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案例研究:以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体系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晗艺 邢荷娟 +4 位作者 毛乡芸 郑诗群 田倩男 张怡 陈开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76-1680,共5页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模式面临挑战,亟须革新。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创新路径和模式,聚焦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展开案例研究,分析其构建逻辑、技术架构...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模式面临挑战,亟须革新。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创新路径和模式,聚焦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展开案例研究,分析其构建逻辑、技术架构、功能模块和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深圳市“智慧卫监”平台的实际应用,深入剖析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优势和潜力。借助“智慧卫监”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深圳市成功实现了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以及医疗机构的全程动态监管,为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综合监管 智慧卫监 信息技术 综合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中医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尹朝霞 孔憧宇 +5 位作者 邹先辉 李创 黄茵 冯阳 王云飞 公为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112-3117,3126,共7页
背景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鲜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诊疗疾病谱的研究。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就... 背景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鲜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诊疗疾病谱的研究。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就诊的中医诊疗疾病谱,以了解深圳市社康中心的中医药诊疗能力,为推动我国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5—6月,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信息平台“杭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业务系统”中提取2021-01-01至2021-06-30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在深圳市10个区社康中心门诊就诊且产生诊疗费用的记录,选取以中医诊疗为就诊目的、产生相匹配诊疗费用、第一诊断为《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诊断的诊疗记录纳入研究(n=385138)。基于TCD中的病名分类对疾病谱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科别类目、专科系统分类目、中医疾病名称。结果纳入的385138条诊疗记录中,男170077人次(44.16%),平均年龄(37.5±8.2)岁;女215061人次(55.84%),平均年龄(36.7±9.4)岁。疾病谱涵盖TCD所有7个科别类目,依次为:内科219445条(56.98%)、儿科79201条(20.56%)、耳鼻喉科47965条(12.45%)、妇科30620条(7.95%)、外科5797条(1.51%)、骨伤科1407条(0.37%)、眼科703条(0.18%)。除各科别类目中瘤病类、癌病类,眼科中眦病类、黑睛病类、瞳神病类、外伤眼病类外,疾病谱涵盖7个科别类目下的所有专科系统分类目。各科别类目下,数个疾病谱累计诊疗量占据该科别类目≥90.00%总诊疗量。疾病谱排名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08701条(54.19%)、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3369条(19.05%)、妇科系统疾病30620条(7.95%)、心脑血管系统疾病27539条(7.15%)、消化系统疾病19162条(4.98%)。<15岁和15~24岁患者以与呼吸道、消化道有关的疾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痹病、眩晕病、头痛病、不寐病、乏力等患者逐渐增多;45岁前以感冒病为首位疾病,45岁后以肌肉关节疼痛的痹病为首位疾病。结论深圳市社康中心的中医诊疗疾病谱较广,但病种集中、单一,以内科疾病为主,疾病谱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妇科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五大类系统疾病,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社康中心中医诊疗能力,以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诊疗 诊疗能力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疾病谱 家庭医生签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温馨 胡健 +2 位作者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公平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家庭医生签约儿童社区门诊疾病谱研究及其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朝霞 茅立东 +3 位作者 张宝双 黄茵 冯阳 王云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218-4224,共7页
背景我国目前存在儿科“看病难”困境,儿科诊疗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大势所趋,目前鲜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疗疾病谱的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儿科门诊疾病谱,了解社康中心儿科诊疗现状... 背景我国目前存在儿科“看病难”困境,儿科诊疗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大势所趋,目前鲜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疗疾病谱的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儿科门诊疾病谱,了解社康中心儿科诊疗现状;并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中儿科轮转掌握疾病谱(儿科培训细则)为依据,探讨培训内容和实际诊疗之间的差距。方法选取2021年4月—9月深圳市10个区签约家庭医生且在社康中心有门诊收费诊疗记录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婴儿(<1岁)、幼儿(1~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小学儿童(7~12岁)、初高中儿童(13~18岁),分析实际诊疗疾病谱和诊疗行为;同时与儿科培训细则匹配,分析儿科培训细则中要求掌握内容在实际诊疗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共入选961605人次就诊患儿,学龄前儿童较多,占比为38.22%(367486/961605);小学儿童占比27.57%(265151/961605)、幼儿占比21.90%(210621/961605)、初高中儿童占比8.49%(81594/961605),婴儿占比3.82%(36753/961605)。疾病谱和诊疗行为前五位依次为:呼吸道疾病、补钙和维生素、儿童体检和保健、创伤和术后换药、皮肤疾病,累计占总诊疗量的67.92%。年龄越小,诊疗行为越集中,婴儿以儿童体检和保健(27.60%,10142/36753)、补钙和维生素(25.48%,9364/36753)为主;婴儿累计≥80%诊疗量的疾病谱和诊疗行为为5种,初高中儿童累计≥80%诊疗量的疾病谱和诊疗行为为13种;除婴儿外,其他年龄段患儿以呼吸道疾病为就诊首位,不同年龄段创伤和术后换药诊疗量构成比以初高中患儿较高。