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屈膝体位在股骨及髌骨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翠芳
罗伟初
+5 位作者
杨月英
林庆培
白杨平
黄小军
黄宝林
谢道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7 d后嘱患者加强患侧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结果本组49例患者在术后5~7 d内均能按高屈膝体位放置的要求进行放置,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看,术后除1例膝关节有伸直受限外,48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145°甚至正常活动的患者有43例,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43°。结论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间断应用高屈膝体位放置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镇痛方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髌骨骨折
术后体位
90
90
90
标准体位
高屈膝体位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道远
罗伟初
+1 位作者
黄小军
黄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若术中置钉有困难时则综合利用其他置天然橡胶技术协助置钉。结果56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置入螺钉278枚,有253枚(91%)位置正确;25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2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53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22例脊髓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6例为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①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一种有效且相对较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以个体化置钉为主适当辅以其他置钉技术可提高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椎弓根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屈膝体位在股骨及髌骨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翠芳
罗伟初
杨月英
林庆培
白杨平
黄小军
黄宝林
谢道远
机构
广东省
清新县
人民医院
手术室
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33-35,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B011204094)
文摘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7 d后嘱患者加强患侧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结果本组49例患者在术后5~7 d内均能按高屈膝体位放置的要求进行放置,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看,术后除1例膝关节有伸直受限外,48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145°甚至正常活动的患者有43例,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43°。结论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 d内间断应用高屈膝体位放置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镇痛方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髌骨骨折
术后体位
90
90
90
标准体位
高屈膝体位
功能恢复
Keywords
Femoral fracture
Patella fracture
Postoperative posture
90/90/90/s standard posture
High knees posture
Functional recovery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道远
罗伟初
黄小军
黄宝林
机构
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81-83,共3页
文摘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若术中置钉有困难时则综合利用其他置天然橡胶技术协助置钉。结果56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置入螺钉278枚,有253枚(91%)位置正确;25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2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53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22例脊髓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6例为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①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一种有效且相对较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以个体化置钉为主适当辅以其他置钉技术可提高置钉准确率。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椎弓根
内固定器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屈膝体位在股骨及髌骨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李翠芳
罗伟初
杨月英
林庆培
白杨平
黄小军
黄宝林
谢道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谢道远
罗伟初
黄小军
黄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