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策略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沿波 刘铁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76,共5页
化工园区内聚集着众多化工企业,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发生连锁效应,后果影响严重,因此,需要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管理。多种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技术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对解决化工园区本质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化工园区安全... 化工园区内聚集着众多化工企业,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发生连锁效应,后果影响严重,因此,需要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管理。多种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技术中,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对解决化工园区本质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分为园区土地利用安全规划和危险设施综合整治措施两类,分别提出相应的程序和实现方法。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基础上,需要相关社会力量和技术的支持,不断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化工园区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土地利用 危险设施 综合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一帆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143-145,共3页
结合我国环境安全形势,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提出了应建立贯穿事前防范、事中应对、事后修复等各个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机制,从严格环境风险准入、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三个方面防控风险;从应急物资、应急联动、应... 结合我国环境安全形势,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提出了应建立贯穿事前防范、事中应对、事后修复等各个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机制,从严格环境风险准入、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三个方面防控风险;从应急物资、应急联动、应急预案、信息化管理等四个方面做好应急准备;从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两个主体做好应对处置;就事后损害评估和调查处置,做好事后修复,最终实现环境安全稳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应急 全过程管理 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家具制造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恩荣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指出了在家具制造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大多对清洁生产分析力度不够,家具行业如何将清洁生产的思想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家具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清洁生产分析的内容。
关键词 家具行业 清洁生产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单位保障数据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俊 陈雪芬 陈志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6期345-345,348,共2页
近几年,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迅速,只有保障其出具的数据有效,才能取得符合实际的环境监测资料,为改善环境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从数据分析、数据审核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检测机构的能力。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数据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5
作者 李嘉琦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6期187-189,共3页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CRI),作为国家发改委推荐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遴选技术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取得了成功地应用和推广。为详细地了解人工快渗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2014年7月2日,桐梓县组织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到重庆对正在...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CRI),作为国家发改委推荐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遴选技术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取得了成功地应用和推广。为详细地了解人工快渗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2014年7月2日,桐梓县组织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到重庆对正在使用运行的人工快渗系统进行考察和调研,走访和参观了采用人工快渗工艺比较的两个工程案例,即北碚区澄江镇污水处理工程和重庆市桃花溪彩云湖生态补水工程,详细地了解了人工快渗工艺的原理、运行状况及实际的处理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镇 污水处理 人工快渗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电极活性材料真空热解固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光炎 凌云 孙水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8,158,共4页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真空热解过程中加入CaO作为固氟剂,用以吸收电极活性材料在真空热解的回收工艺中产生的氟磷化合物,能有效减轻二次污染。研究了温度、CaO添加量、停留时间等热解条件对真空热解固氟效果的影...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真空热解过程中加入CaO作为固氟剂,用以吸收电极活性材料在真空热解的回收工艺中产生的氟磷化合物,能有效减轻二次污染。研究了温度、CaO添加量、停留时间等热解条件对真空热解固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氟效果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温度500℃以上变化不大,并略有下降;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有促进作用,30%可达到很高的固氟效果;30 min的停留时间对于含氟化合物的分解已经足够。得到CaO固氟工序的最佳操作参数:CaO添加量30%左右,温度500~600℃,停留时间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回收利用 电子废物 二次污染 固氟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4种缘蝽同工酶的初步研究(半翅目:缘蝽科)(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启瑞 朱刚利 +2 位作者 郑哲民 范钦 孙学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秦岭4种缘蝽的EST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姬缘蝽亚科2属间差异要大于属内各种间差异。控制开环缘蝽及点蜂缘蝽的EST位点分别为4和5个,而且乙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除未发现杂合子而无法确定的以外,都是单体...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秦岭4种缘蝽的EST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姬缘蝽亚科2属间差异要大于属内各种间差异。控制开环缘蝽及点蜂缘蝽的EST位点分别为4和5个,而且乙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除未发现杂合子而无法确定的以外,都是单体酶,不同个体间酶谱差异主要是同一位点来自父母本的2个等位基因的不同而造成的,雌雄差异可能由性连锁基因引起。点蜂缘蝽3个居群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蝽科 姬缘蝽亚科 蛛缘蝽亚科 酯酶同工酶 基因座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测定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彭速标 蔡慧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文章阐述了2000-2007年来国内外Cr(Ⅵ)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引用文献49篇。
