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插入序列的多样性及其与功能基因的共现
1
作者 钟文婧 苏建强 +1 位作者 李虎 周艳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14-2322,共9页
基于ISfinder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对5812种插入序列(IS)的多样性及其与功能基因的共现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IS家族(IS family)在宿主中的分布以及与功能基因的共现特征存在差异.DDE转座酶类型IS占据主导地位,IS5和IS3家族... 基于ISfinder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对5812种插入序列(IS)的多样性及其与功能基因的共现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IS家族(IS family)在宿主中的分布以及与功能基因的共现特征存在差异.DDE转座酶类型IS占据主导地位,IS5和IS3家族涵盖的IS种类最多,而ISH6最少.IS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多个IS家族具有宿主特异性,仅发现于细菌或古菌.进一步分析发现IS与多种功能基因(如抗生素抗性、重金属抗性、应激抗性等)共现,显示出它们在环境适应和微生物抗性基因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部分IS具有与多种功能基因共现的特性,展现了更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而另一些IS的共现基因则功能相对专一.实验验证IS在基因传播和宿主适应中的机制是未来研究重点.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微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选择压力,还能为抗生素抗性、病原体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为发展新的防控策略和生物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序列 ISfinder数据库 多样性 功能基因 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病毒在海洋微生物群落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升康 李传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海洋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一类生物体,其总数高达4×10^30个,是细菌丰度的5~20倍,其中绝大部分病毒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细菌病毒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群落 细菌丰度 生物体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生物学思想在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剑青 叶绍潘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杜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1-586,共6页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遗传因子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保护遗传学是遗传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高等院校缺乏专门开设保护遗传学课程,当前的《遗传学》课本中也没有...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遗传因子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保护遗传学是遗传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高等院校缺乏专门开设保护遗传学课程,当前的《遗传学》课本中也没有直接体现生物保护的内容。本文作者在《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渗透保护生物学思想,以案例的形式,结合相关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将保护生物学(尤其是保护遗传学)思想和知识渗透到《遗传学》课堂教学和讨论环节中。由此,提升本科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实现“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学科交叉思维”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为培养既掌握扎实基础遗传学知识又具备生态文明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学科交叉 保护遗传学 本科教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海洋细菌淀粉酶的表达和分析
4
作者 林伯坤 宋燕 +3 位作者 陆国永 赵敏 钟名其 胡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旨在验证海洋新种细菌ZC1中可能存在的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对菌株ZC1中的淀粉酶编码基因amy440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原核表达,并用活性电泳法验证重组蛋白的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结果显示,基因amy440的重组蛋白在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 旨在验证海洋新种细菌ZC1中可能存在的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对菌株ZC1中的淀粉酶编码基因amy440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原核表达,并用活性电泳法验证重组蛋白的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结果显示,基因amy440的重组蛋白在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电泳上均出现活性显色条带。菌株ZC1中基因amy440的编码蛋白是一种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酶 淀粉酶 多功能酶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紫菜Hsp70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5
作者 曾俊 陈伟洲 +1 位作者 陈泽攀 刘浩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9,共9页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广东紫菜叶状体分别在不同温度(22℃、27℃和31℃)条件下处理0、1/6、1/2、1、6、12、24和36h后PgHsp70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PgHsp70基因序列长2004bp,包含一个1866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62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7.7kDa,理论等电点为4.87。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分析表明,温度对PgHsp70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gHsp70基因在不同温度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于1 h表达量到达最高水平,其中,在31℃ 1h表达量最高,为未经高温处理组的11倍,说明PgHsp70基因在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紫菜 高温胁迫 HSP70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净水栅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裴鹏兵 吴洁琼 +1 位作者 梁宏豪 杜虹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8,共8页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采集传统养殖池塘和添加生物净水栅养殖池塘凡纳滨对虾肠道样品,比较分析两个池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肠道测得的可操作...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采集传统养殖池塘和添加生物净水栅养殖池塘凡纳滨对虾肠道样品,比较分析两个池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肠道测得的可操作分类单元分别为239和296。