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登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惠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10^(4)m^(3)/d,采用A/A/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因辖区内污水量增加,2020年扩建二期工程规模2.0×10^(4)m^(3)/d并改造一期工程,一二期工程主体工艺均采用UCT+高效沉淀...
惠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10^(4)m^(3)/d,采用A/A/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因辖区内污水量增加,2020年扩建二期工程规模2.0×10^(4)m^(3)/d并改造一期工程,一二期工程主体工艺均采用UCT+高效沉淀池+转盘式微过滤器。2023年污水厂运行数据表明,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2050-2017)中较严值;CODcr、BOD5、SS、NH3-N、TN和TP年平均去除率相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4.87%、5.93%、1.87%、0.67%、7.97%和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微曝氧化沟
UCT
转盘式微过滤器
低碳源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沿海某市的黑臭水体周年动态研究
2
作者
逯雨婕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城市黑臭水体带来了不利的生态效应,对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识别城市地区的黑臭水体是困难的,因为它们通常面积小,并且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与城市环境有直接联系,并可能对黑臭水体的动力学过程产生影响,...
城市黑臭水体带来了不利的生态效应,对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识别城市地区的黑臭水体是困难的,因为它们通常面积小,并且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与城市环境有直接联系,并可能对黑臭水体的动力学过程产生影响,然而这种关联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探讨。本文对研究区域内的河流进行时空分析显示,在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的背景下,黑臭水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有助于减少当地黑臭水体的产生。这些发现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适应气候变化
周年动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医疗洗涤中心洗涤污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行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敏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64,共3页
洗涤污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属难降解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LAS。水解酸化池采用穿孔管底部布水形式,并安装组合填料;接触氧化池采用推流形式,进行逐减曝气。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法...
洗涤污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属难降解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LAS。水解酸化池采用穿孔管底部布水形式,并安装组合填料;接触氧化池采用推流形式,进行逐减曝气。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法进行调试,并投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接种驯化。调试和运行阶段可通过接触氧化池水面的泡沫多少来判断池内的微生物驯化情况和是否处于正常情况。在进水LAS和CODCr分别为23.7mg/L和336mg/L时,LAS和CODCr的总去除率分别可达96.32%和92.7%,出水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洗涤中心
洗涤污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消毒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苑维
管东生
胡燕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农田植被
动态变化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蜈蚣草吸收和氧化As(Ⅲ)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卫锋
严明
+3 位作者
李勇
宾丽英
张昆峰
刘书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通过蜈蚣草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特性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蜈蚣草在吸收As(Ⅲ)的同时,可以将As(Ⅲ)氧化为As(Ⅴ),然后再进行吸收;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10.00 mg/L)时,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氧...
通过蜈蚣草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特性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蜈蚣草在吸收As(Ⅲ)的同时,可以将As(Ⅲ)氧化为As(Ⅴ),然后再进行吸收;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10.00 mg/L)时,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氧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为0.104 h-1,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0.00~50.00 mg/L时,砷吸收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需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加以描述;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时,蜈蚣草直接吸收As(Ⅲ)、氧化As(Ⅲ)和吸收As(Ⅴ)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93、0.011、0.224 h-1;在被吸收的总砷中,以As(Ⅴ)形式吸收的只是一小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草
As(Ⅲ)
吸收
氧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nton试剂处理活性艳红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1
6
作者
李勇
吕松
朱素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90,共3页
采用Fenton试剂对活性艳红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硫酸亚铁摩尔比以及pH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及COD...
采用Fenton试剂对活性艳红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硫酸亚铁摩尔比以及pH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及COD去除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色度及COD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反应温度为50℃。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在双氧水(30%)的用量与硫酸亚铁用量之比为1:3.1时,去除效果最好;最佳pH值为4.5。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此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艳红印染废水
氧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林哲行
龙学军
蔡映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521-5523,5525,共4页
[目的]研究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方法]利用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考察硅藻精土投加量和内回流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综合考虑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运行成本,最佳硅藻精土投加量应控制在40 mg...
