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峯 王凯 +2 位作者 江泽新 马金军 罗子艺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4期65-75,共11页
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是当下造船行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高效、优质的船舶焊接技术已成为船舶工业制造产业长期战略的关键因素。从船用高强钢传统焊接技术、高效电弧焊接技术、高效新型焊接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是当下造船行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高效、优质的船舶焊接技术已成为船舶工业制造产业长期战略的关键因素。从船用高强钢传统焊接技术、高效电弧焊接技术、高效新型焊接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细分领域现状,分析了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船用钢板的板厚朝着厚板、大厚板方向发展,船用钢板的强度朝着高强度、超高强度方向发展,国内外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相差不大,高效混合焊接技术、高新焊接技术是未来船用高强钢焊接技术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高强钢 焊接技术 高效焊接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间隙焊接侧壁熔合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望辉 杨清福 肖逸峰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4期47-54,共8页
窄间隙焊接因采用窄且深的U型或者I型坡口,在焊接厚板时具有焊接效率高、焊接填充量少及焊接变形少等诸多优势,在大型厚壁高强钢结构制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窄间隙焊接中电弧与坡口侧壁几乎平行,造成电弧无法对侧壁直接加热,... 窄间隙焊接因采用窄且深的U型或者I型坡口,在焊接厚板时具有焊接效率高、焊接填充量少及焊接变形少等诸多优势,在大型厚壁高强钢结构制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窄间隙焊接中电弧与坡口侧壁几乎平行,造成电弧无法对侧壁直接加热,易出现侧壁未熔合缺陷,严重影响了大型高强钢结构的服役安全。通过对窄间隙焊接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综述并比较常用的侧壁熔合控制技术与方案,分析了其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已经开发了旋转电弧、双电弧、带状电极、复合热源及摆动电弧等多种侧壁熔合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侧壁未熔合问题,并且在压力容器、厚壁管道等领域获得了应用。最后对该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焊接 侧壁熔合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多层膜焊接Cu-Al_2O_3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艳 张宇鹏 +1 位作者 易江龙 耿燕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32-335,共4页
为探究热循环对陶瓷-铜接头性能的影响,采用Al-Ti纳米多层膜作为中间层材料焊接铜与陶瓷,并对接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良好,整个焊接接头分为铜、扩散反应区、致密反应区以及陶瓷四个区域;经500次热循环试验后,连接区域面积缩... 为探究热循环对陶瓷-铜接头性能的影响,采用Al-Ti纳米多层膜作为中间层材料焊接铜与陶瓷,并对接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良好,整个焊接接头分为铜、扩散反应区、致密反应区以及陶瓷四个区域;经500次热循环试验后,连接区域面积缩小,扩散反应区出现空洞且整个接头扩散区变小,鱼骨状组织变粗大,剪切强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多层膜 热循环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及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房卫萍 高世一 +1 位作者 徐望辉 王海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7-40,45,共5页
针对石油天然气输送常用的X65管线钢管进行闪光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闪光焊接接头各区域的低温冲击韧性。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闪光焊接热循环对X65管线钢接头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 针对石油天然气输送常用的X65管线钢管进行闪光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闪光焊接接头各区域的低温冲击韧性。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闪光焊接热循环对X65管线钢接头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态下,接头各区域的-40℃低温冲击功较低,焊缝区冲击功仅为11.6J,只有母材的27%。经过焊后热处理,接头的冲击韧性有所改善,焊缝冲击功可以达到母材的55%。接头焊缝组织为粗大块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层片状珠光体,热处理后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焊接 低温冲击韧性 X65管线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药芯双丝CMT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邵 房卫萍 +1 位作者 易耀勇 邓运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9,24,共5页