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虾肠道样品菌群的物种丰度和优势菌种存在一定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样品细菌Shannon指数分别为2.04、1.80,前者细菌Shannon指数高于后者13.33%(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虾肠道样品所鉴定出的细菌门类组成基本相似,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前三大优势细菌门类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分别占试验组细菌总数和对照组细菌总数的97.56%和98.54%。在优势菌群方面,试验组对虾肠道的优势群为弧菌属、希瓦氏菌属、Cloacibacterium、黄质菌属、红杆菌属,分别占细菌总数的70.83%、18.29%、1.97%、1.38%和1.06%,对照组对虾肠道的优势群为弧菌属和希瓦氏菌属,分别占细菌总数的58.51%和37.67%。本研究分析了两种养殖池塘下对虾肠道菌群结构,试验组对虾菌群丰富度高于对照组,其多样性也高于对照组,这有助于生物净水栅更好地应用于池塘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肠道菌群结构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清洋 林锋 +4 位作者 石西 张建生 邱丽华 范嗣刚 马洪雨 《科学养鱼》 2020年第7期62-63,共2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肉食性、广盐性和广温性海洋经济甲壳动物,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产业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产量已超过15万吨。然而,随着养殖...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肉食性、广盐性和广温性海洋经济甲壳动物,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产业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产量已超过15万吨。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存活率却始终较低(5%左右),从而导致养殖产量难以提升,这已成为制约青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高效养殖技术 养殖产业 拟穴青蟹 养殖面积 广盐性 养殖产量 广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室内水泥池高效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洪雨 吴清洋 +4 位作者 林锋 张建生 石西 邱丽华 范嗣刚 《科学养鱼》 2021年第2期65-66,共2页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档海产品。我国是青蟹的重要产区,自江苏沿海向南的东南沿海均是其自然分布区,同时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域。我国具有120多年的青蟹...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档海产品。我国是青蟹的重要产区,自江苏沿海向南的东南沿海均是其自然分布区,同时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域。我国具有120多年的青蟹养殖历史,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青蟹人工暂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布区 东南沿海 节肢动物门 江苏沿海 人工育苗技术 拟穴青蟹 人工养殖 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洪雨 吴清洋 +3 位作者 石西 张建生 陆建学 夏连军 《科学养鱼》 2019年第2期12-13,共2页
近年来,青蟹养殖业在我国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然而,与中华绒螯蟹人工苗占95%和梭子蟹人工苗占70%的养殖现状相比,青蟹养殖所用的苗种几乎全部来源于海区中的天然苗。由于天... 近年来,青蟹养殖业在我国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养殖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然而,与中华绒螯蟹人工苗占95%和梭子蟹人工苗占70%的养殖现状相比,青蟹养殖所用的苗种几乎全部来源于海区中的天然苗。由于天然苗具有数量和质量不稳定,且易携带病菌等诸多不利因素,因而严重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因此,开展青蟹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是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育苗 幼体孵化 池塘育苗 育苗池 抱卵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蟹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洪雨 谭华强 +8 位作者 方少彬 黄智 沈卓辉 沈卓坤 张建生 张健彬 林锋 吴清洋 Mhd Ikhwanuddin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2期61-63,共3页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口及以南沿海海域,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素有"海中人参"...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口及以南沿海海域,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素有"海中人参"之美誉,在国内外市场中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青蟹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养殖历史,在市场价值驱动下,渔民的养殖热情非常高涨,养殖规模居高不下。据《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记录,我国的青蟹养殖面积接近35万亩,年养殖产量超过15万吨,而广东省的养殖产量占全国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驱动 海洋渔业资源 海水养殖 沿海海域 循环水养殖 拟穴青蟹 养殖面积 甲壳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林清 王亚骏 +4 位作者 王迪文 郑怀平 刘合露 孙泽伟 陈兴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为了查明这两种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组成因素,分别对179只太平洋牡蛎和140只葡萄牙牡蛎1龄贝的形态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为了查明这两种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组成因素,分别对179只太平洋牡蛎和140只葡萄牙牡蛎1龄贝的形态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4个性状进行了测量,并应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形态性状都能够显著地影响活体重,其中壳高的作用是最大的,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分别为19.5%和23.89%。形态性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间接决定作用差异较大,其中太平洋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较大,均达到10%以上,而葡萄牙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却非常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宽、壳高估计这两种牡蛎活体重(Y1,太平洋牡蛎)和(Y2,葡萄牙牡蛎)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456 5+1.389 7x1+2.089 0x2+0.777 8x3(R2=0.767 9),Y2=-42.373 9+0.532 8x1+1.289 5x2+0.5 177x3(R2=0.490 9)。本研究结果可为这两种牡蛎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高,但对太平洋牡蛎还应该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养殖群体 数量性状 相关性 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缘青蟹混合感染症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感染治疗 被引量:18