[目的]研究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方法]利用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考察硅藻精土投加量和内回流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综合考虑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运行成本,最佳硅藻精土投加量应控制在40 mg/L,设计内回流比200%、外回流比50%~70%,生化总停留时间可根据进水水质情况考虑在6~8 h。[结论]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O工艺
硅藻精土
污水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状液膜法处理邻甲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向东
李明玉
史鸿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研究了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法对废水中的邻甲苯酚进行提取分离,对影响邻甲苯酚渗透扩散的几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油相为10%Span80煤油溶液、料液pH=3.5~5、内水相为2%NaOH溶液和乳水比Rew=1∶10的条件下,经过一级液膜分离过程,...
研究了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法对废水中的邻甲苯酚进行提取分离,对影响邻甲苯酚渗透扩散的几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油相为10%Span80煤油溶液、料液pH=3.5~5、内水相为2%NaOH溶液和乳水比Rew=1∶10的条件下,经过一级液膜分离过程,邻甲苯酚的提取率可达98%以上,对提取富集的邻甲苯酚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邻甲苯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沈建兵
袁德玉
+1 位作者
蔡映杰
杨小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文通过试验采用A/O膜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为15 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0 h、回流比为300%~400%时,CODCr、BOD5、氨氮及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91.6%、88%和43.9%;人工投加碳源后,TN的...
本文通过试验采用A/O膜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为15 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0 h、回流比为300%~400%时,CODCr、BOD5、氨氮及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91.6%、88%和43.9%;人工投加碳源后,TN的平均去除率提高到77.7%;在反应器好氧区中形成了大量高端营养级水平微生物种群,食物链长且相互交叉,呈明显的网状结构,可保证系统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A/O膜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叶向东
区军
李世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高效厌氧反应器(EA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ABR反应器处理效率高,启动周期短,经过50d的运行后,COD的去除率达到90.4%,BOD5的去除率维持在88.5%以上EABR的最佳运行负荷在18.0kg·m-3·d-1以下,有机负...
高效厌氧反应器(EA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ABR反应器处理效率高,启动周期短,经过50d的运行后,COD的去除率达到90.4%,BOD5的去除率维持在88.5%以上EABR的最佳运行负荷在18.0kg·m-3·d-1以下,有机负荷在20.0kg·m-3·d-1时,COD、BOD5的去除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EABR对负荷的冲击承受能力不宜超过50%;出水pH维持在7.0-7.4时,COD的去除率在87.9%-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厌氧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有机负荷
生物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合氢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华
潘倩
罗汉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23-225,共3页
对水合氢氧化铁(HFO)用于水中四环素的去除进行研究。通过XRD、BET和FTIR对自制的HFO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HFO去除四环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四环素(TC)溶液pH为6.5,HFO投加量为1g/L,反应18h时,TC的去除率达92.3%,表明...
对水合氢氧化铁(HFO)用于水中四环素的去除进行研究。通过XRD、BET和FTIR对自制的HFO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HFO去除四环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四环素(TC)溶液pH为6.5,HFO投加量为1g/L,反应18h时,TC的去除率达92.3%,表明HFO能有效去除水中的TC。初始pH为酸性、偏中性的条件下TC的去除效果较碱性条件下好。pH>6.5时发现,随着pH的增大,TC的去除率逐渐减小。同时对HFO去除TC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氢氧化铁
四环素
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
12
作者
吴惠鹏
周昭阳
陈娟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10,共4页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是目前国内达到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限制(GB 16889-2008)要求的大型渗沥液处理厂,于2010年6月建成,最大处理规模达到1 500 t/d,采用(A/O)2-MBR+RO/NF处理工艺设计。经运行验证,处理系统稳定高效,...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是目前国内达到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限制(GB 16889-2008)要求的大型渗沥液处理厂,于2010年6月建成,最大处理规模达到1 500 t/d,采用(A/O)2-MBR+RO/NF处理工艺设计。经运行验证,处理系统稳定高效,出水水质良好达标。文中对工程概况、污水特点、工艺流程、单元设计及运行效果进行了说明,并对本项目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
膜生物反应器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镉在水生植物中的富集与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特征
被引量:
4
13
作者
杨登
张昊
+4 位作者
邹慧玲
尹晓辉
方雅瑜
陈楠
魏祥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2-689,共8页
以7种水生植物(长苞香蒲、水生美人蕉、黑藻、粉绿狐尾藻、花叶芦竹、香根鸢尾、水葫芦)为研究材料,构建生物塘系统,通过差速离心法和五步提取法,提取植物各亚细胞组分和不同化学形态的镉,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分析镉在水...
