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医技科室工作量考核标准化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芬 黄继宏 +1 位作者 黄小奕 陈希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医技科室工作量 考核 医院 标准化 门诊诊疗人次 病床使用率 住院科室 出院人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与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剑 尹为华 +3 位作者 余光银 左敏 王新根 江庆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10例FDCS及12种需与之鉴别的非FDCS肿瘤(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目的探讨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10例FDCS及12种需与之鉴别的非FDCS肿瘤(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滑肌肉瘤、胃肠间质瘤等,累计83例)中上述5种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比较各标志物对FDCS的诊断效能。结果(1)FDCS组中Clusterin、CXCL13、D2-40、CD21与CD35的阳性率依次为100%、70%、60%、90%与80%。相应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依次为30%、4%、11%、2%与0。(2)5种标志物对FDCS的诊断效能,可评归为3组:A组,包括CD21与CD35,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度(90%,80%)、特异性(100%,98%)及准确率(98%,96%);B组,包括CXCL13与D2-40,其诊断敏感度(70%,60%)、特异性(96%,89%)与准确率(94%,86%)不及A组;C组为Clusterin,其诊断敏感度最高(100%),但特异性(70%)与准确率(73%)低于A、B两组。(3)CD21+CD35平行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98%、98%、83%、100%。结论 (1)CD21与CD35对FDCS的诊断效能最为理想,且二者平行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可作为FDCS首选的诊断标志物。(2)Clusterin对FDCS诊断敏感度最高,但其在非FDCS肿瘤中广谱表达,制约了其应用价值。(3)CXCL13与D2-40可用于FDCS的辅助诊断,因诊断效能低于A组,不建议作为一线抗体。(4)非FDCS肿瘤中,Clusterin与D2-40的表达较常见,且偶见CD21或CXCL13的异常表达,诊断实践中关注上述特征,有助于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CXCL13 D2-40 CD21 CD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办管”“院办院管”和“市场办管”三种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田华伟 刘涵 +4 位作者 张玉润 刘颖 熊慧珍 陈志勇 伍贵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75-2578,共4页
"政府办管""院办院管"和"市场办管"模式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三种主要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对三种模式进行界定,并从卫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等视角进行分析比较,最后... "政府办管""院办院管"和"市场办管"模式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三种主要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等方法对三种模式进行界定,并从卫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等视角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发展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治理;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办管 院办院管 市场办管 社区卫生服务 举办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伟珍 李剑松 +5 位作者 李博 叶志中 郭粉莲 谭丹丹 谢燕 徐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对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骨密度(BMD)的监测,评估发生骨量丢失的原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89例绝经前女性患者(SLE49例,RA40例)及6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右跟骨部位的BMD,同时对患者诸... 目的:对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骨密度(BMD)的监测,评估发生骨量丢失的原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89例绝经前女性患者(SLE49例,RA40例)及6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右跟骨部位的BMD,同时对患者诸多影响BMD的因素(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剂量及激素日剂量)与BMD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右跟骨部位的BMD(SLE为-1.42±0.56,RA为-1.36±0.63)明显低于对照组(-0.58±0.52,P<0.01),骨质疏松的发生率(SLE为17.1%,RA为1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BMD与C3呈正相关(r=0.521,P<0.01),与激素累积剂量呈负相关(r=-0.398,P<0.05);BMD与RA患者的CRP呈负相关(r=-0.431,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3下降与激素累积剂量增高为SLE患者BM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为RA患者BM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前女性SLE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SLE与RA患者疾病活动与激素累积剂量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关节炎 类风湿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博 胡秋侠 +6 位作者 叶志中 汪迅 张丽君 李剑松 郭粉莲 何伟珍 庄俊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EORA患者、68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EORA患者、68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进行了抗CCP抗体及RF的测定,并对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26例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65.4%(17/26)及61.5%(16/26)。68例N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1.2%(28/68)及77.9%(53/68)。35例正常老年人中,仅有1例检测到抗CCP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抗CCP抗体及RF在26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5.4%及61.5%,特异性分别为97.1%及94.3%。抗CCP抗体在EORA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NEORA组,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P<0.05)。以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组及RF阳性组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抗CCP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老年人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魏杨辉 吴爱国 +3 位作者 张卫星 黄耀 刘娟 张宗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93-20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2年度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脐组和脐周组,每组各100例。经脐组取脐切口,脐周组取脐周切口,... 目的探讨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2年度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脐组和脐周组,每组各100例。经脐组取脐切口,脐周组取脐周切口,均使用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曲马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对伤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曲马朵用量、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伤口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组1例(1%)发生脐部感染,脐周组3例(3%)发生脐部感染,均无伤口疝、血肿形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0,P=0.312)。两组均无套管针插入造成器官伤害。结论经脐切口和脐周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无区别,经脐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替代方案,而且更容易操作,并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热的病情活动与感染的鉴别 被引量:5
7
