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及保护方法 被引量:69
1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4,共8页
分析我国各地法院判决的涉体育赛事节目侵权案件,可以发现案件当事人、法官对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及保护方法方面存在着不同观点。成文法的滞后性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性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导致观点分歧的根本原因。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 分析我国各地法院判决的涉体育赛事节目侵权案件,可以发现案件当事人、法官对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及保护方法方面存在着不同观点。成文法的滞后性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性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导致观点分歧的根本原因。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快速增长点和盗播网络直播节目行为的频发所带来的危害,要求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体育赛事节目的权利人控制网络直播行为的专有权利。由于立法具有缓慢性,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或指导案例的方式,将具有独创性的体育赛事节目认定为视听作品,或者扩张录像制作者权的保护范围,从而使体育赛事节目权利人有权控制网络实时转播行为。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或指导案例之前,各地法院可按照著作权法解释的规则,妥当裁判涉体育赛事节目侵权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节目 著作权 作品 制品 转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条款:保密抑或公开——华为诉IDC标准必要专利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32,共7页
以分析华为诉IDC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为切入点,发现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标准必要专利实施者之间约定的"关于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率保密条款"的有效性存在问题,通过研究FRAND原则、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成本与收益的效率原则,以... 以分析华为诉IDC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为切入点,发现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标准必要专利实施者之间约定的"关于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率保密条款"的有效性存在问题,通过研究FRAND原则、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成本与收益的效率原则,以及实务中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权的成因等方面,论证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率作为重要交易信息,应使其处于公开透明状态,而不应被约定为商业秘密处于保密状态,这是防止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权、治理"专利流氓"和实现FRAND原则的必然要求。可通过事先预防和事后救济措施,来保障或敦促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率处于公开透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必要专利 FRAND原则 使用费 保密 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手机翻新行为”的商标法定性——iPhone苹果商标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7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起旧手机翻新案的评析,论证了旧手机翻新使注册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遭到破坏,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翻新手机与新手机之来源产生混淆,该行为能够被商标直接混淆侵权所涵盖,侵权人无权援引商标权用尽原则来抗辩其不...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起旧手机翻新案的评析,论证了旧手机翻新使注册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遭到破坏,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翻新手机与新手机之来源产生混淆,该行为能够被商标直接混淆侵权所涵盖,侵权人无权援引商标权用尽原则来抗辩其不侵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翻新 权利用尽 质量保证 混淆 商标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囤积商标牟利的司法规制——优衣库商标侵权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6
4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40,共8页
通过介绍我国各地法院所判决的优衣库商标侵权纠纷案,发现人们对囤积商标牟利行为的规制还存在着不同观点。在分析囤积商标牟利内涵的基础上,论证构成囤积商标牟利行为需满足三个条件。囤积商标牟利行为与商标法保护商标权的本质相悖,... 通过介绍我国各地法院所判决的优衣库商标侵权纠纷案,发现人们对囤积商标牟利行为的规制还存在着不同观点。在分析囤积商标牟利内涵的基础上,论证构成囤积商标牟利行为需满足三个条件。囤积商标牟利行为与商标法保护商标权的本质相悖,导致我国的注册商标制度被严重异化,危害性极大,应依法予以规制。我国商标法对囤积商标牟利行为的规制存在着漏洞,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弥补法律漏洞的功能,故应依据我国《商标法》第7条第1款所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来规制囤积商标牟利行为,直接驳回该行为人提起的商标维权的诉讼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抢注 囤积商标 不正当利益 诚实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司法保护有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44,共8页
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中最难审的一类案件,有许多基础性的问题有待研究清楚。以法院生效判决为研究素材,通过分析指出,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布图设计才受到专有权的保护,法院判决在布图设计内容的确定、独创性的认... 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中最难审的一类案件,有许多基础性的问题有待研究清楚。以法院生效判决为研究素材,通过分析指出,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布图设计才受到专有权的保护,法院判决在布图设计内容的确定、独创性的认定、布图设计侵权对比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判断标准与方法。根据布图设计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原理,提出并论证解决上述争议问题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图设计内容 登记 独创性 举证 相同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及考量因素--“满汉楼”与“湘巴佬”两件商标案之矛盾判决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1,83,共7页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两起案情相同但判决结果相反的商标侵权纠纷案的评析,论证了我国商标法及司法解释未将"混淆可能性"作为判定商标侵权标准的缺陷,以及该缺陷给司法实践所带来的困惑与裁判结果的不统一,建议我国应利用商标法...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两起案情相同但判决结果相反的商标侵权纠纷案的评析,论证了我国商标法及司法解释未将"混淆可能性"作为判定商标侵权标准的缺陷,以及该缺陷给司法实践所带来的困惑与裁判结果的不统一,建议我国应利用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契机,明确将"混淆可能性"确立为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以有利于法官正确裁判商标侵权纠纷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判定标准 混淆 考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驰名商标跨类别保护应受到限制--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起注册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案例的评析,论证了无论驰名商标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其他主体,还是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请求,均应受到欲跨类别商...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起注册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案例的评析,论证了无论驰名商标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其他主体,还是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请求,均应受到欲跨类别商品(或服务)上已经注册商标的限制。驰名商标因需认定原则,亦决定了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时,商标权人依据注册商标同类禁止混淆规则即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需进行驰名商标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跨类保护 混淆 淡化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先使用商标不侵权抗辩是否成立的思考--从两则案例出发 被引量:2
8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3,共7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则在先使用商标是否侵权案件之不同裁判观点的介绍,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了国际社会解决在先使用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关系的法定规则,阐释了使用取得和混合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制度。我...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则在先使用商标是否侵权案件之不同裁判观点的介绍,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了国际社会解决在先使用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关系的法定规则,阐释了使用取得和混合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已经建立的过渡期服务商标在先使用保护制度、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和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妥当规制我国的在先使用商标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先使用 注册商标侵权 善意 继续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正确思路——米其林商标侵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5,共6页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一起特殊商标侵权纠纷案的评析,论证了判定商标侵权的检索思路,即先依据判定一般商标侵权的混淆标准,考量被控方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涉及驰名商标的跨类别保护时,还可能采用反淡化标准来判断被控方构成商标侵权与...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一起特殊商标侵权纠纷案的评析,论证了判定商标侵权的检索思路,即先依据判定一般商标侵权的混淆标准,考量被控方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涉及驰名商标的跨类别保护时,还可能采用反淡化标准来判断被控方构成商标侵权与否;当商品跨越国边境而构成商标平行进口时,应依据国家的商标法律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来判定被控方的行为是否合法。除上述判定商标侵权的标准外,如商标立法未规定某行为构成违法行为,则不能认定该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判定标准 混淆 反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出庭及衍生问题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俊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7-150,共4页
证人是否必须出庭,各国法律规定尽管不一,但其基本精神都是证人应该出庭。在刑事审判实务中,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做法有诸多差异。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问题的规定尚有诸多歧义之处,而在中国的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则是常... 证人是否必须出庭,各国法律规定尽管不一,但其基本精神都是证人应该出庭。在刑事审判实务中,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做法有诸多差异。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问题的规定尚有诸多歧义之处,而在中国的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则是常态。文章分析了证人出庭与否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传统及法制背景的差异,并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提出了对证人出庭及相关规则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人出庭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