关键词 Cr(Ⅵ) 测定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醇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2
9
作者 鄢瑛 刘玲英 张会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6-49,共4页
针对印刷行业有机废气中异丙醇的回收与利用,以异丙醇为吸附质,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动态吸附平衡研究。通过吸附称重法确定了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对异丙醇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并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 针对印刷行业有机废气中异丙醇的回收与利用,以异丙醇为吸附质,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动态吸附平衡研究。通过吸附称重法确定了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对异丙醇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并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建立动态配气系统和固定床吸附装置,采用气相色谱对有机废气出口浓度进行检测,考察了床层长度对异丙醇在活性炭固定床层上的吸附透过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Ⅰ型的优惠吸附;在低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异丙醇有较高的吸附量。床层长度变化对透过曲线基本上没有影响,只是使透过曲线发生了左右平移。同时,利用希洛夫方程和透过曲线法,得到床层高度和异丙醇透过时间的关联式;当吸附层长度为4 cm,初始浓度为2.900 mg/L,气体流量为4 L/min时,传质区长度为2.0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活性炭 固定床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的光度分析法的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速标 蔡慧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文中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砷的光度测定方法的新进展,包括砷斑法、Ag(DDC)光度法、分单质银分散体系光度法、砷钼蓝光度法等。引用文献85篇。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A方法纯碱生产过程物质流及能量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春春 宋浩宇 李春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基于某纯碱企业的现场调研和台账数据,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纯碱生产过程的盐水工序、石灰石煅烧工序、碳酸化工序等主要环节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每生产1 t纯碱消耗原盐1.6 t、石灰石1.... 基于某纯碱企业的现场调研和台账数据,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纯碱生产过程的盐水工序、石灰石煅烧工序、碳酸化工序等主要环节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每生产1 t纯碱消耗原盐1.6 t、石灰石1.2 t、焦炭0.1 t、电能200 kW·h、蒸汽热能12000 MJ,产生废气1.4 t、废液10 t、废渣1.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碱 物质流分析 能量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广州段上覆水及间隙水中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文成 任露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3,48,共6页
通过现场调查与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珠江广州河段上覆水与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两种赋存介质中各形态氮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氮、有机氮与氨氮远高于上覆水,而硝态氮则相反。上覆水总氮的平... 通过现场调查与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珠江广州河段上覆水与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两种赋存介质中各形态氮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氮、有机氮与氨氮远高于上覆水,而硝态氮则相反。上覆水总氮的平均含量为13.62 mg/L,前航道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西航道,从西航道到前航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以有机氮为主要形态,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间隙水总氮的平均含量为51.31 mg/L,从西航道到前航道略有升高的趋势,但变化不如上覆水明显,以氨氮为主要形态,总氮与氨氮、有机氮三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还表明,各形态氮在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说明间隙水中赋存的氮含量不是其上覆水中含量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广州河段 上覆水 间隙水 分布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园林地被植物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卓彦 戴耀良 庄雪影 《广东园林》 2011年第6期67-73,共7页
应用不同NaCl水溶液处理法,比较研究了华南地区栽培的7种常见地被植物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盐害指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根和叶的K+浓度、Na+浓度、K+/Na+值、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值对其植物耐盐性... 应用不同NaCl水溶液处理法,比较研究了华南地区栽培的7种常见地被植物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盐害指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根和叶的K+浓度、Na+浓度、K+/Na+值、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值对其植物耐盐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7种参试植物中,小蚌兰Rhoeo spathacea和鸢尾Iris tectorum的耐盐性较强,在含盐量为6‰以下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White Butterfly'和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的耐盐能力中等,在含盐量为4‰以下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花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和白雪姬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耐盐能力较弱,在含盐量为2‰以下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这些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其存活率、Fv/Fm值、叶片相对含水量和K+/Na+值4个指标呈现出随着盐胁迫浓度的上升而降低的趋势;盐害指数、叶片相对电导率、根和叶的Na+浓度呈现随盐浓度的上升而上升趋势;而各器官K+浓度的变化趋势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耐盐性 盐害指数 华南 广东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雅东 林庆胜 +1 位作者 李祥英 夏晓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差异,筛选出环保剂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过程对水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定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25%戊唑醇水乳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有... 