采用药芯双丝CMT焊接技术对5 mm厚的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奥氏体相,且奥氏体的含量随着前丝电流的增大而增多。接头的硬度以焊缝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采用药芯双丝CMT焊接技术对5 mm厚的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奥氏体相,且奥氏体的含量随着前丝电流的增大而增多。接头的硬度以焊缝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其中热影响区的硬度都高于焊缝区和母材,且热影响区的硬度随着前丝电流的增大而降低。前丝电流为251 A时,接头抗拉强度为807 MPa,伸长率为27%,拉伸断裂位置在母材,拉伸断口可见均匀而细小的等轴状韧窝,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双丝CMT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焊缝成形与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艳喜 罗子艺 +2 位作者 易耀勇 徐荣正 哈斯金·弗拉基斯拉夫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为了研究工艺参量对激光-MIG复合焊接的焊缝成形和组织特征及性能的影响,针对6mm的A7N01铝合金板,采用不同的激光功率、焊接速率和坡口形式,进行了激光-MIG复合焊接试验,观察焊缝成形及接头微观组织,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采用Y型30°... 为了研究工艺参量对激光-MIG复合焊接的焊缝成形和组织特征及性能的影响,针对6mm的A7N01铝合金板,采用不同的激光功率、焊接速率和坡口形式,进行了激光-MIG复合焊接试验,观察焊缝成形及接头微观组织,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采用Y型30°坡口,在激光功率3.0kW、焊接速率1.0m/min的参量下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时,焊缝表面成形良好,底部成形连续;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271MPa,达到母材的60%;焊缝中心硬度为85.4HV,达到母材的78%。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焊缝熔深呈线性增大;焊接速率越大、焊缝熔宽和熔深越小,余高略有增加;焊接接头对不同坡口形式的适应性良好;接头中热影响区晶粒粗化,硬度降低,熔合区晶粒为树枝晶,易产生工艺类氢气孔,焊缝中心晶粒为等轴晶。该研究有利于获得成形良好的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MIG复合焊接 A7N01铝合金 焊缝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任香会 李继忠 +1 位作者 董春林 谭锦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2-55,共4页
通过选用不同材质的搅拌头进行2024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宏观形貌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得出H13钢搅拌头最适用于2024铝合金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在有效工艺范围内,搅拌针转速越高,焊核区晶粒越细化;焊... 通过选用不同材质的搅拌头进行2024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宏观形貌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得出H13钢搅拌头最适用于2024铝合金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在有效工艺范围内,搅拌针转速越高,焊核区晶粒越细化;焊接时间变长,金属流动越充分,等轴晶粒得到细化;接头显微硬度以焊点为中心呈W形对称分布,焊点中心位置硬度相对均匀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H13钢搅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高强钢大线能量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余陈 许磊 +2 位作者 徐望辉 房卫萍 易耀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FCB大线能量焊接方法对30 mm厚EH36船用高强钢板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线能量为161 kJ/cm时获得的接头成形良好,无气孔、夹杂等缺陷。焊缝组织主要为先共析铁素体与密布的针状铁素体。熔合区... 采用FCB大线能量焊接方法对30 mm厚EH36船用高强钢板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线能量为161 kJ/cm时获得的接头成形良好,无气孔、夹杂等缺陷。焊缝组织主要为先共析铁素体与密布的针状铁素体。熔合区存在显著的组织不均匀性,粗晶区主要为片状与块状先共析铁素体,并可见少量黑色珠光体。细晶区主要为细小的白色铁素体与黑色珠光体,呈混杂分布。焊缝硬度值最高,而在热影响区出现了软化区。接头力学性能良好,接头熔合线附近冲击吸收功低于焊缝与母材的,接头抗拉强度均值为545 MPa,断口位置位于热影响区,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36钢 大线能量 FCB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陆轶 赵运强 +2 位作者 董春林 王春桂 易耀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5,24,共5页
