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宇佳 王小雷 +2 位作者 程毅坚 黄志勇 叶晓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23-2725,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117例病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全麻时间(23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117例病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全麻时间(235±52)min,术后苏醒时间(1.5±0.6)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5.1±2.2)h,ICU停留时间(10.4±7.3)h,本组死亡2例(1.7%),115例痊愈出院。结论: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麻醉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2
2
作者 翟宇佳 王小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 ,OPCABG )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 、AP、CVP ,行气管内插管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潘库溴铵麻醉...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 ,OPCABG )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 、AP、CVP ,行气管内插管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潘库溴铵麻醉诱导 ,芬太尼 +丙泊酚 +潘库溴铵 +异氟醚麻醉维持 ,维持足够麻醉深度 ,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 :芬太尼总用量 2 0~ 40 μg/kg ,麻醉时间 3 5~ 6h ,术后苏醒时间 (1 5± 0 6)h ,拔除气管导管时间 (3 1± 1 2 )h ,所有病例均无麻醉意外 ,无手术死亡。结论 :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控制心律 ,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 ,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 围手术期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静脉穿刺 心肌耗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用库血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附49例报告)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小雷 邓硕曾 +5 位作者 张东升 姚滨 翟宇佳 李再男 刘晓峰 王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围术期不输异体血及血液制品,避免因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方法: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7g/L、血细胞比容≥0.35、无肝炎病史或携带病毒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开始时,即在适宜的麻醉深度下...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围术期不输异体血及血液制品,避免因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方法: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7g/L、血细胞比容≥0.35、无肝炎病史或携带病毒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开始时,即在适宜的麻醉深度下,实施控制性降压,给硝酸甘油2~3μg/kg,术者认真止血,术中进行血液稀释,转机后即刻按15~18ml/kg采集自体血,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成人200万kIU,儿童100万kIU,转流后机器血全回输,每回输100ml机器血补给鱼精蛋白5mg,体重小于20kg者,转流后期加用人工肾超滤,将血液浓缩后回输。术野采用含有三磷酸腺苷80mg的温生理盐水100ml浸泡5分钟等措施。结果:49例围术期未输异体血液及血制品。术后当日血红蛋白≥112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10日血红蛋白≥118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24小时人均纵隔心包引流量为30~32ml/kg,引流液血红蛋白为15~25g/L。结论: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不失为一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既节省了费用又避免了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护 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焰斌 崔刚 +4 位作者 黄志勇 刘志红 郭建洲 张锐 杨建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P组)。P组于升主动脉完全开放前5min时,先松开主动脉钳夹30s,再夹闭3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完全松开主动脉钳夹。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心脏复跳时(T2)和升主动脉开放10min(T3)、30min(T4)、45min(T5)以及术终(T6)和术后12h(T7)、24h(T8)记录患者心电图的变化。于升主动脉开放后45min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Western blot和TUNEL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及细胞色素C(Cyto-C)、Caspase-9、Bcl-2、Bax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Bcl-2与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和凋亡指数(AI)。结果 C组T2~T8等时点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纤颤(室颤)的发生率分别为30%、55%、40%,P组为15%、30%、20%,有显著减少(P<0.05);C组T2~T8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3.72±1.09)及∑ST-T抬高或下移幅度(3.8±1.23、3.4±1.17、3.1±1.12、2.7±0.97、2.3±0.92、2.1±0.86、1.8±0.79),P组分别为(2.3±0.86)和(2.1±0.91、1.9±0.85、1.8±0.67、1.6±0.59、1.2±0.49、1.0±0.43、0.9±0.41),均显著减少(P<0.05)。P组心肌组织Bax、Cyto-C、Caspase-9表达低于C组(5.8±2.2 vs.8.6±3.1、0.23±0.03 vs.0.31±0.09、0.35±0.06 vs.0.43±0.10),AI降低(8.1±2.1 vs.11.2±3.2),而Bcl-2/Bax比率(1.2±0.5 vs.0.7±0.3)和p-Akt(0.36±0.10 vs.0.27±0.04)、Bcl-2(6.2±3.4 vs.3.1±1.2)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产生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心律失常 线粒体凋亡 体外循环(CPB)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11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蒋红英 陈绮霞 黄志勇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968-969,共2页