以7种水生植物(长苞香蒲、水生美人蕉、黑藻、粉绿狐尾藻、花叶芦竹、香根鸢尾、水葫芦)为研究材料,构建生物塘系统,通过差速离心法和五步提取法,提取植物各亚细胞组分和不同化学形态的镉,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分析镉在水生植物体中富集特征,揭示植物对镉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根中镉富集量大于茎和叶;3种类型水生植物富集镉能力表现为沉水植物(粉绿狐尾藻、黑藻)>浮水植物(水葫芦)>挺水植物(长苞香蒲、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香根鸢尾)。(2)镉在黑藻、水葫芦和花叶芦竹中的亚细胞分布量均呈现为细胞壁>可溶组分>原生质体>线粒体,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50.86%、20.69%~31.21%、10.81%~23.83%、8.15%~19.83%。(3)赋存化学形态表现为以氯化钠提取态、醋酸提取态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9.37%~56.27%和15.06%~36.19%。研究发现,粉绿狐尾藻、水葫芦、水生美人蕉和花叶芦竹4种植物为富集镉较好的植物,而黑藻、香根鸢尾和长苞香蒲3种植物的镉富集能力相对较弱;镉主要以果胶酸盐、蛋白质结合态或吸附态存在于植物根的细胞壁和液泡中,以减弱镉对根细胞器和植物地上部分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
水生植物
耐性机制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镉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杨登
尹晓辉
+4 位作者
邹慧玲
方雅瑜
陈楠
张昊
魏祥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通过野外大田试验,探讨了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Cd污染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d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净化效果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区灌溉水中全量Cd平均浓度为13.92μg/L,是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
通过野外大田试验,探讨了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Cd污染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d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净化效果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区灌溉水中全量Cd平均浓度为13.92μg/L,是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Cd浓度限值的1.39倍,且以溶解态Cd为主,约占77.8%;经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后全量Cd平均去除率为42.0%,出水达标天数率为85.2%;组合工艺的Cd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佳停留时间约为19 h;生物塘和人工湿地的Cd去除率日变化规律均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Cd最大去除率出现在13: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
镉
去除率
水力停留时间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素芳
袁斌
+1 位作者
张子间
李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利用声、光、电、磁原理开发污染治理技术 ,是当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声、光、电、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 ,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声波
光催化氧化
电化学法
磁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BR/混凝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明玉
钟少芬
+2 位作者
王君
曹刚
房献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3-1217,共5页
将无机混凝剂直接投加到SBR反应器中,组成SBR/混凝协同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投药时间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ISC)对污泥膨胀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
将无机混凝剂直接投加到SBR反应器中,组成SBR/混凝协同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投药时间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ISC)对污泥膨胀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相比,当采用新型复合混凝剂与SBR组成的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仅污水中的CODCr、TP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3.5%、47.6%和11.5%,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3左右,而且该协同工艺可明显抑制污泥膨胀,并改善高膨胀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混凝剂
SBR
生化物化协同
除磷
污泥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被引量:
2
17
作者
付永胜
魏剑斌
李湘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4,共4页
从成都某印染厂生物处理装置污泥中分离筛选出若干株对活性红PBL有脱色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脱色活性的菌株(命名为TS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并对TS4菌株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脱色效果受温度、pH值...
从成都某印染厂生物处理装置污泥中分离筛选出若干株对活性红PBL有脱色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脱色活性的菌株(命名为TS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并对TS4菌株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脱色效果受温度、pH值和供氧条件影响较大,最佳生长条件为37℃,pH=7.8,密封培养.此外,该菌对染料浓度的最大耐受极限为200mg/L;实验中分离出的单菌株的脱色活性比混合菌株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红PBL
菌株筛选
脱色性能
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
被引量:
22
18
作者
屈艳芬
叶锦韶
尹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的臭气进行了生物过滤处理。生物过滤池滤料层高1.5m,滤料体积55m3,臭气处理量为12000m3·h-1。对除臭效果120d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H2S浓度在1.96~4.63mg·m-3之间,NH3的浓度为2.21~5.68mg...