12
作者 夏小安 吴清洋 +3 位作者 李远友 王树启 游翠红 林尤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10,共8页
从汕头市牛田洋水产养殖区的患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中分离纯化到2株优势细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颜色呈黄色的命名为HY,呈绿色的命名为HG,两者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人工感染此两株细菌的健康青蟹均产生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和组... 从汕头市牛田洋水产养殖区的患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中分离纯化到2株优势细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颜色呈黄色的命名为HY,呈绿色的命名为HG,两者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人工感染此两株细菌的健康青蟹均产生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并导致死亡,说明它们都是青蟹的病原菌。以这两种细菌的DNA为模板,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分别获得HY的1509bp和HG的1532bp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合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HY和HG分别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这是首次报道嗜水气单胞菌为青蟹的病原菌。两种病原菌均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链霉素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甲砜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钠不敏感。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浸泡感染或注射感染青蟹,发病后进行阿莫西林药浴3天,均获得100%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组织病理学 病原分离与鉴定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动物体内虾青素的代谢及转运沉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合露 郑怀平 +1 位作者 张涛 李远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海洋生物中抗菌素头孢霉素及之后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抗肿瘤活性的发现激发了人们研究海洋生物类胡萝卜素的热潮,至今已有650多种类胡萝卜素被发现。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端基为酮基的类胡萝卜素色素,
关键词 虾青素 动物体内 类胡萝卜素 沉积 转运 代谢 海产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和脂肪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树启 徐树德 +5 位作者 吴清洋 张亮 张涛 游翠红 郑怀平 李远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2,共5页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其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需要量。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蓝子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鱼体生化成分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蛋白水平过高(40%)或过低(24%)的饲料组鱼的生长效果较差;32%蛋白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和蛋白质效率最好、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体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水分、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不受影响。3%~9%脂肪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它们的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12%脂肪水平组鱼,而饲料系数正好相反。肝体指数和鱼体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鱼体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不大。3%脂肪水平组鱼的成活率较低。根据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二次回归分析,获得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29.01%~34.37%;综合考虑上述指标,认为蓝子鱼幼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 蛋白质需要量 脂肪需要量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澳青蛤(Cyclina sinensis)野生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彦鸿 李朝霞 +2 位作者 郑怀平 刘合露 孙泽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732到0.880;对活体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壳长,其值达16.26%。壳高与壳长间的协同作用对活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其值为25.87%,壳宽的作用最小。以活体重(Y)为因变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60.3203+0.9134x1+0.8113x2+0.6410x3(R2=0.8641)。本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重量为选育目标,应首先对壳长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为青蛤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野生群体 数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料对黄斑篮子鱼幼鱼生长及肌肉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树德 刘雪兵 +3 位作者 王树启 游翠红 谢帝芝 李远友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9-535,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基于以低值海藻为原料的篮子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选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以及冰...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基于以低值海藻为原料的篮子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选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以及冰鲜鱼、配合饲料(自制)等4种饲料投喂黄斑篮子鱼8周。结果显示:生长效果以配合饲料组最好,海藻组最差。