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坝光湿地园银叶树群落优势树种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红斌 王佐霖 +3 位作者 朱子维 黄芳芳 甘先华 张卫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15-20,共6页
以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群落8种优势树种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以及3种生境(沼泽、山地、临海)土壤和不同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有... 以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圳坝光湿地园银叶树群落8种优势树种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以及3种生境(沼泽、山地、临海)土壤和不同土壤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树种叶片的碳、氮、磷含量及其计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显示出明显的种间差异性;不同生境(临海、山地、沼泽)之间的土壤差异主要表现为氮及碳氮比,其他如有机质、磷等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层则表现为有机质和氮差异明显,浅层土壤元素含量最高,其他指标在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除银叶树生长可能受到氮限制外,其他优势树种元素限制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群落 优势树种 叶片 C N P 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大鹏半岛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晴 孙红斌 +1 位作者 陈丹 刘莉娜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8期222-225,227,共5页
生态质量评价是开展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对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深入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应性、脆弱性和人为活动强度等指标对该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计算得... 生态质量评价是开展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对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深入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应性、脆弱性和人为活动强度等指标对该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计算得出,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6,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保护区科学管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 生态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近2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佐霖 黄钰辉 +5 位作者 杨龙 孙彩歌 孙宏斌 刘旭拢 张卫强 甘先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探究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城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效,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和田头山2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影像分类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1995-2015年2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为探究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城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效,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和田头山2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影像分类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1995-2015年2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为主,且林地都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近20 a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均呈现景观破碎化指数和景观分割指数增大,而香农多样性指数降低的趋势。快速城市化进程使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深圳市森林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 景观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坝光银叶树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红斌 肖石红 +5 位作者 蔡坚 高常军 易小青 吴琰 魏龙 王佐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60-2165,共6页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力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径级法及匀滑技术,编制深圳坝光古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率函数曲线,同时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坝光银...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力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径级法及匀滑技术,编制深圳坝光古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率函数曲线,同时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坝光银叶树种群以幼苗和幼树个体数量居多,老龄个体数量较少,表明现阶段银叶树整体为增长型种群,考虑未来潜在干扰影响时种群仍处于稳定状态;(2)银叶树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在第Ⅰ龄级和第Ⅲ龄级出现2个峰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种群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率函数曲线呈单调上升趋势,累计死亡率函数曲线单调下降,且前期上升或下降的幅度高于后期,种群死亡密度函数曲线较为平缓,危险率函数从第Ⅲ到第Ⅻ龄级随龄级的增大不断增大,死亡密度和危险率函数在第Ⅱ龄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 种群生命表 种群动态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次生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肖石红 张卫强 +4 位作者 黄钰辉 蔡坚 高常军 孙红斌 王佐霖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4期35-40,共6页
以深圳市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典型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的主要化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中共有39科67属89种植物,以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 以深圳市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典型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的主要化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中共有39科67属89种植物,以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木荷(Schima superb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为主要数量优势种;(2)不同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分别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3)土壤pH值为4.28~4.51,EC为0.031~0.062 ms/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2.37~39.56 g/kg和0.50~1.47 g/kg,全磷含量为0.35~0.39?g/kg,全钾含量为14.63~37.17 g/kg,碱解氮含量为39.19~140.36 mg/kg,有效磷含量为0.94~8.90 mg/kg,速效钾含量为35.15~97.03 mg/kg;(4)4个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不存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氮、磷、钾含量是影响铁岗—石岩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土壤化学性质 铁岗—石岩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林木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太阳 赵丹阳 +3 位作者 邱华龙 秦长生 徐金柱 揭育泽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54-60,共7页
