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水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宇晴
刘苏
+2 位作者
张海发
吴锦辉
黄培卫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苗种阶段优良的开口饵料,其作为活饵料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水产动物种苗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水产动物种苗的培育量大大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轮虫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关键词
海水轮虫
培养技术
高密度
水产养殖动物
种苗生产
水产动物
水产养殖业
开口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酵母和芽孢杆菌培养海水轮虫的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甘松永
黄锦雄
+2 位作者
张敏
林佩玲
石和荣
《当代水产》
2017年第11期98-99,共2页
褶皱臂尾轮虫属轮虫门,单卵巢纲,单巢目,游泳臂尼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具有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营养丰富,大小适中,适口性好的特点,是海水鱼苗培育前期的理想饵料。随着种苗培育密度不断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海水...
褶皱臂尾轮虫属轮虫门,单卵巢纲,单巢目,游泳臂尼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具有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营养丰富,大小适中,适口性好的特点,是海水鱼苗培育前期的理想饵料。随着种苗培育密度不断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海水轮虫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能否持续生产海水轮虫,已成为种苗培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轮虫
芽孢杆菌
褶皱臂尾轮虫
技术
培养
酵母
利用
分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鞍带石斑鱼溃疡病防治实例
3
作者
黄锦雄
甘松永
+3 位作者
刘苏
杨宇晴
张海发
石和荣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11期70-70,共1页
石斑鱼和其他鱼类一样,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在捕捞、搬动时由于鱼的激烈挣扎难免造成鱼体损伤和鳞片脱离,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进而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引起肌肉腐烂,尾巴断掉,最后导致死亡,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防治鞍带石斑鱼经...
石斑鱼和其他鱼类一样,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在捕捞、搬动时由于鱼的激烈挣扎难免造成鱼体损伤和鳞片脱离,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进而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引起肌肉腐烂,尾巴断掉,最后导致死亡,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防治鞍带石斑鱼经长途运输后引起的溃疡病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溃疡病
其他鱼类
长途运输
细菌
病原菌
分离数
实例
水车
肌肉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交流
4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5期54-54,共1页
虎龙杂交斑健康养殖技术 1.池塘养殖模式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面积以2亩~3亩适宜,水深1.5米~2米。高位池养殖效果更佳。放养前彻底清塘、进口后水体彻底消毒、然后施肥培水。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500尾~2000尾。
关键词
技术交流
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模式
放养密度
池塘面积
池塘条件
养殖效果
高位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虎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
5
作者
刘苏
杨宇晴
+3 位作者
黄国光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8期74-75,共2页
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热带大型头足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其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胴长可达43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饵料转化率高、生长快、养殖周期短(4个月)、口味鲜美、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物...
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热带大型头足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其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胴长可达43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饵料转化率高、生长快、养殖周期短(4个月)、口味鲜美、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物种。亲本培育与产卵1.亲本培育虎斑乌贼亲本培育池为4×4×2(米)的水泥池,水深1.5米,对流水,放养数量25尾,雌雄比例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乌贼
虎
亲本培育
养殖周期
抗病能力
经济物种
养殖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鞍带石斑鱼的特色标粗方法
6
作者
张敏
吴锦辉
+4 位作者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甘松永
石和荣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7期54-55,共2页
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胆、龙趸,具有病害少、生长快、市场价值高等优势,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鞍带石斑鱼中间苗培育过程中经常暴发"黑身"病,死亡率达到90%以上,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广东省...
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胆、龙趸,具有病害少、生长快、市场价值高等优势,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鞍带石斑鱼中间苗培育过程中经常暴发"黑身"病,死亡率达到90%以上,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总结多年的经验,经过研究摸索,建立了"鞍带石斑鱼中间苗高位池塘与室内循环水接力标粗"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其培育成活率,简介如下,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标粗
室内循环水
市场价值
经济鱼类
经济损失
试验中心
海洋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水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宇晴
刘苏
张海发
吴锦辉
黄培卫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文摘
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苗种阶段优良的开口饵料,其作为活饵料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水产动物种苗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水产动物种苗的培育量大大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轮虫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关键词
海水轮虫
培养技术
高密度
水产养殖动物
种苗生产
水产动物
水产养殖业
开口饵料
分类号
S963.21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酵母和芽孢杆菌培养海水轮虫的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甘松永
黄锦雄
张敏
林佩玲
石和荣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当代水产》
2017年第11期98-99,共2页
文摘
褶皱臂尾轮虫属轮虫门,单卵巢纲,单巢目,游泳臂尼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具有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营养丰富,大小适中,适口性好的特点,是海水鱼苗培育前期的理想饵料。随着种苗培育密度不断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海水轮虫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能否持续生产海水轮虫,已成为种苗培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海水轮虫
芽孢杆菌
褶皱臂尾轮虫
技术
培养
酵母
利用
分布范围
分类号
S963.21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鞍带石斑鱼溃疡病防治实例
3
作者
黄锦雄
甘松永
刘苏
杨宇晴
张海发
石和荣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11期70-70,共1页
文摘
石斑鱼和其他鱼类一样,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在捕捞、搬动时由于鱼的激烈挣扎难免造成鱼体损伤和鳞片脱离,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进而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引起肌肉腐烂,尾巴断掉,最后导致死亡,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防治鞍带石斑鱼经长途运输后引起的溃疡病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溃疡病
其他鱼类
长途运输
细菌
病原菌
分离数
实例
水车
肌肉组织
分类号
S965.33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交流
4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5期54-54,共1页
文摘
虎龙杂交斑健康养殖技术 1.池塘养殖模式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面积以2亩~3亩适宜,水深1.5米~2米。高位池养殖效果更佳。放养前彻底清塘、进口后水体彻底消毒、然后施肥培水。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500尾~2000尾。
关键词
技术交流
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模式
放养密度
池塘面积
池塘条件
养殖效果
高位池
分类号
S968.22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虎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
5
作者
刘苏
杨宇晴
黄国光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8期74-75,共2页
文摘
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热带大型头足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其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胴长可达43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饵料转化率高、生长快、养殖周期短(4个月)、口味鲜美、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物种。亲本培育与产卵1.亲本培育虎斑乌贼亲本培育池为4×4×2(米)的水泥池,水深1.5米,对流水,放养数量25尾,雌雄比例为1.5∶1。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乌贼
虎
亲本培育
养殖周期
抗病能力
经济物种
养殖前景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鞍带石斑鱼的特色标粗方法
6
作者
张敏
吴锦辉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甘松永
石和荣
机构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7期54-55,共2页
文摘
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胆、龙趸,具有病害少、生长快、市场价值高等优势,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鞍带石斑鱼中间苗培育过程中经常暴发"黑身"病,死亡率达到90%以上,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总结多年的经验,经过研究摸索,建立了"鞍带石斑鱼中间苗高位池塘与室内循环水接力标粗"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其培育成活率,简介如下,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标粗
室内循环水
市场价值
经济鱼类
经济损失
试验中心
海洋渔业
分类号
S965.33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水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
杨宇晴
刘苏
张海发
吴锦辉
黄培卫
《海洋与渔业》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酵母和芽孢杆菌培养海水轮虫的技术初探
甘松永
黄锦雄
张敏
林佩玲
石和荣
《当代水产》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鞍带石斑鱼溃疡病防治实例
黄锦雄
甘松永
刘苏
杨宇晴
张海发
石和荣
《海洋与渔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虎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
刘苏
杨宇晴
黄国光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海洋与渔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鞍带石斑鱼的特色标粗方法
张敏
吴锦辉
张海发
黄培卫
黄锦雄
甘松永
石和荣
《海洋与渔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