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圳市社区健康促进模式的试点建设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丹霞
陈宇琦
+4 位作者
庄俊汉
林德南
黄河清
辜鸣
郑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索创建具有深圳市特点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作为试点,以社区健康服务为健康促进平台,以8项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和10项卫生行为形成率为观察指标,同时对社区内主要健康问题、重点人群主要健康教育需求...
目的探索创建具有深圳市特点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作为试点,以社区健康服务为健康促进平台,以8项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和10项卫生行为形成率为观察指标,同时对社区内主要健康问题、重点人群主要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经过3年干预,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水平有较大提高。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82%,干预后为75.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前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4.15%,干预后为58.46%,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率由2002年的62.07%提高到2005年的84.1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率由2002年的62.50%提高到2005年的68.18%。育龄妇女RTIs防治知识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对RTIs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5.9%上升至干预后的69.6%;育龄妇女相关行为的正确率由干预前的67.3%上升至干预后的78.7%;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由干预前的33.6%下降至干预后的27.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政府支持、部门协助、卫生部门牵头、社区参与、规划设计、监测评价是深圳市行之有效的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
社区卫生服务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冯晓荣
梁立华
+2 位作者
陈耀强
吴菊芳
李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66-33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行低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为低碘流率组,另选择同时期行正常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
目的探讨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行低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为低碘流率组,另选择同时期行正常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在相同扫描条件及对比剂浓度下,分别用1 480 mg I/s及1 850 mg I/s碘流率(注射流率分别为4 ml/s及5 ml/s)进行检查,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后处理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斑块指标、对比剂总量、注射时间。结果对照组与低碘流率组信号-噪音比(SNR)、对比噪音比(CNR)、图像质量、图像锐利程度、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斑块偏心指数、狭窄程度(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比剂总量为(68.5±4.9)ml,低碘流率组对比剂总量为(56.8±6.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7,P<0.001)。对照组注射时间为(14.4±1.5)s,低碘流率组注射时间为(14.0±0.9)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2,P=0.205)。结论使用低碘流率进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达到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还可以减少对比剂使用,减少对比剂肾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方法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伍强
孙艳
+2 位作者
杨铁城
袁丽萍
曾海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28-373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及血管组织钙化染色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8例因动静脉内瘘失功行内瘘重建术,术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片及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桡动脉有无血管钙...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及血管组织钙化染色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8例因动静脉内瘘失功行内瘘重建术,术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片及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桡动脉有无血管钙化。术中取桡动脉残端0.3~1.0cm行石蜡切片VonKossa钙化染色观察血管钙化情况,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血管钙化的敏感性。结果:38例患者桡动脉钙化染色检出血管钙化29例,占65.79%;术前CTA检查检出15例,占39.4%;X线摄片检出11例,占28.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8例,占21.1%。统计学分析钙化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术前三种影像学方法(P<0.01),三种影像学方法以CTA检出率较高,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X线摄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管钙化,单靠影像学方法检测可能低估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影像学方法中以CTA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
钙化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市社区健康促进模式的试点建设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丹霞
陈宇琦
庄俊汉
林德南
黄河清
辜鸣
郑南
机构
广东省
深圳市
第四
(
福田
)
人民医院
广东省
深圳市
健康教育研究所
广东省
深圳市
福田
区卫生局
广东省
深圳市
福田
区健康教育所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深圳市科研基金项目(200204200)
文摘
目的探索创建具有深圳市特点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作为试点,以社区健康服务为健康促进平台,以8项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和10项卫生行为形成率为观察指标,同时对社区内主要健康问题、重点人群主要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干预及效果评价。结果经过3年干预,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水平有较大提高。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82%,干预后为75.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前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4.15%,干预后为58.46%,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率由2002年的62.07%提高到2005年的84.1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率由2002年的62.50%提高到2005年的68.18%。育龄妇女RTIs防治知识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对RTIs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5.9%上升至干预后的69.6%;育龄妇女相关行为的正确率由干预前的67.3%上升至干预后的78.7%;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由干预前的33.6%下降至干预后的27.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政府支持、部门协助、卫生部门牵头、社区参与、规划设计、监测评价是深圳市行之有效的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关键词
健康促进
社区卫生服务
深圳市
Keywords
Health Promot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Shenzhen city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冯晓荣
梁立华
陈耀强
吴菊芳
李锦
机构
广东省
深圳市
第四
(
福田
)
人民医院
影像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66-337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行低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为低碘流率组,另选择同时期行正常碘流率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在相同扫描条件及对比剂浓度下,分别用1 480 mg I/s及1 850 mg I/s碘流率(注射流率分别为4 ml/s及5 ml/s)进行检查,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后处理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斑块指标、对比剂总量、注射时间。结果对照组与低碘流率组信号-噪音比(SNR)、对比噪音比(CNR)、图像质量、图像锐利程度、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斑块偏心指数、狭窄程度(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比剂总量为(68.5±4.9)ml,低碘流率组对比剂总量为(56.8±6.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7,P<0.001)。对照组注射时间为(14.4±1.5)s,低碘流率组注射时间为(14.0±0.9)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2,P=0.205)。结论使用低碘流率进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达到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还可以减少对比剂使用,减少对比剂肾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Keywords
Coronary angiography
Multi slice spiral CT
Plaque,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disease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方法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伍强
孙艳
杨铁城
袁丽萍
曾海鸥
机构
广东省
深圳市
第四
(
福田
)
人民医院
肾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28-3730,共3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编号:200903209)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及血管组织钙化染色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8例因动静脉内瘘失功行内瘘重建术,术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片及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桡动脉有无血管钙化。术中取桡动脉残端0.3~1.0cm行石蜡切片VonKossa钙化染色观察血管钙化情况,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血管钙化的敏感性。结果:38例患者桡动脉钙化染色检出血管钙化29例,占65.79%;术前CTA检查检出15例,占39.4%;X线摄片检出11例,占28.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8例,占21.1%。统计学分析钙化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术前三种影像学方法(P<0.01),三种影像学方法以CTA检出率较高,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X线摄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管钙化,单靠影像学方法检测可能低估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影像学方法中以CTA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
钙化
影像学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圳市社区健康促进模式的试点建设及效果评价
张丹霞
陈宇琦
庄俊汉
林德南
黄河清
辜鸣
郑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碘流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斑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冯晓荣
梁立华
陈耀强
吴菊芳
李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方法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
伍强
孙艳
杨铁城
袁丽萍
曾海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