不同饲料对鱼体的生化成分有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组全鱼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海藻投喂组,而冰鲜鱼组全鱼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从肌肉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龙须菜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尤以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为明显;配合饲料组鱼肌肉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而浒苔组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以上结果说明,结合海藻和配合饲料各自在生长或肌肉营养成分上的优点,可望开发出基于此类低值海藻原料的低成本黄斑篮子鱼配合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篮子鱼 低值海藻 配合饲料 生长 肌肉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饥饿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泽伟 郑怀平 +3 位作者 张涛 刘合露 李远友 陈伟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弄清我国南方低温季节能否利用自然水温进行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以及饵料缺乏对幼虫的影响,于2008年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分别在水温25.5—28.0℃和18.2—22.5℃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和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分两次设置常... 为了弄清我国南方低温季节能否利用自然水温进行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以及饵料缺乏对幼虫的影响,于2008年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分别在水温25.5—28.0℃和18.2—22.5℃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和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分两次设置常温、低温和饥饿3个组进行。结果表明,低温情况下,幼虫摄食较少,活力差、绝大部分沉入水底,生长缓慢,发育迟缓,但存活率仍较高;饥饿不但抑制幼虫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显著地降低幼虫的存活率。此外,低温和饥饿的结合会加剧对幼虫生长、发育、存活等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在我国南方水温低于23℃的季节利用自然水温已不适合进行华贵栉孔扇贝苗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幼虫 低温 饥饿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紫菜叶状体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伟洲 许俊宾 +3 位作者 吴文婷 姜红霞 朱建一 陆勤勤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5,共7页
文章以中国南方常见的紫菜属物种长紫菜Pyropia dentata、坛紫菜P.haitanensis和皱紫菜P.crispata叶状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藻体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以及光化学量子产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二苯基苦基苯肼(diphe... 文章以中国南方常见的紫菜属物种长紫菜Pyropia dentata、坛紫菜P.haitanensis和皱紫菜P.crispata叶状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藻体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以及光化学量子产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二苯基苦基苯肼(diphenyl 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这三种紫菜对高温胁迫(26、29、32℃)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显示,高温胁迫造成了三种紫菜色素含量的降低,藻体外观逐步出现了发红、发白、变透明的现象;高温导致了三种紫菜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的下降,29℃和32℃下的降低更是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长时间(>3d)的高温胁迫也导致了紫菜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降低:32℃下,坛紫菜和长紫菜在第3d就开始死亡,皱紫菜也无法存活6d。相对而言,皱紫菜耐高温能力最强,长紫菜次之,而坛紫菜受高温胁迫的伤害程度则最严重,可见皱紫菜和长紫菜具有在中国南方沿海推广栽培的潜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光合色素 光化学量子产量 总抗氧化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莼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生长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游翠红 李茜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斑蓝子鱼幼鱼56 d,通过比较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等,以确定酶制剂的效果及其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4种实验饲料养殖的黄斑蓝子鱼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方面均优于C2对照组,与C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4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除外)(P>0.05)。全鱼生化成分及胃、前肠、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2对照组(P<0.05)。添加石莼组鱼肌肉中除多不饱和脂肪酸18:2n6、20:5n3、22:5n3和必需氨基酸Met、Tyr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及Glu与His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无其他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石莼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黄斑蓝子鱼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率,且对鱼肉品质无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黄斑蓝子鱼 海藻饲料 消化酶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IGF3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权卓 陈奕彬 +4 位作者 胡娟 王树启 杨宪宽 沈卓坤 赵会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8,共9页
以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为实验对象,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IGFs家族成员IGF3。双棘黄姑鱼IGF3 c DNA全长1 184 bp。氨基酸一致性分析显示,双棘黄姑鱼IGF3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一致性最高,仅为58.0%;与自身I... 以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为实验对象,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IGFs家族成员IGF3。双棘黄姑鱼IGF3 c DNA全长1 184 bp。氨基酸一致性分析显示,双棘黄姑鱼IGF3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一致性最高,仅为58.0%;与自身IGF1的2个亚型及IGF2相比,一致性分别低至26.2%、25.2%和21.9%。系统进化树显示鱼类IGF3基因先与IGF2聚类,再与IGF1汇聚构成IGF家族,最后IGFs与胰岛素聚类。组织表达模式显示IGF3在双棘黄姑鱼心脏、性腺、脑区均有表达,在性腺中表达最强。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IGF3在精巢发育期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呈显著下降趋势;在卵巢成熟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此外,雌鱼在成熟期前、中、后脑IGF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而雄鱼各脑区IGF3表达趋势呈多样性。上述结果表明,IGF3可能参与了双棘黄姑鱼精巢发育和卵巢成熟期生殖功能的调节,且前脑可能主要参与了IGF3在性腺表达的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IGF3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