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钝缀锦蛤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洋 杜涛 杨世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5-178,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钝缀锦蛤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至潮下带及浅海3~15 cm的沙泥至泥沙底质中。海水的适宜温度为12~30℃,相对密度1.012~1.030,pH 4.43~10.08。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要食物。雌雄异体,繁殖期在3—6月。
关键词 钝缀锦蛤 生态习性 生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剑香 简纪常 +1 位作者 黄洋 杜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9-343,共5页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试验结果表明,多鳞鱚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较小,具绒毛状颌齿,舌三角形,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含少量味蕾和较多杯状细胞。食道...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试验结果表明,多鳞鱚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较小,具绒毛状颌齿,舌三角形,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含少量味蕾和较多杯状细胞。食道黏膜也为复层上皮,从食道到胃,杯状细胞逐渐减少,上皮由复层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层发达。胃为"Y"型胃,其盲囊部发达,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小肠短,肠道系数为0.56,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前肠较多,中肠较少,后肠无,幽门盲囊4个,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含少量杯状细胞,肌肉层较小肠发达。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为弥散型,散布在肝脏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的营养组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世平 吴灶和 简纪常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2-54,共3页
实验对海洋红酵母(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基础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粗蛋白含量为42.01%,粗脂肪为3.09%,总糖为29.5%,粗灰分为8.59%,水分为5.28%。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和组成合理,脂肪酸... 实验对海洋红酵母(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基础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的粗蛋白含量为42.01%,粗脂肪为3.09%,总糖为29.5%,粗灰分为8.59%,水分为5.28%。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和组成合理,脂肪酸的主要组分为C18:1、C17:1、C16:0和C18:2,表明该菌株具有用作水产饵料生物的营养价值。但该酵母菌缺少水产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用作水产动物单细胞蛋白,尤其是作为幼体饵料使用时,需要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藻类作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红酵母 沼泽生红冬孢酵母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生长及产类胡萝卜素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世平 吴灶和 简纪常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1-66,共6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生长和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最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NaCl 10 g/L,MgSO4.7H2O 0.1 g/L,K2HPO4 2 g/L,KH2PO4 2 g/L,初始pH 6.3,装液量为50 mL/25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生长和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最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NaCl 10 g/L,MgSO4.7H2O 0.1 g/L,K2HPO4 2 g/L,KH2PO4 2 g/L,初始pH 6.3,装液量为50 mL/250 mL,摇床转速170 r/min,培养温度为28℃,接种量为10%。在此发酵条件下,培养72 h后,沼泽生红冬孢酵母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分别达到11.72 g/L和3.5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红酵母 生长 类胡萝卜素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世平 邱德全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研究了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特性。结果表明,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加入pH 7.2的缓冲液研匀,置恒温(30℃)培养箱中提取30 min,每10 min搅动1次,最后用4层纱布过滤。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2。NaCl和EDTA对其有一定... 研究了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特性。结果表明,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加入pH 7.2的缓冲液研匀,置恒温(30℃)培养箱中提取30 min,每10 min搅动1次,最后用4层纱布过滤。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2。NaCl和EDTA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5℃的温度下处理24 h后,酶活力仍有45.5%。米曲霉中性蛋白酶与培养物一起保存时,稳定性也较好,在4℃保存一个月后,酶活力几乎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中性蛋白酶 提取方法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曾林 邱德全 +1 位作者 谢警鸿 于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从湛江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分离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的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株噬菌体噬菌斑12 h直径为1~1.5 mm,对紫外线敏感,暴露在紫外灯(20 W,30 cm)下30 min可丧失全部裂解活性;在pH8~11范围内裂解活性较强,最适pH值为... 对从湛江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分离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的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株噬菌体噬菌斑12 h直径为1~1.5 mm,对紫外线敏感,暴露在紫外灯(20 W,30 cm)下30 min可丧失全部裂解活性;在pH8~11范围内裂解活性较强,最适pH值为11,裂解周期为65 min,对65℃以上的高温敏感,对乙醚和氯仿有较好的耐受性,对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敏感,最大常规稀释度为106CFU/mL,最佳感染复数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噬菌体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藻在无菌和带菌状态下生长特点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世平 刘慧玲 +2 位作者 李活 陈妃业 黄翔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9,共5页
