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满 刘妮妮 +1 位作者 田萍 陈晓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979-1983,共5页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以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法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为空白组。将建模成功的3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9只,观察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予以白术七物颗粒生药量16.3 g/kg、65.2 g/kg灌胃,对照组予以2.0 g/kg枸橼酸莫沙必利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14 d,末次给药的同时各组均给予1 m L纳米碳混悬液。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排便情况,测定肠道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4(5-HT4)、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P物质(SP)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时间延长,排便粒数减少,粪便总重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第1次排黑便的时间缩短,排便粒数增加,粪便总重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木聚糖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低剂量、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升高,木聚糖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高剂量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增加,5-HT4、SP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表达量减少,5-HT4、SP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高剂量实验组结肠组织中VIP、NO、5-HT4、SP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七物颗粒可调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相关酶活性,改善胃肠功能,可能与调控结肠组织中5-HT4、VIP、NO、SP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白术七物颗粒 胃肠功能 肠道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