目的探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所致儿童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输液室静脉滴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所致儿童不良反应11例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 目的探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所致儿童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输液室静脉滴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所致儿童不良反应11例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以变态反应常见,与过敏体质和合并用药有关。结论临床医生要掌握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用药指征,过敏体质者慎用,尽量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中应用康斯特保护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晓青 黄小蝶 +2 位作者 张莉莉 王辉 翟宇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10-3212,共3页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应用康斯特心肌保护液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术中灌注5~8℃康斯特液30~40mL/kg。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体外循环期间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结果、停止体外循环后2h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应用康斯特心肌保护液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术中灌注5~8℃康斯特液30~40mL/kg。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体外循环期间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结果、停止体外循环后2h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术后当日心电图及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结果:开放升主动脉阻断后心脏自动复跳率48%(24/50)。转流中动脉血pH<7.35者16例,剩余碱低于-3mmol/L者43例,红细胞比积15%~28%(20.38±3.32)%。停止体外循环后2h39例(78%)应用多巴胺3~10&g/(kg·min),12例(24%)应用肾上腺素0.006~0.06&g/(kg·min)。术后当日心电图除1例术中因右冠状动脉急性栓塞再次搭桥患者示ST段弓背抬高外其余患者均正常。12例(24%)因左心室功能不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2.72±29.81)h,ICU滞留时间(93.86±58.36)h。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应用康斯特液,单次灌注方法简便,心肌保护效果好。使用时注意监测血气电解质,出现紊乱及时处理,避免大量回收晶体液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康斯特保护液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手术中连续脑氧饱和度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志勇 蒋红英 常勇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为减少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探讨术中采用连续监测脑氧饱和度 (rSO2 )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个月~ 3岁心脏病患儿 81例 ,分为紫绀组 (36例 )和非紫绀组 (45例 )。采用芬太尼 -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体外循环用非搏... 目的 :为减少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探讨术中采用连续监测脑氧饱和度 (rSO2 )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个月~ 3岁心脏病患儿 81例 ,分为紫绀组 (36例 )和非紫绀组 (45例 )。采用芬太尼 -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体外循环用非搏动平流灌注 ,流量 1 0 0~ 1 50mL/kg。用脑氧饱和度仪测量rSO2 ,分别于全麻诱导、主动脉插管、阻断升主动脉、阻断升主动脉后 1 5min、开放升主动脉、停机及手术结束等时点记录rSO2 、平均动脉压、鼻温及肛温等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时rSO2 平均值 46 33 % ,紫绀组rSO2 明显低于非紫绀组 ;降温阶段 ,rSO2 显著升高 ,而复温开始后rSO2 降低 ,开放升主动脉时达手术过程中最低值 (40 69% )。结论 :rSO2 能较准确反映此类手术中脑氧合状态。降温阶段rSO2 较高 ,不宜过度灌注 ;复温阶段特别是在开放升主动脉时 ,rSO2 较低 ,故应避免复温过快 ,并适时增加流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氧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叶晓青 黄小蝶 +2 位作者 张莉莉 李坚 翟宇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34-3636,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的体会。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我院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C时间15~474min,初始预充量330~500mL,ECC中输... 目的:总结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的体会。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我院婴幼儿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CAPIOX RX-05型婴儿膜肺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C时间15~474min,初始预充量330~500mL,ECC中输浓缩红细胞(275.16±180.40)mL,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12例,34/6例出现轻、中度血红蛋白尿,ECC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100mmHg。死亡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患儿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CAPIOX RX-05型膜肺预充量小、血流量大、氧合及排气效能高,可做负压静脉引流、内壁涂层减少血液破坏及系统性炎性反应,是婴幼儿ECC的上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CAPIOX RX-05型膜肺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204例分析
9
作者 黄小蝶 叶晓青 +1 位作者 毕叔同 王小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婴幼儿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