作者 何伟珍 叶志中 +4 位作者 尹志华 李博 郭粉莲 谢燕 徐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674-3676,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发热患者的病情活动与合并感染之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差异。方法:对102例SLE发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情活动合并感染者(活动+感染组)49例,病情活动未合并感染者(活动... 目的:分析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发热患者的病情活动与合并感染之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差异。方法:对102例SLE发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情活动合并感染者(活动+感染组)49例,病情活动未合并感染者(活动组)32例,病情稳定合并感染者(感染组)21例,记录患者的热型、热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沉、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抗双链DNA(dsDNA)抗体、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等参数变化。同时追踪其中1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就上述参数在病情活动前后与感染前后的差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活动组SLEDAI较感染组高,CRP、WBC、C3、C4较感染组低(P<0.05);活动+感染组C3、C4较感染组低,SLEDAI较感染组高(P<0.05);活动组热程较感染组长(P<0.05)。10例患者感染前后CRP、WBC均数差值较活动前后的高,而C3、SLEDAI较活动前后的低(P<0.05)。结论:对SLE伴发热患者,CRP、WBC升高有助于SLE合并感染的诊断。C3、C4下降及SLEDAI升高有助于SLE伴发热疾病活动的诊断。比较SLE发热患者病情活动前后和感染前后CRP、C3、WBC、SLEDAI差值,有助于SLE发热合并感染或疾病活动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发热 感染 病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孔卫红 叶志中 +4 位作者 李博 何伟珍 陈雅硕 谢燕 尹志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21-3723,共3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苯丙氨酸 免疫吸附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热极对胃肠道息肉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玲 何剑琴 +1 位作者 李俊达 夏韶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70-1771,共2页
目的:了解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热极治疗30例39枚息肉,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其中2例为热极与高频电联合治疗。结果:经热极治疗后,息肉均从局部消失。对无蒂、直径在1.5cm以下的息肉疗效尤为理想。1例带蒂大... 目的:了解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热极治疗30例39枚息肉,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其中2例为热极与高频电联合治疗。结果:经热极治疗后,息肉均从局部消失。对无蒂、直径在1.5cm以下的息肉疗效尤为理想。1例带蒂大息肉经过2次治疗。其余均1次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热极治疗胃肠息肉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对带蒂息肉及大息肉,与高频电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热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法按压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夏韶华 李俊达 +3 位作者 王晓玲 侯灵红 陈小华 邓卫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0期2575-2576,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7例,对照组403例,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评定术中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及... [目的]探讨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7例,对照组403例,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评定术中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及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的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可降低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检查术 腹部手法按压 疼痛 检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Napsin-A和TTF-1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新根 周有俭 +1 位作者 徐胜美 彭全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Napsin-A和TTF-1在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肝内和肝外胆管癌30例,同时选取非肿瘤性胆囊及肝内胆管增生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 7例胆管癌表达Napsin-A,均呈灶... 目的探讨Napsin-A和TTF-1在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肝内和肝外胆管癌30例,同时选取非肿瘤性胆囊及肝内胆管增生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 7例胆管癌表达Napsin-A,均呈灶状阳性,TTF-1均阴性。结论Napsin-A可在胆管癌中表达,与肺腺癌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其它抗体以避免潜在的诊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Napsin-A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志中 尹志华 +1 位作者 何伟珍 罗秀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41-244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137和-607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165例SLE患者和124例健康人群中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137和-607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165例SLE患者和124例健康人群中IL-18启动子基因-137和-607两个位点的多态性频率。分析两个位点的基因分型与SLE的相关性。结果:165例SLE中,-137C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6.4%;而124例健康人群中-137C的频率为12.3%,两组无明显差别;SLE患者中-607C的等位基因频率为84.8%,健康人群中-607C的频率为61.3%,SLE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携带-607C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血清中IL-18水平与基因型-607AC和-607CC强相关。结论:IL-18启动子基因-607位点(A→C)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SLE人群相关,它可能通过影响IL-18基因的表达而参与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8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三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惠琼 张丹霞 +2 位作者 余贺杲 董慧娟 张新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早期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抗CCP和抗RA33;免疫荧光法检测AKA,总结出其敏感性和特异... 目的探讨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早期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抗CCP和抗RA33;免疫荧光法检测AKA,总结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联合检测的优点。对RA患者78例、非RA的其他风湿病患者50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例,舍格伦综合征(SS)10例,强直性脊柱炎(AS)4例,皮肌炎(PM)1例,骨关节炎(OA)9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例〕及正常对照组65例的4种抗体进行联合检测。结果AKA、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48·7%、56·4%、43·6%,特异性分别为96·5%、97·4%、95·7%。结论抗RA33抗体、AKA、抗CCP抗体3种自身抗体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在RA早期即可出现。3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体检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淑芬 游莉 尹一鸿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9期3147-3148,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住院病人6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护士平时工作习惯和思...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住院病人6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护士平时工作习惯和思维由责任护士随机进行抗凝知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结果]两组在药物作用、服药注意事项、副反应表现及观察、食物对疗效的影响、药物对疗效的影响、INR监测频次、INR的临床意义、INR的目标范围知晓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华法林治疗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病人对抗凝知识的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表 华法林 抗凝知识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蓓舒宁抑菌膏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中的应用
15