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的臭气进行了生物过滤处理。生物过滤池滤料层高1.5m,滤料体积55m3,臭气处理量为12000m3·h-1。对除臭效果120d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H2S浓度在1.96~4.63mg·m-3之间,NH3的浓度为2.21~5.68mg·m-3。处理后,出气中H2S的浓度在0.03~0.97mg·m-3间,去除率均达80%以上,NH3浓度最高值仅为0.46mg·m-3,低于1.0mg·m-3的一级排放标准。生物除臭复合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其中细菌含量最高,每克干滤料细菌含量达1.8~3.1×108CFU。菌种鉴定结果表明,除臭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动胶菌属(Zooglo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酵母属(Sacehar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等种属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臭
生物过滤法
城市污水
硫化氢H2S
氨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氟
被引量:
9
19
作者
袁西鑫
李明玉
+1 位作者
薛永强
谭铭卓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地下水
除氟
硫酸铝
氯化铁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确定啤酒厂污泥堆肥最优工艺参数
被引量:
5
20
作者
沈建兵
蔡映杰
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83-6485,共3页
[目的]对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的污水污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工艺的研究。[方法]利用1 000 ml广口瓶模拟静态堆肥,采用啤酒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堆肥效果的工艺参数(C/N、含水率、菌液添加量)的变化规律,...
[目的]对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的污水污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工艺的研究。[方法]利用1 000 ml广口瓶模拟静态堆肥,采用啤酒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堆肥效果的工艺参数(C/N、含水率、菌液添加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静态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堆肥工艺中影响腐殖酸生成率因素的大小顺序是:C/N比>菌液添加量>含水率。堆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C/N比为30∶1、菌液添加量为0.25%、含水率为60%。[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酒厂的污水污泥的堆肥发酵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厂
污泥
堆肥
正交试验
废弃物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登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出处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文摘
惠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10^(4)m^(3)/d,采用A/A/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因辖区内污水量增加,2020年扩建二期工程规模2.0×10^(4)m^(3)/d并改造一期工程,一二期工程主体工艺均采用UCT+高效沉淀池+转盘式微过滤器。2023年污水厂运行数据表明,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2050-2017)中较严值;CODcr、BOD5、SS、NH3-N、TN和TP年平均去除率相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4.87%、5.93%、1.87%、0.67%、7.97%和2.27%。
关键词
A/A/O微曝氧化沟
UCT
转盘式微过滤器
低碳源污水
Keywords
A/A/O oxidation ditch
UCT
Rotary microfilter
low carbon source waste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沿海某市的黑臭水体周年动态研究
2
作者
逯雨婕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文摘
城市黑臭水体带来了不利的生态效应,对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识别城市地区的黑臭水体是困难的,因为它们通常面积小,并且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与城市环境有直接联系,并可能对黑臭水体的动力学过程产生影响,然而这种关联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探讨。本文对研究区域内的河流进行时空分析显示,在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的背景下,黑臭水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有助于减少当地黑臭水体的产生。这些发现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关键词
黑臭水体
适应气候变化
周年动态研究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医疗洗涤中心洗涤污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行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敏忠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64,共3页
文摘
洗涤污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属难降解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LAS。水解酸化池采用穿孔管底部布水形式,并安装组合填料;接触氧化池采用推流形式,进行逐减曝气。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法进行调试,并投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接种驯化。调试和运行阶段可通过接触氧化池水面的泡沫多少来判断池内的微生物驯化情况和是否处于正常情况。在进水LAS和CODCr分别为23.7mg/L和336mg/L时,LAS和CODCr的总去除率分别可达96.32%和92.7%,出水达标排放。
关键词
医疗洗涤中心
洗涤污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消毒处理
分类号
X799.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苑维
管东生
胡燕萍
机构
中山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3-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39007
40971054)
文摘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农田植被
动态变化
珠江三角洲
Keywords
carbon storage
carbon density
farmland vegetation
dynamic
Pearl River Delta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蜈蚣草吸收和氧化As(Ⅲ)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卫锋
严明
李勇
宾丽英
张昆峰
刘书敏
机构
广东
工业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文摘
通过蜈蚣草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特性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蜈蚣草在吸收As(Ⅲ)的同时,可以将As(Ⅲ)氧化为As(Ⅴ),然后再进行吸收;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10.00 mg/L)时,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氧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为0.104 h-1,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0.00~50.00 mg/L时,砷吸收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需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加以描述;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时,蜈蚣草直接吸收As(Ⅲ)、氧化As(Ⅲ)和吸收As(Ⅴ)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93、0.011、0.224 h-1;在被吸收的总砷中,以As(Ⅴ)形式吸收的只是一小部分。
关键词
蜈蚣草
As(Ⅲ)
吸收
氧化
动力学
Keywords
Pteris vittata L.
