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磊 张道珍 +1 位作者 马星钢 姚翠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34-4036,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案。方法:60例择期全麻的婴幼儿按入室顺序分为对照组(C组)和芬太尼1、2μg/kg组(F_1、F_2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毕前10min静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芬太尼。观察各组的手术、拔管及出... 目的:探讨婴幼儿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案。方法:60例择期全麻的婴幼儿按入室顺序分为对照组(C组)和芬太尼1、2μg/kg组(F_1、F_2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毕前10min静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芬太尼。观察各组的手术、拔管及出室时间。在术毕前10 min(T_1)、术毕停药(T_2)、拔管(T_3)、拔管后10 min(T_4)、回病房(T_5)、回病房后10 min(T_6)记录各组在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结果:F_2组拔管和出室时间较C组和F_1组延长(P<0.05)。T_3~T_6时,C组RS评分高于F_1和F_2组(P<0.05),T_3~T_4时,F_1组高于F_2组(P<0.05)。T_3~T_6时,C组RSS评分低于F_1和F_2组(P<0.05),T_4~T_6时,F_1组低于F_2组(P<0.05)。与T_1时比,C组HR在T_3~T_6时增快(P<0.05),F_1组在T_6时增快(P<0.05)。与T_1时比,C组MAP在T_3~T_6升高(P<0.05)。F_2组SpO_2在T_3~T_4时下降(P<0.05)。结论:芬太尼1μg/kg术毕前10 min静注能预防婴幼儿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并且安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烦躁 芬太尼 雷米芬太尼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芳 马星钢 +1 位作者 孟保英 赵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3-797,共5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岁以内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n=30)。预处理组患儿在全身麻醉诱导完...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岁以内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n=30)。预处理组患儿在全身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开始持续吸入1.0最小肺内浓度(MAC)七氟烷,直至CPB开始;对照组患儿不吸入七氟烷。记录2组患儿的呼吸机支持时间,比较2组患儿在主动脉阻断前(T0)、主动脉开放30min(T1)、CPB结束后2h(T2)和CPB结束后6h(T3)4个时间点气道平台压(Pplate)、肺顺应性(CL)、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及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预处理组患儿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0时间点比较,2组患儿在T1、T2和T3时间点CL和OI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plate、A-aDO2、RI、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T1、T2和T3时间点预处理组患儿CL和OI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Pplate、A-aDO2、RI、肺隔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在婴幼儿CPB手术中应用七氟烷预处理可以减少白细胞的黏附,保护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婴幼儿 体外循环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纳乳膏在婴幼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芳 张道珍 刘子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恩纳乳膏 婴幼儿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下血管瘤患儿致紧急气管切开一例
4
作者 孟利刚 陈芳 +1 位作者 张道珍 马星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9-719,共1页
患儿,女,3月,7k,于2011年3月29号上午因吸气性喉呜半月,加重两天人院,术前电子喉镜示声门下肿物,表面光滑,色红,约占气管腔4/5,诊断为声门下血管瘤,吸气性呼吸困难(11度)。查体:体温36.5℃,RR30次/分,HR125次/分,B... 患儿,女,3月,7k,于2011年3月29号上午因吸气性喉呜半月,加重两天人院,术前电子喉镜示声门下肿物,表面光滑,色红,约占气管腔4/5,诊断为声门下血管瘤,吸气性呼吸困难(11度)。查体:体温36.5℃,RR30次/分,HR125次/分,BP80/65mmHg,神志清醒,表情痛苦,急性面容,前囟饱满,口唇无发绀,无上感症状,安静时可见胸骨上窝处稍凹陷,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一致,可闻及哮鸣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血管瘤 紧急气管切开 患儿 吸气性呼吸困难 电子喉镜 表面光滑 胸骨上窝 肺呼吸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