作者 伍丽群 周小梅 张滨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23,共1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宫颈糜烂是目前一种理想而有效的方式,本文作者采用蓓舒宁抑菌膏辅助HIFU治疗,并与术后自然修复法疗效比较,为更有效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依据。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宫颈糜烂 抑菌 舒宁 高强度聚焦超声 应用 HIFU治疗 有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
16
作者 夏昕晖 何莉 +2 位作者 王固新 张东方 孙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335-3336,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治疗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Ⅰ期单通道PCNL治疗的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平均170m... 目的探讨Ⅰ期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治疗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Ⅰ期单通道PCNL治疗的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平均170ml。平均手术时间为(62.3±20.6)min。25例一次取净结石、3例两次取净结石、3例残留结石患者术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腹部X线平片(KUB)显示结石取净28例,3例残留碎石3~6mm,1个月后复查KUB,结果提示结石排净。总取净率为100%。术后并发出血20例,18经输血等保守治疗治愈,2例经介入治疗痊愈。患者肾造瘘管留置5~10d;平均住院时间(7.5±4.6)d。,随访3个月无患侧腰和(或)腹部疼痛不适或肉眼血尿等。结论Ⅰ期单通道PCNL治疗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具有肾石取净率高、肾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无肾积水肾鹿角型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术 输尿管镜检查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涵 刘娟 陈志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708-371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制定、完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11年全科医生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科医生年龄轻,大中专... 目的了解重庆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制定、完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11年全科医生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科医生年龄轻,大中专学历占75.8%(125/165)。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占81.3%(134/165);获得学分25分及以上的占53.3%(88/165);内容以选择医疗和预防内容项目的比例分别达71.5%(118/165)和60.0%(99/165),不同学历对医疗内容的选择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单位和个人,两者比例分别达60.6%(100/165)和46.1%(76/165);认为时间、交通、费用是影响参加继续教育的分别占62.4%(103/165)、35.8%(59/165)、24.2%(40/165)。结论尽快出台《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办法》等相关规定;继续教育项目内容应体现多样性、可选择性;应重视继续教育、并加大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继续医学教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靳三针加大陵穴配合五音调式干预对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华云辉 陈协辉 +2 位作者 李庄 张燕 雷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加大陵穴配合五音调式音乐治疗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两... 目的:观察靳三针加大陵穴配合五音调式音乐治疗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方法对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靳三针加大陵穴配合五音调式音乐干预治疗组能提高MMSE积分,优于靳三针加大陵穴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加大陵穴配合五音调式音乐能提高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功能的MMSE的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五音调式音乐干预 M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Ki67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穗华 汪蔚文 +1 位作者 陈晓鸿 吴思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和Ki67在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Ki67在喉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和Ki67在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Ki67在喉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COX-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而Ki67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T分期有关(P<0.05),且COX-2和Ki67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9,P<0.01)结论:COX-2和Ki67均可作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它们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环氧化酶-2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科医师中成药处方认知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20
作者 张慧 杨健军 +2 位作者 何国枢 邢国强 任菁菁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1期3954-3960,共7页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中成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在日常工作诊疗中频繁接触中成药。然而,目前关于全科医师对中成药使用的认知状况及其培训需求尚不明确。目的调查我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中成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在日常工作诊疗中频繁接触中成药。然而,目前关于全科医师对中成药使用的认知状况及其培训需求尚不明确。目的调查我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用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师合理应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用与培训需求调查”,利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范围的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对全科医师的中成药处方使用现状、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不同医学背景、不同职称全科医师的中成药认知程度。结果本调查共回收问卷523份,剔除无效问卷22份,总计501份问卷纳入研究,有效回收率为95.79%。501名全科医师中35.13%(176/501)的全科医师在日常诊疗中经常开具中成药,33.13%(166/501)的全科医师有时会开具;将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处方的全科医师占比相对较高,经常者占38.32%(192/501),有时者占36.13%(181/501)。全科医师在日常诊疗中极少和很少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占比分别为25.95%(130/501)、30.34%(152/501)。不同医学背景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中西医结合、中医背景的全科医师对于中成药各方面的认知程度普遍高于西医背景的全科医师(P<0.05)。不同职称全科医师对“中成药选择的辨证论治原则”的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P=0.019)。大多数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较高,“非常需要”占比40.32%(202/501),“比较需要”占比37.92%(190/501);大部分全科医师对“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意愿较高,“非常愿意”占比44.31%(222/501),“比较愿意”占比35.73%(179/501);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对“西学中”的培训意愿较高,“非常愿意”占比40.81%(162/397),比较愿意占比35.01%(139/397)。结论全科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比较普遍,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低,为保证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需要针对性地对西医背景全科医师进行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发展“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鼓励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参加“西学中”培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全科医学相互借鉴融合,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中成药 药物处方 认知 培训需求 “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 “西学中”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