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远智 黄春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AC-1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5例脑梗死患者GMP-140和PAC-1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GM...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AC-1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5例脑梗死患者GMP-140和PAC-1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GMP-140、PAC-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并高血压组患者与单纯性脑梗死组患者相比,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增高;GMP-140、PAC-1与MPV、PDW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MP-140、PAC-1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能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和表达;GMP-140、PAC-1表达与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都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梁肇海 杨慧 +2 位作者 冯铁建 王峰 徐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39-2941,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患者200例及健康对照者197例IL-1...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患者200例及健康对照者197例IL-18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IL-18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18启动子区-607、-13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病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试验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文利 张蕊石 周向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联合试验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角膜刮片标本分别行Gram染色法、墨汁-KOH湿片法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120份真... 目的:探讨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联合试验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角膜刮片标本分别行Gram染色法、墨汁-KOH湿片法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120份真菌性角膜炎标本中113份培养出真菌,阳性率94.1%。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串联试验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但降低了诊断试验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和正确指数。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并联试验提高诊断试验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和正确指数,但降低了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联合试验是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Gram染色法 墨汁-KOH湿片法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XCL16、hs-CRP和YKL-40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春秀 刘远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410-44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L16(sCXCL1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并随访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方法:选取9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急...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L16(sCXCL1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并随访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方法:选取9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2例,另有造影检查正常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XCL16及YKL-40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CXCL16、hs-CRP和YKL-40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AP组中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sCXCL16、YKL-40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63、0.178,均P>0.05);sCXCL16水平和YKL-40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YKL-40、hs-CRP与30d内MACE关系最密切(OR=1.128,95%CI1.21~1.87;OR=2.62,95%CI1.76~4.47)。结论:血清sCXCLl6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YKL-40和hs-CRP水平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性质,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短期MAC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可溶性CXCL16 超敏C反应蛋白 YKL-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抗原的样品制备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向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贴壁培养细胞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应用EDTA、胰酶、细胞刮、联用EDTA及细胞刮制备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面HLA-DR及ICAM-1的表达和细胞数。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贴壁培养细胞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应用EDTA、胰酶、细胞刮、联用EDTA及细胞刮制备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面HLA-DR及ICAM-1的表达和细胞数。结果:单用EDTA或细胞刮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低,胰酶或联用EDTA及细胞刮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细胞产量高(F=263.63,P<0.001)。胰酶组细胞表面HLA-DR和ICAM-1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以HLA-DR抗原下降比例较多(HLA-DR:F=3.77,P=0.022;CD54:F=10.33,P<0.001)。EDTA组、细胞刮组、EDTA联合细胞刮组间HLA-DR和ICAM-1的荧光强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联合细胞刮法是贴壁培养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样品制备 细胞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