹浩轩
邓一荣
陶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地区某地块地下水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谷培科
陆海建
梁小阳
王俊
邓一荣
《农业与技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有关探讨——以华南某化工厂为例
钟名誉
张镇星
刘丽丽
吕明超
李洪伟
廖高明
邓一荣
《农业与技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