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区域社康中心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裴宇慧 郭东锋 赵云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利用有限资源,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需求,使社区健康服务效率最大化。方法将地缘相邻的三个社康中心整合为区域社康中心。设置扁平化组织架构,制定区域社康中心管理制度和职责(纵向行政管理),建立九项公共卫生服务责任人工作职责(横... 目的利用有限资源,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需求,使社区健康服务效率最大化。方法将地缘相邻的三个社康中心整合为区域社康中心。设置扁平化组织架构,制定区域社康中心管理制度和职责(纵向行政管理),建立九项公共卫生服务责任人工作职责(横向业务管理)。通过纵横交错管理提升区域社康中心整体管理水平及全科诊疗、公卫服务能力。使用现代网络及通讯手段,在运行模式上实行"五统一"。结果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技术资源共享;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全科诊疗数量明显提高,药品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满意度及年度评估三个社康中心的分值提高;扩大了员工工作空间与成长空间。结论区域社康中心的管理方法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区域社康中心 扁平化组织架构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使用意愿的多水平线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志杰 张雪姣 +9 位作者 陈宝欣 周雅 武卯富 孙志辉 于小岑 肖倩 郑晓芬 王家骥 陈文如 周志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432-3437,共6页
背景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但目前研究中忽略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而社区医护人员作为慢性病管理者,了解其对该管理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对构建“... 背景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但目前研究中忽略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而社区医护人员作为慢性病管理者,了解其对该管理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对构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社区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2—3月,以整合型技术接纳模型(UTAUT)为基础设计问卷,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深圳市福田区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61名医护人员,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社区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总体使用意愿得分为(4.03±0.88)分。不同年龄社区医护人员感知有效性(C6、C7)、使用意愿(C25)得分比较,不同学历社区医护人员感知有用性(C3、C5)、使用意愿(C25)得分比较,不同职称社区医护人员感知有效性(C7)、个人因素(C23)、使用意愿(C25、C26)得分比较,不同职务社区医护人员感知风险(C15)、个人因素(C22)得分比较,不同工作类别社区医护人员感知风险(C15、C16)、任务技术匹配度(C20、C21)得分比较,不同所学专业社区医护人员感知风险(C17)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法的认同感(B3)〔β=0.110,95%CI(-0.041,0.258)〕、感知有用性(C3)〔β=0.110,95%CI(0.026,1.930)〕、社会影响(C11、C13)〔β=0.165,95%CI(0.065,0.265);β=0.235,95%CI(0.094,0.403)〕、任务技术匹配度(C21)〔β=0.182,95%CI(0.084,0.277)〕和个人因素(C22)〔β=0.454,95%CI(0.258,0.507)〕等5个维度6个因素是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慢病管理的使用意愿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普遍愿意使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其中个人因素、社会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感知有用性、传统法的认同感均正向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对该模式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全科医生 护理人员 计算机通信网络 “互联网+” 慢性病 疾病管理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婵娇 陈宝欣 +5 位作者 黄志杰 沈欢瑜 欧伟麟 张冬莹 王家骥 周志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4-968,共5页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初级保健中以温情守护居民健康,然而受基层医疗建设不足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如何保证温情守护?目的了解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在初级保健中以温情守护居民健康,然而受基层医疗建设不足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如何保证温情守护?目的了解广东省首批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共36个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分层抽样法各层按1∶1∶1的比例从3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抽取调查对象。分别是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及其他社区卫生工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总体工作满意度以及21项满意度因子。分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收率为91.3%。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自我评价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是(3.8±0.7)分,217名(86.5%)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21项满意度因子的得分均值中,得分最高的是“同事关系”(4.1±0.5)分,得分最低的是“单位福利待遇”(2.8±1.1)分。不同年龄对与领导的关系的满意度、不同文化程度对工作量的满意度、不同职称对得到同事的帮助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人数及分配合理程度〔OR=2.118,95%CI(1.072,4.184)〕、个人能力提高情况〔OR=2.220,95%CI(1.181,4.173)〕、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OR=1.905,95%CI(1.023,3.546)〕、与领导的关系〔OR=4.640,95%CI(1.328,16.214)〕和同事关系〔OR=5.111,95%CI(1.330,19.644)〕是影响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人数及分配合理程度、个人能力提高情况、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与领导的关系和同事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裴宇慧 曾彩云 +5 位作者 石建新 卢玩弟 王丹 巩小瑞 秦川 赵云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40-4242,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并追踪管理的健康管理项目,为期10个月。...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并追踪管理的健康管理项目,为期10个月。对比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后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的8个因素〔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降压药品比、血压控制率、人均随访工作量及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高危因素、预防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目前血压、达到自身运动量、食盐摄入达标、能自我控制情绪)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药品比(7.24%与7.47%)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与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随访的人均工作量为34人次/月,较实施前的237人次/月降低;高血压控制率及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显示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积极影响。应进一步对家庭医生服务追踪研究,增加样本数量及延长观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家庭医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精神卫生进社区 被引量:22