As(Ⅲ)
absorption
oxidation
kinetics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nton试剂处理活性艳红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1
6
作者
李勇
吕松
朱素芳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广东
工业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佛山市
环境
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90,共3页
文摘
采用Fenton试剂对活性艳红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硫酸亚铁摩尔比以及pH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及COD去除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色度及COD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反应温度为50℃。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在双氧水(30%)的用量与硫酸亚铁用量之比为1:3.1时,去除效果最好;最佳pH值为4.5。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此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
FENTON试剂
艳红印染废水
氧化
脱色
Keywords
Fenton agent
active red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oxidation
decoloriz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林哲行
龙学军
蔡映杰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521-5523,5525,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方法]利用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考察硅藻精土投加量和内回流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综合考虑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运行成本,最佳硅藻精土投加量应控制在40 mg/L,设计内回流比200%、外回流比50%~70%,生化总停留时间可根据进水水质情况考虑在6~8 h。[结论]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关键词
A
O工艺
硅藻精土
污水处理效果
Keywords
A/O process
Purified diatomite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分类号
S273.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状液膜法处理邻甲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向东
李明玉
史鸿文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暨南大学
环境
工程
系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16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C31622)。
文摘
研究了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法对废水中的邻甲苯酚进行提取分离,对影响邻甲苯酚渗透扩散的几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油相为10%Span80煤油溶液、料液pH=3.5~5、内水相为2%NaOH溶液和乳水比Rew=1∶10的条件下,经过一级液膜分离过程,邻甲苯酚的提取率可达98%以上,对提取富集的邻甲苯酚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关键词
乳状液膜
邻甲苯酚
废水处理
Keywords
emulsion liquid membrance
ortho-cresol
waste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沈建兵
袁德玉
蔡映杰
杨小俊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中冶南方
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试验采用A/O膜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为15 h、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为30 h、回流比为300%~400%时,CODCr、BOD5、氨氮及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91.6%、88%和43.9%;人工投加碳源后,TN的平均去除率提高到77.7%;在反应器好氧区中形成了大量高端营养级水平微生物种群,食物链长且相互交叉,呈明显的网状结构,可保证系统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A/O膜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种群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A/O membrane bioreactor
microbial population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叶向东
区军
李世华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广东省
环境
保护
产业协会
中山大学
环境
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粤财企[2001331])
文摘
高效厌氧反应器(EA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ABR反应器处理效率高,启动周期短,经过50d的运行后,COD的去除率达到90.4%,BOD5的去除率维持在88.5%以上EABR的最佳运行负荷在18.0kg·m-3·d-1以下,有机负荷在20.0kg·m-3·d-1时,COD、BOD5的去除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EABR对负荷的冲击承受能力不宜超过50%;出水pH维持在7.0-7.4时,COD的去除率在87.9%-91.4%
关键词
高效厌氧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有机负荷
生物制药废水
Keywords
effective anaerobic batch reactor (EABR)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organic load
biopharmacy wastewate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合氢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华
潘倩
罗汉金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
与能源学院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
环境
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
工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23-225,共3页
文摘
对水合氢氧化铁(HFO)用于水中四环素的去除进行研究。通过XRD、BET和FTIR对自制的HFO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HFO去除四环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四环素(TC)溶液pH为6.5,HFO投加量为1g/L,反应18h时,TC的去除率达92.3%,表明HFO能有效去除水中的TC。初始pH为酸性、偏中性的条件下TC的去除效果较碱性条件下好。pH>6.5时发现,随着pH的增大,TC的去除率逐渐减小。同时对HFO去除TC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水合氢氧化铁
四环素
去除机理
Keywords
Iron hydrous oxides
Tetracycline
Removal mechanism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
12
作者
吴惠鹏
周昭阳
陈娟娟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10,共4页