对8 mm厚三层搭接结构的6061-T6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点焊试验,并对对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微观形貌分为搅拌区、热力影响区、热影响区及母材区。当下压深度从7.0 mm增至8.2mm时,上层结合界面的完全结合... 对8 mm厚三层搭接结构的6061-T6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点焊试验,并对对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微观形貌分为搅拌区、热力影响区、热影响区及母材区。当下压深度从7.0 mm增至8.2mm时,上层结合界面的完全结合区宽度从2.1 mm增至3.1 mm,下层结合界面的完全结合区宽度从2.0 mm增至3.0mm。接头硬度最低值在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的交界处,搅拌区的平均硬度值随下压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73.4 HV。拉剪载荷与下压深度呈正相关的关系,随着下压深度从7.0 mm增至8.2 mm,拉剪载荷从8937 N增至16284N。在两个接合面处均发生断裂,断裂形式为剪切塞型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点焊 6061-T6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双丝CMT焊接工艺与焊缝组织特征研究
10
作者 刘邵 房卫萍 +2 位作者 易耀勇 邓运来 余陈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在5 mm厚度的2205双相不锈钢板上,采用药芯焊丝双丝CMT焊接技术进行堆焊试验,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焊缝形貌进行分析。在堆焊的工艺基础上选取前丝脉冲电流271 A,后丝冷金属过渡复合脉冲电流200 A的焊接参数进行45°和60°坡口对... 在5 mm厚度的2205双相不锈钢板上,采用药芯焊丝双丝CMT焊接技术进行堆焊试验,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焊缝形貌进行分析。在堆焊的工艺基础上选取前丝脉冲电流271 A,后丝冷金属过渡复合脉冲电流200 A的焊接参数进行45°和60°坡口对接焊。结果表明:堆焊焊缝的熔宽随着前丝电流的增大变化明显,而熔深和余高则变化不大,热影响区的硬度高于母材和焊缝区的。对接焊接头焊缝区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奥氏体相,其中奥氏体体含量在40%〜60%,满足焊接要求。从显微组织可看出60°坡口较45°坡口焊缝晶粒尺寸均匀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双丝CMT焊接 焊缝成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窄间隙TIG焊试板热处理前后表面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云禄 余陈 +2 位作者 陈静 陈怀宁 易耀勇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8期62-66,共5页
采用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方法对31mm厚TC4钛合金试板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采用压痕应变法测量真空退火处理前后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试板表面纵向焊接残余应力σx和横向焊接残余应力σy均较高;试板下表面焊接残余应力高于上表... 采用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方法对31mm厚TC4钛合金试板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采用压痕应变法测量真空退火处理前后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试板表面纵向焊接残余应力σx和横向焊接残余应力σy均较高;试板下表面焊接残余应力高于上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峰值焊接残余应力出现在高温热影响区,数值可以达到材料屈服强度的50%~60%。经过650℃的真空退火热处理,焊接试板的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显著降低,残余应力降低幅度最高超过50%,剩余残余应力峰值均低于200MPa,表面残余应力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窄间隙TIG焊接 残余应力 真空退火 压痕应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间隙埋弧焊技术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秋平 易耀勇 +2 位作者 徐望辉 刘美红 牛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6,共4页
窄间隙埋弧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焊接方法,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分析了窄间隙埋弧焊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它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窄间隙 埋弧焊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路径工艺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梁少兵 王凯 +4 位作者 丁东红 牛犇 陈俊孚 易江龙 郭春富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4期86-93,共8页
路径工艺的合理规划对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获取更高精度的成形件和提高成形效率等均有重要意义。先从成形效率、成形精度以及组织性能等方面,对常见的几种填充路径进行综述,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把自... 路径工艺的合理规划对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获取更高精度的成形件和提高成形效率等均有重要意义。先从成形效率、成形精度以及组织性能等方面,对常见的几种填充路径进行综述,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把自适应路径间距和复合式填充路径结合起来更能满足实际生活中的电弧增材制造生产要求,最后结合当前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指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实现复杂构件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填充路径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摆TIG-MIG复合热源堆焊焊缝成形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俊 徐望辉 +1 位作者 刘静 易耀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2,56,共5页