5
作者 曾念彬 林中 陈颖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组织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41
6
作者 林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51-852,共2页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治疗 健康教育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3级督导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秀萍 霍敏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在3级督导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58例3级督导点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教育。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在规律服药、...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在3级督导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58例3级督导点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教育。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在规律服药、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按时检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在3级督导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使患者完成半年疗程服药后,能达到治愈;健康教育能使肺结核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对预防肺结核,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3级督导点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标分析与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慕清 姚克勤 +1 位作者 周勇 陈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本研究运用目标管理的理念与思想,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为指导,结合目前的形势、环境和任务,分析现阶段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目标、各专业服务项目分目标及核心工作内容,探索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标管理体系,以... 本研究运用目标管理的理念与思想,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为指导,结合目前的形势、环境和任务,分析现阶段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目标、各专业服务项目分目标及核心工作内容,探索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标管理体系,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动态血压监测下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黄志杰 王皓翔 +7 位作者 周志衡 陈宝欣 欧文森 吴文林 杨志鹏 张曼 钟永怡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343-2347,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动态血压监测下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市抽取41家社区服务中心的1 000例高血压患者。患者与社区全科医生签约,享受"一对一"... 目的探讨远程动态血压监测下综合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市抽取41家社区服务中心的1 000例高血压患者。患者与社区全科医生签约,享受"一对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具有长传功能的新型高血压远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由健康管理员、家庭医生、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患者干预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行为和B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954例高血压患者完成了18个月的随访。干预6个月后患者收缩压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逐渐升高(P<0.05)。干预18个月后患者缺乏运动的比例和BMI低于干预前,每次锻炼时间长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吸烟、饮酒的比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情况、吸烟情况、BMI是患者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远程动态血压监测下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年龄、合并症情况、吸烟情况、BMI是该模式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管理 远程动态监测 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男教师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脂肪肝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志杰 胡悒萍 +9 位作者 刘凤芹 王皓翔 周志衡 陈宝欣 欧文森 吴文林 杨志鹏 张曼 钟永怡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背景高校男教师良性前列腺增生(BHP)和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且两种疾病常伴随出现。目前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伴发病的原因尚未明确。目的了解高校男教师BHP合并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背景高校男教师良性前列腺增生(BHP)和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且两种疾病常伴随出现。目前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伴发病的原因尚未明确。目的了解高校男教师BHP合并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广州某高校校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136例男性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500例单纯BHP者为BHP组,311例BHP合并脂肪肝者为合并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BHP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校男教师BHP的患病率为38.0%(811/2136),其BHP合并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8.4%(311/811)。合并组BMI、尿蛋白、空腹血糖、尿比重、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舒张压水平较BHP组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OR=1.447(1.306,1.603),P<0.001]、空腹血糖[OR=1.694(1.365,2.103),P<0.001]、尿酸[OR=1.003(1.000,1.006),P<0.05]、三酰甘油[OR=1.590(1.186,2.132),P<0.05]是高校男教师患BHP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校男教师患BHP合并脂肪肝的保护因素[OR=0.389(0.162,0.931),P<0.05]。结论高校男教师BHP合并脂肪肝的患病率较单纯BHP患病率高,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校男教师患BHP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良性 脂肪肝 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琳 程晓玲 +4 位作者 曹晓焱 王小倩 孙志伟 张嘉杰 温伊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63-3364,共2页
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 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14周的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肢体畸形 超声筛查 诊断价值 早孕期 畸形患儿 家庭生活 胎儿畸形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