对无菌和带菌的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和小球藻(Chlorellasp.)生长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且研究光照和盐度对无菌和带菌的波吉卵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带菌藻相比,无菌藻更加稳定,不易老化。光照和盐度对无菌和带菌的... 对无菌和带菌的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和小球藻(Chlorellasp.)生长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且研究光照和盐度对无菌和带菌的波吉卵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带菌藻相比,无菌藻更加稳定,不易老化。光照和盐度对无菌和带菌的波吉卵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相同条件下,无菌和带菌藻的增殖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可以直接利用无菌化微藻代替自然带菌藻进行微藻的生理特征以及微藻与其它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吉卵囊藻 小球藻 生长特点 光照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劳赞 梁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5,共4页
为探索珍珠培育的新途径 ,提高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 ,利用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进行第二次插核育珠 ,结果表明 :二次插核珠的珍珠层6个月就达418μm±105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优质珍珠的产生率达40% ,育珠贝的存... 为探索珍珠培育的新途径 ,提高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 ,利用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进行第二次插核育珠 ,结果表明 :二次插核珠的珍珠层6个月就达418μm±105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优质珍珠的产生率达40% ,育珠贝的存活率达95% ,在每只贝插一珠核的情况下留核率仍高达0.95 ,二次插核对马氏珠母贝的重复利用率为34%。因此 ,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培育珍珠技术 ,能重复利用贝体 ,缩短育珠期 ,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二次插核 珍珠养殖 育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鳞鱚采捕暂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杜涛 黄洋 曹剑香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10期15-17,共3页
采用拖网、刺网、围网、钩钓和诱捕笼5种采捕方式在自然海区进行多鳞鱚采捕试验,并在室内暂养7 d。结果表明:5种方式捕获存活率分别为82.28%、33.91%、92.42%、45.06%和79.82%,暂养7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2.19%、12.09%、89.40%、11.88%和7... 采用拖网、刺网、围网、钩钓和诱捕笼5种采捕方式在自然海区进行多鳞鱚采捕试验,并在室内暂养7 d。结果表明:5种方式捕获存活率分别为82.28%、33.91%、92.42%、45.06%和79.82%,暂养7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2.19%、12.09%、89.40%、11.88%和77.61%。因此采捕活体多鳞鱚应采用围网和诱捕笼捕捉,其存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采捕 暂养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循环系统在海水鱼类育苗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洋 王成桂 《水产养殖》 CAS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将机械过滤,有机物分离,高效混合净水菌团,紫外线杀菌四项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进行科学设计,应用于封闭式循环水进行大菱鲆的育苗。结果表明:封闭式循环组成活率可提高11%~13%,且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避免海水二次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关键词 封闭式循环水 水处理 二次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养殖对虾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成桂 刘巨浪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
对虾养殖业进入微利阶段,风险仍然高,获利空间缩减,养殖对虾面临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挑战.本文从市场竞争力分析入手,探讨广东养殖对虾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生产效率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局限,并提出了品牌建设、有效监管、提... 对虾养殖业进入微利阶段,风险仍然高,获利空间缩减,养殖对虾面临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挑战.本文从市场竞争力分析入手,探讨广东养殖对虾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生产效率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局限,并提出了品牌建设、有效监管、提高生产效率等扩大利润空间的措施突破局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力 品牌建设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土塘生态育苗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成桂 《内陆水产》 2008年第8期13-14,共2页
以花尾胡椒鲷为研究对象,对其仔、稚、幼鱼生长环境以及全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探讨,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出鱼苗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05LT2.8066,相关系数r2=0.8573。两个池塘育苗的成活率分别是:1#池塘13.94%、2#池塘15.73%。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生长环境 全长 体重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晓伟 肖宝华 +3 位作者 廖宝林 杨小东 谢子强 谢勇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在深圳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区海底搭建海区断枝培育系统,并在系统上培育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turgescen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 【目的】研究探讨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在深圳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区海底搭建海区断枝培育系统,并在系统上培育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turgescen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等5种造礁石珊瑚的断枝(每种珊瑚100株),开展为期12个月的实验。【结果】5种珊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域的断枝培育系统上培育12个月后,5种造礁石珊瑚断枝存活率分别为96%、93%、95%、85%和83%。珊瑚断枝生长指标测量结果显示,5种珊瑚中霜鹿角珊瑚生长速度最快,其断枝横向增长长度平均可达46.2mm;其次是膨胀蔷薇珊瑚,其断枝横向伸长长度平均可达38.2 mm;而澄黄滨珊瑚生长速度最慢,横向伸长长度都在24mm以下。【结论】在合适海区,使用海区石珊瑚断枝培育系统进行造礁石珊瑚培育,可改善其存活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石珊瑚断枝 断枝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沼泽生红冬孢酵母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世平 吴灶和 简纪常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1-394,共4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沼泽生红冬孢酵母干酵母和活酵母,在水温(26.2±1)℃、pH 7.4~8.0、盐度5条件下,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试验。研究沼泽生红冬孢酵母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干酵母,能显...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沼泽生红冬孢酵母干酵母和活酵母,在水温(26.2±1)℃、pH 7.4~8.0、盐度5条件下,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试验。研究沼泽生红冬孢酵母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干酵母,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添加活酵母,能显著提高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干酵母能显著减少对虾肠道内细菌总数、弧菌数、弧菌/总细菌比(P<0.05);添加活酵母能显著减少对虾肠道内弧菌数、弧菌/总细菌比例(P<0.05)。