对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开展有害生物调查,收集并鉴定有害生物72种,其中有害杂草5种、寄生植物2种、病害20种、虫害45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属于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八点广翅蜡蝉Ri... 对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开展有害生物调查,收集并鉴定有害生物72种,其中有害杂草5种、寄生植物2种、病害20种、虫害45种。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属于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在公园内危害严重,对主要有害生物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树 有害生物 红树林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坝光湿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佐霖 马鹏飞 +6 位作者 张卫强 黄芳芳 甘先华 高常军 丘鹏基 孙红斌 林一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为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程度,在坝光湿地设置了20个采样点,于2017年10月、12月和2018年4月、6月进行水样采集,对地表水盐分、pH、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营养元素(TP、TN、NO3^-N、NH4^+-N)含量、... 为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程度,在坝光湿地设置了20个采样点,于2017年10月、12月和2018年4月、6月进行水样采集,对地表水盐分、pH、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营养元素(TP、TN、NO3^-N、NH4^+-N)含量、氟化物(F-)及重金属(Cu、Zn、Cd、Pb、Cr^6+、A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变权欧式距离模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园地表水总磷含量(TP)普遍偏低,达到地表水Ⅲ类等级以上,而地表水总氮含量(TN)偏高,水质等级为Ⅱ类与V~劣V类;湿地园地表水重金属(Cu、Zn、Cd、Pb、Cr^6+、As)含量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等级,而汞(Hg)含量介于Ⅲ类~Ⅳ类等级之间,存在Hg重金属污染。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与灰色关联度法进行地表水环境等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湿地园坝光水库(SKS)地表水水质为Ⅱ类等级,而淡水水塘(STD)与咸淡水水塘(STX)、银叶树沼泽湿地(ZZS)、海边(LHS)地表水水质较差,介于Ⅲ类~Ⅳ类水质等级,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的地表水水质等级优于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可知,坝光水库(SKS)地表水水质最好,淡水水塘(STD)和咸淡水水塘(STX)地表水次之,而临海(LHS)海水与银叶树群落沼泽湿地(ZZS)地表水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光银叶树湿地 地表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晴 刘莉娜 +1 位作者 陈丹 孙红斌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4期4-7,共4页
对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1科699属1289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68属118种,种子植物155科631属1171种,包括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51科627属1166种。该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科属... 对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1科699属1289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68属118种,种子植物155科631属1171种,包括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51科627属1166种。该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的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81.2%,温带属占非世界属的18.8%。有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4种(含兰科1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头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瑜 茹正忠 +2 位作者 程华荣 王佐霖 昝欣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31-37,共7页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湿地近十年来变化和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评估。根据红树林湿地管理主体、管理要素、管理形式等情况,将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划分为粗放式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模式、风水林管理模式、自然保护小区(公园...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湿地近十年来变化和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评估。根据红树林湿地管理主体、管理要素、管理形式等情况,将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划分为粗放式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模式、风水林管理模式、自然保护小区(公园)管理模式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5种类型。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效果最好,自然保护小区(公园)模式和受委托管理模式次之,粗放式管理模式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红树林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丰江水库及库区地表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可见 黄芳芳 +4 位作者 张卫强 王佐霖 甘先华 许秀玉 黄钰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6-13,共8页
为反映新丰江水库及库区地表水水质状况,确保新丰江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水和谐,研究以新丰江水库及库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度不同类型监测点地表水水质差异,并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监测点重金属(Cd、Pb... 为反映新丰江水库及库区地表水水质状况,确保新丰江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水和谐,研究以新丰江水库及库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度不同类型监测点地表水水质差异,并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监测点重金属(Cd、Pb、Cu、Zn、六价铬和总砷)含量均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内,表明研究地区水体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新丰江森林地表水和水库表层水综合评价均为国家地表水Ⅰ类水,新丰江库区水质良好;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表水监测点水质最好,大坝至东江和水库监测点次之,水质最差为东江河源城区段上游监测点。研究表明,森林具有一定的净化水质作用,水库水注入东江中游后,对东江城区段中游和下游水质具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地表水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光银叶树湿地园空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佐霖 孙红斌 +4 位作者 丘鹏基 黄芳芳 张卫强 黄钰辉 温小莹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在不同季节对深圳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内不同地点的空气颗粒物浓度(TSP、PM_(10)、PM_(2.5)及PM_(1.0))进行了8:00、10:00、12:00、14:00及16:00时共5个时间点的观测。结果表明,空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监测区域、季节... 在不同季节对深圳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内不同地点的空气颗粒物浓度(TSP、PM_(10)、PM_(2.5)及PM_(1.0))进行了8:00、10:00、12:00、14:00及16:00时共5个时间点的观测。结果表明,空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监测区域、季节和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TSP、PM_(10)和PM_(2.5)年均值低于Ⅱ级标准浓度限值,TSP和PM_(10)日均值低于Ⅱ级标准浓度限值,PM_(2.5)日均值低于Ⅰ级标准浓度限值。在空间上表现为古银叶树群落区域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海边区域最低;在季节上,较高浓度的TSP、PM_(10)、PM_(2.5)出现在夏秋季,较高浓度的PM_(1.0)则出现在秋冬季;在时间上表现为正午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颗粒物 银叶树湿地园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