采用自主设计旋摆TIG-MIG复合热源焊枪和φ1.2 mm的JQ. MG50-6焊丝在Q235母材上进行堆焊,研究了电流大小、旋摆速度和钨极-焊丝间距等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G电流小于MIG电流时,TIG电流的增大对熔宽、熔深的增加有促进作... 采用自主设计旋摆TIG-MIG复合热源焊枪和φ1.2 mm的JQ. MG50-6焊丝在Q235母材上进行堆焊,研究了电流大小、旋摆速度和钨极-焊丝间距等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G电流小于MIG电流时,TIG电流的增大对熔宽、熔深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对余高作用不明显。MIG电流的增大有利于熔宽和熔深的增加,余高则略增加。随着旋摆速度的增大,熔宽减小,而余高和熔深略增加。焊丝间距在5~7 mm内增大时,熔宽增加,而余高减小,焊丝间距超过7 mm时,熔宽随着焊丝间距的增加而减少,余高则增加,而熔深一直是随着焊丝间距的增大而稍微增加。旋摆TIG-MIG方法有利于实现高熔敷率、大熔宽、小余高的焊缝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摆TIG-MIG 复合热源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耐磨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俊威 牛犇 +4 位作者 陈俊孚 易江龙 易耀勇 胡永俊 苗澍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与传统单一的材料相比,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力学、物理和机械加工性能具有许多优点和更加优异的性能,在各种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首先从制备工艺开始,介绍了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冷喷涂技术、激光熔覆、等离子堆焊及电弧堆焊等工... 与传统单一的材料相比,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力学、物理和机械加工性能具有许多优点和更加优异的性能,在各种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首先从制备工艺开始,介绍了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冷喷涂技术、激光熔覆、等离子堆焊及电弧堆焊等工艺发展。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微米WC颗粒添加及纳米WC颗粒添加金属基耐磨材料性能的研究,论述了提高微米W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耐磨材料耐磨性的途径,通过增加基体组织韧性,增加WC颗粒包裹、支撑,减少裂纹产生。进而介绍了纳米WC颗粒改变凝固形式,细化复合材料晶粒从而提高性能,并指出了纳米WC颗粒烧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方向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和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耐磨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水下湿法FCAW焊缝成形及组织的研究
16
作者 易耀勇 石永华 +2 位作者 林水强 胡玉 李志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6-960,968,共6页
为研究水深对湿法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在高压舱内模拟不同水深湿法FCAW焊接双相不锈钢S32101。利用Matlab提取焊缝横截面轮廓并计算主要成形尺寸(熔深、熔宽和余高);采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Pro Plus软件研究不同水深... 为研究水深对湿法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在高压舱内模拟不同水深湿法FCAW焊接双相不锈钢S32101。利用Matlab提取焊缝横截面轮廓并计算主要成形尺寸(熔深、熔宽和余高);采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Pro Plus软件研究不同水深焊缝结合区、焊缝中心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及铁素体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水深焊缝横截面轮廓差异很大,尤其是80 m水深焊缝横截面轮廓曲线极其不光滑;随着水深的增加,熔宽几乎无变化,熔深先减小后增大,余高先增大后减小;焊缝结合区、焊缝中心区和热影响区组织随水深增加均有细化倾向;热影响区奥氏体相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减小,但焊缝中心区奥氏体含量随水深增加反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焊接 显微组织 焊缝成形 药芯焊丝 水深 双相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钛合金管道仰焊位置PAW焊缝成形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帛炎 郭春富 苗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7,共5页
