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省气象与源排放因素对PM_(2.5)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沈劲
汪宇
+5 位作者
潘月云
嵇萍
陈多宏
谢敏
叶斯琪
钟流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更好地区分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中气象与源排放因素的影响,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WRF和三维空气质量模型CAMx,通过固定源清单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广东省各地区不同时期气象因素对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实测的PM_(2.5)浓度变化,计算...
为更好地区分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中气象与源排放因素的影响,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WRF和三维空气质量模型CAMx,通过固定源清单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广东省各地区不同时期气象因素对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实测的PM_(2.5)浓度变化,计算出源排放因素对PM_(2.5)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2014年,2015年广东省夏季的气象条件不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春季和秋季的气象条件有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就全年各季度平均而言,珠江口附近地区气象条件较有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源排放变化对肇庆市、韶关市和揭阳市等城市PM_(2.5)浓度变化有较强的削减作用,可使其浓度下降30%以上,显示这些城市的减排工作较为有效,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与顺德区等市(区)PM_(2.5)污染改善主要是由于有利的气象条件的影响,源排放变化对珠海市和湛江市等城市污染起加剧的作用,表明不利的源排放变化抵消了部分有利气象条件对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应加强对这些地区源排放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源排放
PM2.5浓度
WRF和CAMx模型
数值模拟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沈劲
刘瑀菲
+3 位作者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对本次O3污染事件污染过程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本次O3污染事件中,在持续偏东北气流的影响下,江门等珠三角西南部城市处于下风向,其较严重的近地面层O3污染主要是由水平输送导致;上边界O3往下输送主要对下午和夜间的O3有正贡献,但化学过程对近地面O3有净消耗作用,几十米以上的高空化学过程在白天则主要表现为O3净生成;O3的城市间输送导致下风向地区出现较严重的O3污染,秋季是珠三角地区的O3污染季节,建议加强珠三角中东部等地的O3前体物控制,以减轻下风向城市的O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事件
污染过程分析
广东省
国庆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东北地区秋季臭氧来源解析与生成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20
3
作者
沈劲
汪宇
+6 位作者
曹静
陈多宏
许凡
谢敏
嵇萍
叶斯琪
潘月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秋季是广东省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利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对粤东北城市梅州空气污染进行模拟与评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臭氧污染过程与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定量臭氧的来源。在偏东北气流的作用下,尽管风速较大,但因日照较强,臭氧生...
秋季是广东省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利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对粤东北城市梅州空气污染进行模拟与评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臭氧污染过程与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定量臭氧的来源。在偏东北气流的作用下,尽管风速较大,但因日照较强,臭氧生成旺盛,污染比较严重。梅州秋季臭氧大部分为背景浓度,午后约达60%,本地排放贡献10%,午后最高约10μg/m^3,外地排放贡献30%,江西与福建两省午后最高约23与11μg/m^3,广东省其它城市的贡献率不足1μg/m^3。按排放源分类,对梅州市秋季臭氧浓度贡献最大为火电、工业高架源与飞机排放,午后臭氧贡献达17~20μg/m^3。秋季,梅州市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历经早上的NOx敏感区到中午的VOCs敏感区,最后为傍晚的NO_x敏感区阶段。全天平均而言,秋季臭氧主要是在VOCs敏感区内生成。要控制粤东北的臭氧污染,在秋季要重点控制北面省市的火电、工业高架源等,同时加强对VOCs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
臭氧
敏感性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气象与源排放因素对PM_(2.5)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沈劲
汪宇
潘月云
嵇萍
陈多宏
谢敏
叶斯琪
钟流举
机构
广东省
环境监测
中心
国家
环境
保护
区域空气质量
监测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1B01
2014BAC21B03)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215)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09009)
广东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粤发改投资20155271)
文摘
为更好地区分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中气象与源排放因素的影响,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WRF和三维空气质量模型CAMx,通过固定源清单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广东省各地区不同时期气象因素对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实测的PM_(2.5)浓度变化,计算出源排放因素对PM_(2.5)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2014年,2015年广东省夏季的气象条件不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春季和秋季的气象条件有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就全年各季度平均而言,珠江口附近地区气象条件较有利于PM_(2.5)浓度的下降;源排放变化对肇庆市、韶关市和揭阳市等城市PM_(2.5)浓度变化有较强的削减作用,可使其浓度下降30%以上,显示这些城市的减排工作较为有效,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与顺德区等市(区)PM_(2.5)污染改善主要是由于有利的气象条件的影响,源排放变化对珠海市和湛江市等城市污染起加剧的作用,表明不利的源排放变化抵消了部分有利气象条件对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应加强对这些地区源排放的控制。
关键词
气象
源排放
PM2.5浓度
WRF和CAMx模型
数值模拟
广东省
Keywords
meteorology
emission inventory
PMa s concentration
WRF and CAMx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沈劲
刘瑀菲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机构
广东省
环境监测
中心
广东省
环境监测
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气
物理
研究
所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2806、2018YFC0213903)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2017B020216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215)。
文摘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对本次O3污染事件污染过程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本次O3污染事件中,在持续偏东北气流的影响下,江门等珠三角西南部城市处于下风向,其较严重的近地面层O3污染主要是由水平输送导致;上边界O3往下输送主要对下午和夜间的O3有正贡献,但化学过程对近地面O3有净消耗作用,几十米以上的高空化学过程在白天则主要表现为O3净生成;O3的城市间输送导致下风向地区出现较严重的O3污染,秋季是珠三角地区的O3污染季节,建议加强珠三角中东部等地的O3前体物控制,以减轻下风向城市的O3污染。
关键词
臭氧污染事件
污染过程分析
广东省
国庆期间
Keywords
ozone pollution incident
pollution process analysis
Guangdong Province
National Day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东北地区秋季臭氧来源解析与生成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20
3
作者
沈劲
汪宇
曹静
陈多宏
许凡
谢敏
嵇萍
叶斯琪
潘月云
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
惠州
环境
保护
监测
站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C21B03)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09)
广东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粤发改投资20155271)
文摘
秋季是广东省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利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对粤东北城市梅州空气污染进行模拟与评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臭氧污染过程与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定量臭氧的来源。在偏东北气流的作用下,尽管风速较大,但因日照较强,臭氧生成旺盛,污染比较严重。梅州秋季臭氧大部分为背景浓度,午后约达60%,本地排放贡献10%,午后最高约10μg/m^3,外地排放贡献30%,江西与福建两省午后最高约23与11μg/m^3,广东省其它城市的贡献率不足1μg/m^3。按排放源分类,对梅州市秋季臭氧浓度贡献最大为火电、工业高架源与飞机排放,午后臭氧贡献达17~20μg/m^3。秋季,梅州市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历经早上的NOx敏感区到中午的VOCs敏感区,最后为傍晚的NO_x敏感区阶段。全天平均而言,秋季臭氧主要是在VOCs敏感区内生成。要控制粤东北的臭氧污染,在秋季要重点控制北面省市的火电、工业高架源等,同时加强对VOCs的控制。
关键词
梅州
臭氧
敏感性
来源分析
Keywords
Meizhou
ozone
sensitivity
source analysis
分类号
X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省气象与源排放因素对PM_(2.5)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沈劲
汪宇
潘月云
嵇萍
陈多宏
谢敏
叶斯琪
钟流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沈劲
刘瑀菲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粤东北地区秋季臭氧来源解析与生成敏感性研究
沈劲
汪宇
曹静
陈多宏
许凡
谢敏
嵇萍
叶斯琪
潘月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