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导管相关性感染中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跃平 王明明 +3 位作者 王红梅 肖伟伟 蔡德丰 马东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评估儿科患者植入性导管中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方法:选择本院患儿各类导管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137株,用刚果红平板和半定量黏附实验筛选出生物膜菌株,PCR检测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ica A的表达。结果... 目的:评估儿科患者植入性导管中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方法:选择本院患儿各类导管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137株,用刚果红平板和半定量黏附实验筛选出生物膜菌株,PCR检测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ica A的表达。结果:137株临床分离的表葡菌,刚果红实验阳性29株、半定量黏附实验阳性26株;刚果红实验和半定量黏附实验任一项或两项同时阳性的35株表葡菌中ica A基因阳性24株。结论:我院儿科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分离的表葡菌具有一定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须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儿科 导管相关性感染 ic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L TOP血凝仪在儿科实验室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吴跃平 肖丽霞 +2 位作者 杨庆斌 蔡德丰 马东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5-969,共5页
目的:评价ACLTOP血凝仪在儿科实验室的性能及应用。方法:参照CLSI的要求,评价ACLTOP血凝仪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抗生物干扰能力、样本携带污染率;建立ACLTOP血凝仪在本地区儿童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 目的:评价ACLTOP血凝仪在儿科实验室的性能及应用。方法:参照CLSI的要求,评价ACLTOP血凝仪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抗生物干扰能力、样本携带污染率;建立ACLTOP血凝仪在本地区儿童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rI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参考区间。结果:凝固法及免疫比浊法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均符合厂家规定的要求:正确度实验PT、APTT、FIB的偏倚均未超出二分之一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FIB线性测定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21X-0.122,R2为0.9982,符合厂家要求(r≥0.975);胆红素20mg/dL、甘油三脂900mg/dL、血红蛋白5g/L时,对胛、APTT、TT和FIB测定的影响度均小于二分之一CLL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样本携带污染率最高为1-81%,符合厂家性能要求;本地区儿童生物参考区间:PT(9.1—13.1S)、APTT(24.9~42.1s)、TT(12.6~21.1s)、FIB(1.924~4.011g/L)。结论:ACLTOP血凝仪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和较低的样本携带污染率,并具较强的抗生物干扰能力,适合本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仪 生物参考区间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8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2
3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0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大陆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大陆1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判断标准。结果共对62212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42.2%和57.8%。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肺炎链球菌(12.9%)、大肠埃希菌(12.4%)、流感嗜血杆菌(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0.3%)和卡他莫拉菌(7.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新生儿最主要的致病菌(17.0%)。57.0%的标本来源于呼吸道,其中下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上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化脓性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CRE)的比例为8.7%,其中新生儿组CRE检出率远高于非新生儿组(16.8%vs 7.2%)。CRE总体耐药率较高,对Ⅰ~Ⅳ类头孢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均>85%。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比例为63.2%,非新生儿组中检出率(69.7%)高于新生儿组(35.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为27.2%,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2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为34.9%和77.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0.1%,非脑脊液来源的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比例为21.3%。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为61.1%。结论呼吸道感染占儿童细菌性感染的首位。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新生儿组CRE比例高于非新生儿组,CR-ab比例低于非新生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检测组 2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9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51
4
作者 付盼 何磊燕 +21 位作者 王传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代表中国监测儿童细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代表中国监测儿童细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情况,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9年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观察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76287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1.0%和59.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5%)、肺炎链球菌(11.5%)、流感嗜血杆菌(11.5%)、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和肺炎克雷伯菌(6.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新生儿人群最主要分离菌,非新生儿人群最主要分离菌是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童中较为普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8.7%、23.2%和54.0%,其中CRE在新生儿人群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人群(11.7%vs 7.6%),CR⁃PA和CR⁃AB在新生儿人群的比例低于非新生儿人群(19.2%vs 23.3%,30.4%vs 57.7%);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5.0%和76.4%。呼吸道是CRE、CR⁃PA、CR⁃AB和MRSA的最主要标本来源。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其中CR⁃AB对临床监测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为63.9%。结论MDROs在儿童患者分离菌株中较为普遍,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遏制儿童细菌耐药发生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7
5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金兰 李德发 +1 位作者 曹科 付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35-1937,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致脓毒症模型,药物干预组术后即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6mg/kg)。于术后8、16、2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致脓毒症模型,药物干预组术后即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6mg/kg)。于术后8、16、24h测定各组大鼠脑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及AT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术后8hSDH、CCO活性及AT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术后8hSDH活性和AT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CCO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6h和24h,药物干预组SDH、CCO活性及ATP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在脓毒症早期,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可以改善脑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对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氢化可的松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