对准Ф219 mm×8.8 mm TA2钛合金管道全位置等离子弧焊仰焊焊缝成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仰焊位置熔池受力分析,阐述了仰焊位置PAW焊缝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认为仰焊位置PAW内凹的产生与穿孔熔池受重力影响引起的熔池"塌陷&qu... 对准Ф219 mm×8.8 mm TA2钛合金管道全位置等离子弧焊仰焊焊缝成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仰焊位置熔池受力分析,阐述了仰焊位置PAW焊缝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认为仰焊位置PAW内凹的产生与穿孔熔池受重力影响引起的熔池"塌陷"密切相关。仰焊位置PAW的特点是焊缝正面熔宽较大、背面熔宽较小,且焊缝背面余高较小易产生内凹缺陷。通过试验表明,不同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影响均不相同,焊缝背面熔宽对焊接参数变化较敏感,当各参数之间相互匹配时,可得到良好的焊缝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等离子弧焊 仰焊位置 焊缝成形 焊接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板钛合金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金亮 曾才有 +1 位作者 余陈 张宇鹏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4期10-20,共11页
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技术能有效解决厚板钛合金侧壁熔合不良的问题,其工艺稳定性好、设备成本较低,能为大型钛合金海工结构和装备制造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厚板钛合金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展开论述。重点阐述了外加横向磁场对... 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技术能有效解决厚板钛合金侧壁熔合不良的问题,其工艺稳定性好、设备成本较低,能为大型钛合金海工结构和装备制造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厚板钛合金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展开论述。重点阐述了外加横向磁场对电弧摆动的作用机理,并讨论了主要焊接工艺参数(窄间隙坡口设计、焊接电流强度、外加磁场强度和频率及电极位置)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合自研结果探讨了不同规格钛合金磁控窄间隙TIG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进一步概述了焊后残余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外加磁场实现电弧周期摆动能有效调控热输入分布,进而改善侧壁熔合不良的问题;相比其他窄间隙焊接技术,磁控窄间隙TIG焊接能获得更加均匀的焊缝组织和优异的接头力学性能;磁控窄间隙TIG焊接后,接头表面存在较大拉应力,结合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接头残余应力。最后,对磁控窄间隙TIG焊技术发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外加磁场 窄间隙 TIG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包覆改性后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19
作者 熊敏 花开慧 税安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2-1737,共6页
以Al(NO3)3作为包覆材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在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勃姆石(γ-AlOOH)。采用XRD、SEM、TEM、TG-DSC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对未包覆的荧光粉和包覆后的荧光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γ-AlOOH包覆膜均... 以Al(NO3)3作为包覆材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在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勃姆石(γ-AlOOH)。采用XRD、SEM、TEM、TG-DSC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对未包覆的荧光粉和包覆后的荧光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γ-AlOOH包覆膜均匀地沉积在荧光粉的表面,且其厚度约为40nm。γ-AlOOH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会转变成Al2O3。当热处理温度≥1000℃时,Al2O3与Sr2MgSi2O7基质发生固相置换反应并生成了SrAl2Si2O8,MgO和SrO,包覆后的荧光粉新出现了一个峰值为384nm的紫外发射带。当热处理温度为900℃、1000℃、1150℃和1200℃时,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蓝光发光强度比包覆前的荧光粉更强,而在1050℃和1100℃时反而更弱,这与Al2O3晶体的F色心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Eu2+ Dy3+荧光粉 直接沉淀法 热衰减 热稳定性能 F色心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清洗无卤无铅锡膏的制备及优化研究
20
作者 韩振峰 吴家前 +1 位作者 孙福林 张宇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通过铺展率测试,从14种有机酸中选用了活性较好的丁二酸、己二酸和有机酸A作为锡膏的活性剂组分进行复配,确定了活性剂三种组分的较优配比:丁二酸、己二酸、有机酸A三者之比为1:1.7:1.5(质量比)。三乙醇胺的少量添加有利于提高助焊剂的... 通过铺展率测试,从14种有机酸中选用了活性较好的丁二酸、己二酸和有机酸A作为锡膏的活性剂组分进行复配,确定了活性剂三种组分的较优配比:丁二酸、己二酸、有机酸A三者之比为1:1.7:1.5(质量比)。三乙醇胺的少量添加有利于提高助焊剂的助焊性能,且能有效减少对焊点的焊后腐蚀,但三乙醇胺含量过高会造成严重的焊后残留和腐蚀,当三乙醇胺的质量分数为1.0%时助焊剂各项性能指标都较好。使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锡膏各组分配比。优化后的锡膏与市场上的商用锡膏相比有较好的铺展率,且焊后残留少、腐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清洗 酸度调节剂 无铅锡膏 低残留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