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脊髓灰质炎、婴儿手足搐搦症、病毒性心肌炎外,社康中心儿科诊疗涵盖儿科培训细则要求掌握的疾病谱,其中呼吸道疾病333172人次(34.65%),儿童体检和保健70703人次(7.35%),急性传染病20893人次(2.17%),小儿腹泻13622人次(1.42%),小儿腹痛12526人次(1.30%),而小儿贫血、小儿白血病、VitD缺乏症、小儿糖尿病、营养不良、新生儿黄疸、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小儿癫痫、单纯性肥胖症、小儿惊厥诊疗量占比均<1.00%,且小儿贫血、小儿白血病、新生儿黄疸、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小儿癫痫、单纯性肥胖症诊疗行为多以转诊和开具化验单为主。结论即使深圳市社康中心提供大量儿科诊疗服务,但仍对年龄偏小患儿诊疗量不足;儿科培训细则集中在内科疾病,培训内容与实际诊疗存在差距;儿科细则中一些疾病谱专科化过强,在实际诊疗中数量明显不足,且诊疗行为多以转诊和开具化验单为主。因此,全科规培中儿科培训不仅涉及内科疾病,而是应该视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拓展培训内容,加大门诊带教力度,加强对小龄患儿诊疗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疾病谱 家庭医生签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可欣 杜芳 张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12-2519,2526,共9页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老年慢性病共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关注人群。目前,从增“量”角度分析家庭医生签约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从提“质”角度入手,对签约后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医生...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老年慢性病共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关注人群。目前,从增“量”角度分析家庭医生签约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从提“质”角度入手,对签约后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成效进行研究。目的 探索广东省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和有用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基层老年慢性病共病管理服务提供改进依据。方法 于2022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湛江市、梅州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和有用性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636份,有效回收率99.69%(636/63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评价为比较满意/非常满意624人,占比98.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用性评价为略有帮助/帮助很大625人,占比9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为一般的患者为参照,患高脂血症(OR=15.203)、患病时间<3年(OR=48 703 577.681)、患4种慢性病(OR=135.131)以及自理能力为重度依赖(OR=668 738.913)的患者相对于完全自理的患者易做出比较满意的评价,个人年均收入为≤3万元(OR<0.001)、>3万~5万元(OR<0.001)、>5万~10万元(OR<0.001)的患者相对于收入>10万~20万元的患者更不容易做出比较满意的评价(P<0.05);65~69岁的患者(OR=12.573)相对于≥70岁的患者,以及患4种慢性病(OR=135.131)相对于患5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易做出非常满意的评价,而对于个人年平均收入为≤3万元(OR<0.001)、>3万元~5万元(OR<0.001)和对病情了解一些(OR=0.013)或比较了解(OR=0.035)的患者相对不容易做出非常满意的评价(P<0.05)。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用性评价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帮助不大为参照,65~69岁的患者(OR=28.710)相对≥70岁的患者易做出略有帮助的评价,有工作的患者(OR=0.091)相对无业的患者不易做出略有帮助的评价(P<0.05);65~69岁的患者(OR=56.795)相对≥70岁的患者易做出帮助很大的评价,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OR=0.023)相对未患病的患者不易做出帮助很大的评价(P<0.05)。结论 广东省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和有用性评价总体水平较高,均在95%以上,该评价受多方因素共同影响,包括患慢性病种类、年收入、对病情了解情况、自理能力。未来应继续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优化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最终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城乡差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依 郭芮绮 +2 位作者 闵淑慧 成晓芬 李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00-2808,共9页
背景 临终医疗费用是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关于中国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分析中国城乡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差异成因的研究。目的 探讨中国高龄老年人(≥80岁)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城乡高龄老... 背景 临终医疗费用是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关于中国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分析中国城乡老年人临终医疗费用差异成因的研究。目的 探讨中国高龄老年人(≥80岁)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城乡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临终前一年医疗支出相关数据及其他重要信息完整的、于2014—2018年死亡的1 399例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分析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城乡高龄老年人在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1 399例高龄老年人中位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为3 500.00(9 000.00)元[对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取对数后的平均值为(8.09±1.73)元]。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受到居住地区、死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安排、失能情况、有无参加养老保险、死亡地点、医疗服务是否可及、是否卧床、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影响(P<0.0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城市高龄老年人的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比农村高龄老年人高42.6%。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显示,在城乡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差异中,可解释部分和不可解释部分分别为32.86%和67.14%;其中可解释部分差异的18.70%是由养老保险参保情况不同造成的,30.18%是由死亡地点不同造成的,40.42%是由家庭年人均收入不同造成的。结论 中国高龄老年人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建议通过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等措施减少高龄老年人临终医疗支出,并提升临终高龄老年人的生存和死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医疗支出 高龄老年人 城乡差异 影响因素分析 OAXACA-BLINDER分解 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