【目的】评估不同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差异,筛选出环保剂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过程对水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定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25%戊唑醇水乳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有毒化学物质毒性等级分类标准进行毒性分级。【结果】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89、7.87、7.84和7.81 a.i.mg/L,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6.20、5.68、5.32和5.28 a.i.mg/L,25%戊唑醇水乳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3.29、3.18、3.12和3.10 a.i.mg/L。依据OECD对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等级分类标准,可确定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II级毒性,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排序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5%戊唑醇水乳剂。【结论】不同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不同,其中以悬浮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最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戊唑醇防控植物病害时应尽量采用悬浮剂,以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戊唑醇 剂型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汞的测定方法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蔡慧华 彭速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汞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引用文献65篇。
关键词 测定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镉测定方法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蔡慧华 彭速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2-686,691,共6页
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分析痕量镉的进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并对痕量镉测定方法的发展作出阐述(引用文献87篇)。
关键词 测定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酚在蒙脱石悬浮水溶液中的光降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勇 李静 黄闻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利用金属卤化物灯(钠铊铟灯系列,250W,λ≥365nm)为光源,研究了蒙脱石KSF对悬浮水溶液中双氯酚的光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双氯酚能够在KSF存在下被有效的光降解。在pH32,KSF4g/L条件下,5mg/L双氯酚经过100min光照降解去... 利用金属卤化物灯(钠铊铟灯系列,250W,λ≥365nm)为光源,研究了蒙脱石KSF对悬浮水溶液中双氯酚的光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双氯酚能够在KSF存在下被有效的光降解。在pH32,KSF4g/L条件下,5mg/L双氯酚经过100min光照降解去除率达到82.7%;在pH3.0-9.0范围内,双氯酚的去除率在pH值为3时达到最高;在改姓蒙脱石KSF投放量在04g/L时,双氯酚的去除率随着投放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羧酸盐可使双氯酚的去除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酚 蒙脱石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晓明 杨勇 +2 位作者 杨汉新 郑伟斌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32-4633,4832,共3页
[目的]研究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和应用。[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通过PAFS对含油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FS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处理条件,并通过与硫酸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 [目的]研究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和应用。[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通过PAFS对含油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FS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处理条件,并通过与硫酸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的比较,对PAFS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当Fe/Al摩尔比为3:5,pH值为3.5,熟化温度为65℃时,合成的产品性能最优,去浊率达94.55%,脱色率达96%,除油率达82.67%。当投加量为140mg/l,原水pH值为8时,PAFS处理效果最佳,去浊率达95.05%。相同条件下,PAFS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3种絮凝剂。[结论]为PAFS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有一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铝铁 含油废水 正交试验 去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晓云 黄其亮 +1 位作者 江腾辉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印楝素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2%~93.21%,相对标准偏差为2.75%~3.5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0.69%~93.3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46%。印楝素在甘蓝中的残留半衰期为0.89 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40 d。【结论】印楝素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乳油 甘蓝 土壤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雅东 李彩霞 夏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93-94,106,共3页
[目的]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半静态法测试了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3种供试药剂对... [目的]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半静态法测试了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3种供试药剂对斑马鱼96 h的LC50值分别为1.15×10^(-3)、0.99×10^(-3)、5.82×10^(-3)mg/L,95%置信限分别为0.81×10^(-3)~1.48×10^(-3)、0.81×10^(-3)~1.15×10^(-3)、3.24×10^(-3)~7.89×10^(-3)。[结论]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均为剧毒,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氟氰菊酯 斑马鱼 急性毒性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