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在社康中心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庆蓉 姚中元 纪敏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80-180,共1页
目的:探讨在社康中心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社康中心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对照组仅经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在社康中心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社康中心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对照组仅经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1.4±8.5)mm Hg,舒张压为(81.3±5.3)mm H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收缩压为(143.5±11.5)mm Hg,舒张压为(92.1±7.4)mm Hg,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缬沙坦 社康中心 老年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华明 王晓凤 王艳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恩替卡韦,0.5g/次,1次/d。治疗组39例养阴化瘀汤(枸杞、制首乌、女贞子、鳖甲炙、丹...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恩替卡韦,0.5g/次,1次/d。治疗组39例养阴化瘀汤(枸杞、制首乌、女贞子、鳖甲炙、丹参各20g,生地、赤白芍各15g,当归、莪术各10g;肝郁不舒加郁金、柴胡各10g;腹水去生地,加茯苓、泽泻各15g;出血加地榆30g;腹胀加枳壳6g);1剂/d,水煎200m L,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胁痛 养阴化瘀汤 恩替卡韦 ALT AST TBIL HA LN PCⅢ CⅣ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鉴别诊断模型建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陆艳萍 韩炜 +3 位作者 肖小琴 陈建成 黄海雁 廖嘉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建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鉴别诊断模型,观察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癌和200例甲状腺良性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观化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 目的建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鉴别诊断模型,观察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癌和200例甲状腺良性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观化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模型,评估超声对患者的诊断能力。结果超声检查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仅回声两组无差异,其余包括血管、微钙化、方向、组成、边缘及声晕均有差异,P<0.05。超声参数对甲状腺疾病诊断仅组成中特异度较低,其余参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性病变总评分为(2.3±0.6)分;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总评分为(8.6±1.2)分,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声像表现有显著差异,临床上可根据超声提供信息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模型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药物准备过程中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童慧芬 谢媛 宋学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调查呼吸科护士在药物准备过程中被中断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安全给药。方法2015年4月1日-5月15日对本院呼吸科护士进行连续观察。观察临床护士数、药物准备护士数、临床患者数、药物准备持续时间、准备的药物数等。同时采用... 目的调查呼吸科护士在药物准备过程中被中断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安全给药。方法2015年4月1日-5月15日对本院呼吸科护士进行连续观察。观察临床护士数、药物准备护士数、临床患者数、药物准备持续时间、准备的药物数等。同时采用"药物准备过程护理中断事件登记表"记录护理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中断情况、中断次数、中断持续时间、是否离开配药室、中断来源及发生分布、是否导致用药差错等。结果本研究共观察了13例护士,平均每名护士负责(11.4±3.9)位患者,药物准备的持续时间(15.6±8.8)min,需准备的药物数量为(46.8±20.3)份。在147次观察中,有133次观察到药物准备过程被中断,出现3次中断的频率最高,为30.8%,2次中断占26.3%;中断持续时间<1min占17.3%,1~4min占44.4%,>5min占38.3%;中断后护士离开配药室的占26.3%,离开配药室的时间<1 min占51.4%,≥1 min占48.6%;发生中断的原因主要来自患者(20.30%)、家属(27.07%)、其他护士(13.53%)、护士自身(3.76%)、医生(6.01%)、管理者(3.01%)、环境(22.56%)及其他因素(3.76%);在医嘱处理环节发生46次中断,占34.59%,药物配置环节发生33次中断,占24.81%,给药执行过程中发生42次中断,占31.58%,其他环节发生12次中断,占9.02%。中断导致的3例用药错误均为错误隐患事件,均未导致错误发生。患者数、药物准备总数、平均准备的药物数及平均每位护士负责的患者数与中断次数及中断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科药物准备护理中的被中断率较高,来源主要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合理控制每位护士负责的患者数量,对减少中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中断 呼吸科护理 安全给药 给药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冬香 高群 +1 位作者 彭红玉 梁小琳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实施知信行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辖区内登记的社区高血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知信行模式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护理中实施知信行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辖区内登记的社区高血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知信行模式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变化。结果患者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85.94%,与干预前的65.63%对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血压、血脂测量情况,运动锻炼情况及遵医嘱用药情况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与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知信行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疾病认知,树立良好态度及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护理 知信行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芳 张黎美 刘爱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587-588,共2页
血液透析(MHD)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可较好净化血液,是当前治疗终末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疗法。然而,长时间血液透析,易对患者心理、社会及生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当前,降低血液透... 血液透析(MHD)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可较好净化血液,是当前治疗终末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疗法。然而,长时间血液透析,易对患者心理、社会及生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当前,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医护人员和家庭护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干预,旨在探究其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患者 家庭护理 延续性 并发症发生率 应用 生活质量 肾功能衰竭 净化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晓情况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高群 唐艳 江淑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辖区内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管理,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辖区内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晓情况、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危害、诱发因素及预防方法等疾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7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接受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能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改善治疗依从性,利于疾病控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从性 疾病知晓 全科团队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被引量:7
8
作者 但党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应用。方法选取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 目的分析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应用。方法选取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7%,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党卫 周华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6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5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及喷嚏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通窍鼻炎颗粒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建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淑云 陈安强 +3 位作者 李丹 赵增霞 张爽 刘相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4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4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前循环病变侧支循环开放率高于后循环病变(χ^2=16.228,P=0.000);不同程度脑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8,P=0.000)。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生率及血清HDL-C水平在有、无侧支循环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HDL-C水平升高是侧支循环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病变侧支循环开放率高,随着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增加,吸烟和高血压可能是影响侧支循环开放的危险因素,而高HDL水平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狭窄 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MRI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贤华 王长生 崔洪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X线钼靶射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124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X线钼靶射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由两名高... 目的探讨X线钼靶射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124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X线钼靶射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阅片,根据病理结果,用敏感度等指标评价三种检查方法对病灶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应用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2%、52.4%、71.8%、41.5%、58.9%,MRI动态增强序列分别为76.8%、73.8%、85.1%、62.0%、75.8%,MRI扩散加权序列分别为79.3%、71.4%、84.4%、63.8%、76.6%。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均高于钼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序列与MRI扩散加权序列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优于X线钼靶射片,有助于提高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X线钼靶射片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丽萍 孙静 黄志棠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7期1253-1254,共2页