沼泽生红冬孢酵母能提高对虾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作为对虾养殖的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海洋红酵母 沼泽生红冬孢酵母 消化酶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湾扇贝经济性状对闭壳肌重决定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世平 刘慧玲 +1 位作者 劳赞 张丽敏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闭壳肌重是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遗传育种的目标性状,但在育种实践中难以直接测量其重量,为获得能反应闭壳肌重,且简单易测的经济性状,研究了墨西哥湾扇贝多种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多种经济性状对闭壳... 闭壳肌重是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遗传育种的目标性状,但在育种实践中难以直接测量其重量,为获得能反应闭壳肌重,且简单易测的经济性状,研究了墨西哥湾扇贝多种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多种经济性状对闭壳肌重的决定效应。2010年10月,从广东雷州覃斗养殖群体随机挑选102个1龄的墨西哥湾扇贝,测量其壳长、壳高、壳宽、绞合线长、体重和闭壳肌重共6个经济性状,研究了各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壳长、壳高、壳宽、绞合线长、体重为自变量对闭壳肌重作因变量的通径系数与决定系数。结果显示:所测量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在测量的经济性状中,体重对闭壳肌重的相关系数、直接效应和决定系数均为最大,其次是壳长。研究结果说明了在墨西哥湾扇贝遗传育种过程中,通过间接选择可以提高闭壳肌重量,而且可以选择易测的壳长性状作为育种目标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扇贝 经济性状 闭壳肌重 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有机物和促藻生长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慧玲 杨世平 +2 位作者 黄翔鹄 李活 田志群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本实验采用对虾饲料浸出液培养基从对虾健康养殖池中富集并分离出60株优势菌.通过对蛋白质、淀粉和CODMn的降解能力及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的影响等指标的检测,筛选出5#、9#和24#共3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和促藻生长的菌株.10d内,其... 本实验采用对虾饲料浸出液培养基从对虾健康养殖池中富集并分离出60株优势菌.通过对蛋白质、淀粉和CODMn的降解能力及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的影响等指标的检测,筛选出5#、9#和24#共3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和促藻生长的菌株.10d内,其对CODMn的去除率均在40%以上.在有机培养液中,这3株菌对小球藻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经过7d培养,藻细胞密度分别比对照菌提高了92.3%、98.1%、32.7%.在无机培养液中,9#菌对小球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经过7d培养,藻细胞密度比对照菌提高了77.3%.经初步鉴定5#、9#和24#这3株菌分别属于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学 养殖水体 细菌筛选 有机物降解 促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周期变化与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杨世平 邱德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59-462,共4页
通过对对虾高密度养殖池中水质的连续监测,得出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含氮废物的污染,在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后期,养殖水体中氨氮首先达到峰值2.32mg/L,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也迅速达到峰值0.773 mg/L,在高... 通过对对虾高密度养殖池中水质的连续监测,得出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含氮废物的污染,在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后期,养殖水体中氨氮首先达到峰值2.32mg/L,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也迅速达到峰值0.773 mg/L,在高密度养殖池中活性磷的含量较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磷缺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软体动物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维栋 蔡英亚 +3 位作者 刘劲科 劳赞 栗志民 罗远谋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2 0 0 2年 7~ 9月 ,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 ,计有 110种 ,隶属 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 ,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 36种 ,占 32 .8% ;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 6 0种 ,... 2 0 0 2年 7~ 9月 ,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 ,计有 110种 ,隶属 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 ,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 36种 ,占 32 .8% ;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 6 0种 ,占 5 4.3% ;分布于南海的暖水种有 13种 ,占 11 8% ;1种外来种 ,占 0 .9% ;具有较高经济和可以开发利用的贝类约占总数的 1/2。由于人为过度采捕和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软体动物资源已遭到破坏 ,因此 ,急需加强红树林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红树林海区 软体动物 湿地 底栖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剑香 黄洋 杜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6-89,共4页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2.5%、12.5%和7.5%,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实验中只发现7个。并发现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以及少量正在分裂的红细胞和晚幼嗜中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al) 血细胞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ITS基因分析大鹏半岛海域石珊瑚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子强 廖宝林 +3 位作者 肖宝华 杨小东 李晓洁 陈园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15,共8页
通过ITS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对大鹏半岛海域46种石珊瑚ITS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长度在674~806碱基对(bp)之间,A、T含量在40%~55.5%之间,大部分物种的序列碱基A、T含量小于G、C含量。46种造礁珊瑚的平均遗传距... 通过ITS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对大鹏半岛海域46种石珊瑚ITS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长度在674~806碱基对(bp)之间,A、T含量在40%~55.5%之间,大部分物种的序列碱基A、T含量小于G、C含量。46种造礁珊瑚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61。采用邻位连接(NJ)和最小进化(ME)法分别构建15种复合型珊瑚的5.8S r DNA系统发育树和28种坚实型珊瑚的ITS2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5种复合型珊瑚的5.8S r RNA序列系统进化聚类结果较符合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而28种坚实型珊瑚的ITS2序列系统进化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石珊瑚表型的变异性可能对传统分类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珊瑚 ITS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