文摘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是目前国内达到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限制(GB 16889-2008)要求的大型渗沥液处理厂,于2010年6月建成,最大处理规模达到1 500 t/d,采用(A/O)2-MBR+RO/NF处理工艺设计。经运行验证,处理系统稳定高效,出水水质良好达标。文中对工程概况、污水特点、工艺流程、单元设计及运行效果进行了说明,并对本项目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
膜生物反应器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membrane bioreactors(MBR)
UF
NF
RO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镉在水生植物中的富集与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特征
被引量:
4
13
作者
杨登
张昊
邹慧玲
尹晓辉
方雅瑜
陈楠
魏祥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2-68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151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8JJ6018)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12B059)
文摘
以7种水生植物(长苞香蒲、水生美人蕉、黑藻、粉绿狐尾藻、花叶芦竹、香根鸢尾、水葫芦)为研究材料,构建生物塘系统,通过差速离心法和五步提取法,提取植物各亚细胞组分和不同化学形态的镉,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分析镉在水生植物体中富集特征,揭示植物对镉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根中镉富集量大于茎和叶;3种类型水生植物富集镉能力表现为沉水植物(粉绿狐尾藻、黑藻)>浮水植物(水葫芦)>挺水植物(长苞香蒲、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香根鸢尾)。(2)镉在黑藻、水葫芦和花叶芦竹中的亚细胞分布量均呈现为细胞壁>可溶组分>原生质体>线粒体,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50.86%、20.69%~31.21%、10.81%~23.83%、8.15%~19.83%。(3)赋存化学形态表现为以氯化钠提取态、醋酸提取态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9.37%~56.27%和15.06%~36.19%。研究发现,粉绿狐尾藻、水葫芦、水生美人蕉和花叶芦竹4种植物为富集镉较好的植物,而黑藻、香根鸢尾和长苞香蒲3种植物的镉富集能力相对较弱;镉主要以果胶酸盐、蛋白质结合态或吸附态存在于植物根的细胞壁和液泡中,以减弱镉对根细胞器和植物地上部分的毒害。
关键词
镉
水生植物
耐性机制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Keywords
cadmium
aquaticplants
maintolerance mechanisms
subcellularndistribution
chemical forms
分类号
Q946.914 [生物学—植物学]
Q942.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镉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杨登
尹晓辉
邹慧玲
方雅瑜
陈楠
张昊
魏祥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151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JJ6018)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2B059)
湖南省农业厅项目(2014137)
文摘
通过野外大田试验,探讨了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Cd污染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d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净化效果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区灌溉水中全量Cd平均浓度为13.92μg/L,是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Cd浓度限值的1.39倍,且以溶解态Cd为主,约占77.8%;经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后全量Cd平均去除率为42.0%,出水达标天数率为85.2%;组合工艺的Cd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佳停留时间约为19 h;生物塘和人工湿地的Cd去除率日变化规律均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Cd最大去除率出现在13:00左右。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
镉
去除率
水力停留时间
日变化
Keywords
irrigation water
cadmium
removal efficiency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daily variation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素芳
袁斌
张子间
李勇
机构
广东
工业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
环境
工程
学院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文摘
利用声、光、电、磁原理开发污染治理技术 ,是当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声、光、电、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 ,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声波
光催化氧化
电化学法
磁分离
废水处理
Keywords
ultrasonic,photoactivation
electrochemistry
magnetic separation
waste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BR/混凝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明玉
钟少芬
王君
曹刚
房献宝
机构
暨南大学
环境
工程
系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
研究
所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3-121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06A3680200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4010003)
文摘
将无机混凝剂直接投加到SBR反应器中,组成SBR/混凝协同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投药时间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ISC)对污泥膨胀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相比,当采用新型复合混凝剂与SBR组成的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仅污水中的CODCr、TP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3.5%、47.6%和11.5%,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3左右,而且该协同工艺可明显抑制污泥膨胀,并改善高膨胀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
关键词
无机混凝剂
SBR
生化物化协同
除磷
污泥膨胀
Keywords
inorganic coagulant
SBR
synergism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hosphorous removal
sludge bulking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被引量:
2
17
作者
付永胜
魏剑斌
李湘梅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4,共4页
文摘
从成都某印染厂生物处理装置污泥中分离筛选出若干株对活性红PBL有脱色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脱色活性的菌株(命名为TS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并对TS4菌株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脱色效果受温度、pH值和供氧条件影响较大,最佳生长条件为37℃,pH=7.8,密封培养.此外,该菌对染料浓度的最大耐受极限为200mg/L;实验中分离出的单菌株的脱色活性比混合菌株弱.
