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性溃疡患者家庭自我护理的指导
1
作者 林真珠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家庭自我护理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患者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后腺瘤复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红 宋晓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32-2436,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降糖方案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患者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后腺瘤复发的风险,为临床筛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于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降糖方案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患者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后腺瘤复发的风险,为临床筛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于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的患者273例,根据降糖药物治疗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未使用药物组(50例)、磺脲类药物组(94例)、噻唑类药物组(52例)、二甲双胍组(45例)和胰岛素组(32例)。回顾患者的随访资料,随访时间约为5年,未满5年者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记录血糖控制情况、降糖药物使用情况、阿司匹林服用状况、他汀类药物服用状况等。结果 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未使用药物组、磺脲类药物组、噻唑类药物组、胰岛素组腺瘤复发率均高于二甲双胍组(χ~2=15.14、18.34、46.83、34.29,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R=2.96,95%CI(1.40,6.24)]、糖尿病持续时间≥48个月[HR=2.84,95%CI(1.03,7.81)]、血糖控制差(血糖水平>6.1 mmol/L)[HR=4.97,95%CI(1.74,14.22)]、最大腺瘤内超过20%为绒毛状腺瘤[HR=5.73,95%CI(1.86,17.61)]、服用磺脲类药物[HR=3.19,95%CI(1.42,7.14)]、使用胰岛素[HR=3.48,95%CI(1.70,7.13)]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服用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保护因素[HR=0.25,95%CI(0.09,0.73),P<0.05]。结论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腺瘤患者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后腺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后续的降糖治疗中,可能需选择腺瘤复发风险较小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降糖药物 结直肠肿瘤 复发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48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亚 李雄根 +1 位作者 陈华蓉 黄庆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76-2277,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48例住院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病人中,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增高、蛋白尿(-)~(+)、镜下血尿(+)~(++...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48例住院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病人中,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增高、蛋白尿(-)~(+)、镜下血尿(+)~(++)、白细胞尿(-)~(+)。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肾脏损害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长春 彭贺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34-735,共2页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对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92例患者分为两组,46例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者为治疗组,46例用法莫替丁治疗者为对照组,其它辅助治疗完全相同,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对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92例患者分为两组,46例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者为治疗组,46例用法莫替丁治疗者为对照组,其它辅助治疗完全相同,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1.7%,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是91.3%。结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黏膜病变 蒙脱石散剂 临床对比研究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治疗组 对照组 奥曲肽对 胃镜检查 法莫替丁 辅助治疗 治疗者 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罗桂金 雷平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本院诊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所有纳入对象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本院诊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接受治疗方式不同,所有纳入对象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症相关指标、病情相关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B、GLB、A/G值高于对照组,α2-M、TB、APO-A1、GG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A、LN、CIV、PⅢNP、PL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PCT、WBC、SIL-2R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FT3、ADP值高于对照组,NO、EGF、ADM、I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可以优化肝功能并抑制病情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