代谢综合征(MS)是胰岛素抵抗(IR)导致的以中心性肥胖为基础的多种物质代谢异常的综合征,是同一个体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MS的患病率12.7%~14.2%,低于西方国家的20%~30%... 代谢综合征(MS)是胰岛素抵抗(IR)导致的以中心性肥胖为基础的多种物质代谢异常的综合征,是同一个体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MS的患病率12.7%~14.2%,低于西方国家的20%~30%,但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的巨大改变,MS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作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MS患者71例进行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物质代谢异常 疾病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 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RF CCP AKA及RF—IgM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舒少为 蔡长争 +1 位作者 梁国琼 陈爱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RF、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及RF—IgM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72.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的血清RF、抗CCP抗体、AKA、RF-IgM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RF、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及RF—IgM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72.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的血清RF、抗CCP抗体、AKA、RF-IgM水平,分析其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RA组抗CCP抗体、AKA、RF、RF-IgM均显著高于非RA组(P〈0.05),单项检测对RA诊断的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RF-IgM〉抗CCP抗体〉RF〉AKA,敏感度依次为RF〉RF—IgM〉AKA〉抗CCP抗体,阳性预测值依次为抗CCP抗体〉RF〉RF-IgM〉AKA,阴性预测值依次为RF〉RF-IgM〉AKA〉抗CCP抗体,联合检测时串联检测RF、抗CCP抗体、AKA、RF—IgM四项指标对RA的诊断特异度99%,以并联方式检测对RA的诊断敏感度98%。结论联合检测自身抗体RF、CCP及AKA、RF—IgM可有效提高诊断RA的特异度和灵敏性,弥补单一RF检测对于RA诊断的不足,对RA患者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F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尿路造影、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造影检查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刚 李贤华 陈仲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分别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拟诊泌尿系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分别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拟诊泌尿系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行IVU检查,B组患者行CTU检查,C组患者行MRU检查,观察3组患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A、B、C 3组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38.00%、86.00%、78.00%,A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梗阻应用CTU诊断准确性较高,但价格昂贵,IVU检查成本较低,但准确性较差,可用于疾病筛查,而MRU价格适中,安全性及准确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联合检查可提高检查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梗阻 影像学 尿路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成立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具体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庆蓉 金鑫 +1 位作者 姚中元 纪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自我管理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自愿报名参与本项目的 1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时间为2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前后...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对高血压自我管理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自愿报名参与本项目的 1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时间为2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等形成率进行评估。结果 1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参与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前的健康行为评分为(60.34±4.26)分,参与后评分为(81.26±5.21)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参与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可以明显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整体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高血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红琼 廖小兵 唐文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d;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12.5 mg/d。记录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d;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12.5 mg/d。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黄体酮(P)、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明显,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庆智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分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分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3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同时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将78例患者分为责任血管狭窄≥50%组与责任血管狭窄<50%组,比较两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再比较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管狭窄≥50%组患者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50%组;随着ABCD2评分的上升,7 d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随着ABCD2评分的上升,血管狭窄程度越高(P<0.01)。结论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可有效预测7 d内脑卒中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ABCD2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超甲基化基因1与卵巢癌基因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伟源 程文德 李彦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与卵巢癌基因1(OVCA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该院收治的35例手术切除且未经放、化疗的卵巢癌患者(恶性组),选择交界性卵巢肿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肿瘤(良性组)及正常卵巢... 目的探究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与卵巢癌基因1(OVCA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该院收治的35例手术切除且未经放、化疗的卵巢癌患者(恶性组),选择交界性卵巢肿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肿瘤(良性组)及正常卵巢组织者(正常组)各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卵巢组织中HIC1及OVCA1蛋白的表达,以及卵巢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中HIC1及OV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IC1蛋白表达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OVCA1蛋白表达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IC1蛋白表达量在不同卵巢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病理分期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VCA1蛋白表达量方面,Ⅲ、Ⅳ期显著低于Ι、Ⅱ期;不同卵巢癌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OVCA1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中,HIC1蛋白、OVCA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这些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可能参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超甲基化基因1 卵巢癌基因1 卵巢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敏 张冰 李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索及分析心理干预在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术前焦虑情绪造成的影响。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接诊的患急性创伤(神志均为清醒)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 目的探索及分析心理干预在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术前焦虑情绪造成的影响。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接诊的患急性创伤(神志均为清醒)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性创伤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自身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急性创伤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心理干预 术前 焦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早期动态监测在危重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符秋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血乳酸(LA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早期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360例危重病患者,将其根据预后结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血乳酸(LA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早期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360例危重病患者,将其根据预后结果进行分组,即:非死亡组患者200例,死亡组患者160例。分别对治疗期间的LAC、CRP以及RDW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非死亡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LAC和CRP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RDW指标变化不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病患者进行LAC、CRP早期动态监测,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RDW的效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血乳酸 血清C-反应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