关键词
活性红PBL
菌株筛选
脱色性能
芽孢杆菌属
Keywords
reactive red PBL
screening of strains
decoloration performance
Bacillus Sp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78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
被引量:
22
18
作者
屈艳芬
叶锦韶
尹华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暨南大学
环境
工程
系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文摘
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的臭气进行了生物过滤处理。生物过滤池滤料层高1.5m,滤料体积55m3,臭气处理量为12000m3·h-1。对除臭效果120d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H2S浓度在1.96~4.63mg·m-3之间,NH3的浓度为2.21~5.68mg·m-3。处理后,出气中H2S的浓度在0.03~0.97mg·m-3间,去除率均达80%以上,NH3浓度最高值仅为0.46mg·m-3,低于1.0mg·m-3的一级排放标准。生物除臭复合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其中细菌含量最高,每克干滤料细菌含量达1.8~3.1×108CFU。菌种鉴定结果表明,除臭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动胶菌属(Zooglo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酵母属(Sacehar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等种属的微生物。
关键词
生物除臭
生物过滤法
城市污水
硫化氢H2S
氨NH3
Keywords
Biodeodorization
Biofiltration
Municipal sewage
Hydrogen sulfide
Ammonia
分类号
X5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氟
被引量:
9
19
作者
袁西鑫
李明玉
薛永强
谭铭卓
机构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环境
工程
系
暨南大学水处理
工程
研究
中心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江门慧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0,共5页
基金
广东高校水处理材料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cgzhzd1004)
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Z1-E141)
文摘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混凝沉淀
地下水
除氟
硫酸铝
氯化铁
饮用水
Keywords
coag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groundwater
defluoridation
aluminum sulfate
ferric chloride
drinking water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确定啤酒厂污泥堆肥最优工艺参数
被引量:
5
20
作者
沈建兵
蔡映杰
潘飞
机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83-6485,共3页
文摘
[目的]对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的污水污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工艺的研究。[方法]利用1 000 ml广口瓶模拟静态堆肥,采用啤酒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堆肥效果的工艺参数(C/N、含水率、菌液添加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静态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堆肥工艺中影响腐殖酸生成率因素的大小顺序是:C/N比>菌液添加量>含水率。堆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C/N比为30∶1、菌液添加量为0.25%、含水率为60%。[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酒厂的污水污泥的堆肥发酵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啤酒厂
污泥
堆肥
正交试验
废弃物资源化
Keywords
Brewery
Sludge
Compost
Orthogonal test
Waste recycle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杨登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沿海某市的黑臭水体周年动态研究
逯雨婕
《绿色中国》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某医疗洗涤中心洗涤污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行
袁敏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朱苑维
管东生
胡燕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蜈蚣草吸收和氧化As(Ⅲ)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
宋卫锋
严明
李勇
宾丽英
张昆峰
刘书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Fenton试剂处理活性艳红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李勇
吕松
朱素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硅藻精土结合A/O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林哲行
龙学军
蔡映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乳状液膜法处理邻甲苯酚废水的研究
叶向东
李明玉
史鸿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沈建兵
袁德玉
蔡映杰
杨小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叶向东
区军
李世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合氢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陈华
潘倩
罗汉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
吴惠鹏
周昭阳
陈娟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镉在水生植物中的富集与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特征
杨登
张昊
邹慧玲
尹晓辉
方雅瑜
陈楠
魏祥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生物塘-人工湿地工艺去除农田灌溉水中镉污染的效果
杨登
尹晓辉
邹慧玲
方雅瑜
陈楠
张昊
魏祥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
朱素芳
袁斌
张子间
李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SBR/混凝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
李明玉
钟少芬
王君
曹刚
房献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付永胜
魏剑斌
李湘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生物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
屈艳芬
叶锦韶
尹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氟
袁西鑫
李明玉
薛永强
谭铭卓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正交试验确定啤酒厂污泥堆肥最优工艺参数
沈建兵
蔡映杰
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