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新丰江水库极端旱情期浮游藻类功能群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辉 彭宇琼 +5 位作者 邹贤妮 张婷婷 廖志惠 林小平 乔永民 陈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9,共14页
为了解极端旱情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的演替规律及驱动机制,在干旱期以月为频次开展浮游植物和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水库旱情期(2021年)浮游植物功能群可归类为23个,其中功能群A/E/F/J/K/L_(o)/M/MP/NA/P/SN/T... 为了解极端旱情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的演替规律及驱动机制,在干旱期以月为频次开展浮游植物和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水库旱情期(2021年)浮游植物功能群可归类为23个,其中功能群A/E/F/J/K/L_(o)/M/MP/NA/P/SN/TB/X1/X2/X3/Y频率较高,且A/E/F/J/L_(o)/MP/P/X3/Y为优势功能群,水库功能群变化趋势为A/E/MP/P/X3(1月)→E/L_(o)/MP(2月)→A/E/L_(o)(3月)→A/E/L_(o)(4月)→A/L_(o)(5月)→A/L_(o)/Y(6月)→A/F/L_(o)/MP/Y(7月)→A/F/L_(o)/Y(8月)→A/F/L_(o)(9月)→A/F/L_(o)/MP(10月)→A/E/F/L_(o)/MP/Y(11月)→A/E/L_(o)(12月)。适应贫营养生境的功能群A/E/L_(o)/Y等为旱情期藻类群落结构的主体优势类群。相关分析(Spearman)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旱情期影响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水温和透明度。水库月度生态状态指数(Q)值范围为4.07~4.87,达到极好水平,说明旱情对新丰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极端旱情 功能群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丰江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辉 彭宇琼 +5 位作者 邹贤妮 张婷婷 巫楚 林小平 乔永民 杨洪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0-392,共13页
为了解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特征及生态现状,2020~2021年逐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水库浮游植物... 为了解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特征及生态现状,2020~2021年逐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以A、D、E、F、J、K、L_(o)、M、MP、NA、P、S1、SN、TB、X1、X2、X3和Y功能群出现频率较高,其中A、E、F、J、L_(o)、MP、NA、X3和Y为优势功能群,其时间变化特征为L_(o)/A/E/Y(春季)→L_(o)/A/F/J/X3/NA(夏季)→L_(o)/NA/F/A(秋季)→L_(o)/E/MP/F/A(冬季).与水库低营养盐状态相适应,A、E、L_(o)、NA和X3等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呈主体优势.由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pH值、透明度和水温是影响新丰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群计算的生态指数(Q),时间上月度生态指数值介于3.63~4.87之间,均值为4.31,表明新丰江水库生态状态总体为极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特大型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新丰江水库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辉 彭宇琼 +4 位作者 邹贤妮 张婷婷 巫楚 乔永民 杨洪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417,共14页
为了解亚热带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生态现状,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综合营... 为了解亚热带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生态现状,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在15~28之间,整体上处于贫营养状态.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9属189种,其中绿藻门94种、蓝藻门36种、硅藻门33种、裸藻门10种和甲藻门9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9.74%、19.05%、17.46%、5.29%和4.76%.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冬季和春季为绿藻-硅藻型、夏秋季为绿藻-蓝藻型;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33×10^(6)~11.78×10^(6)cells/L,均值为3.75×10^(6)cells/L.其时间变化特征为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呈下降趋势,此后至2020年7月又呈缓慢上升.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26~2.49 mg/L,均值为1.19 mg/L,其时间分布与丰度基本一致,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为生物量主要贡献类群;相关分析和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新丰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其次为透明度和电导率.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贫营养水体藻类生态学特征,拓展湖沼学研究范围与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新丰江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的东江上游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辉 袁世辉 +1 位作者 姚志鹏 赵永晶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为系统评价东江流域上游生态健康水平,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2013年11月对东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鱼潭江、浰江、车田水、小庙水、彭寨水、沙洲水、罗浮水和黄麻布水进行采样调查,通...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为系统评价东江流域上游生态健康水平,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2013年11月对东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鱼潭江、浰江、车田水、小庙水、彭寨水、沙洲水、罗浮水和黄麻布水进行采样调查,通过计算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指数,评估了8条支流的生态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东江流域上游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9属种,隶属5门、9纲、55科,其中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72.4%,EPT类群采集到18属种。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组成丰富,就不同水体而言,浰江的种类最丰富,小庙水种类数最少,各个支流均以水生昆虫类群占优势。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362个/m^(2),平均生物量为39.1 g/m^(2)。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第一优势种,出现率90%,第二和第三优势种分别为涡虫纲一种(Turbellaria sp.)和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BMWP指数作为应用广泛的生物评价指数,对河流生态健康的指示作用最强,可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研究表明,东江上游8条支流的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中5条河流为极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健康评估 BMWP指数 东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旱情期大型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以新丰江水库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辉 彭宇琼 +5 位作者 邹贤妮 张婷婷 廖志惠 林小平 乔永民 陈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9-343,共15页
2021年新丰江水库流域经历60年来最严重的极端旱情.为了解旱情对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影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2年调查.结果表明,旱情前(2020年)和旱情期(2021年)新丰江水... 2021年新丰江水库流域经历60年来最严重的极端旱情.为了解旱情对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影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新丰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2年调查.结果表明,旱情前(2020年)和旱情期(2021年)新丰江水库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2021年TLI(Σ)范围介于14~28之间,保持贫营养状态,但年度TLI(Σ)上升了19.1%.2020年和2021年分别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0属201种和8门86属191种,均以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和甲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旱情前为蓝藻-绿藻型,旱情期为绿藻-硅藻型,2020年和2021年浮游植物丰度均值分别为1.38×10^(6)和0.41×10^(6) cells/L,受外源营养盐大幅减少的影响,旱情期藻类丰度低于旱情前,极端旱情期因降水量大幅减弱,引起水库营养盐输入量降低,从而限制了营养盐需求高的藻类增殖活动,导致藻类时间变化和组成差异.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旱情前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NH3-N、WT、DO、TP和SD,旱情期主要影响因子转变为EC、WT、pH值、TN、COD_(Mn)、NH_(3)-N和SD,其中WT、SD和NH_(3)-N在旱情前和旱情期均为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说明极端旱情期由于水文和营养盐输入量变化,引起藻类主要关联因子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水库 极端旱情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GC-TOF MS对太湖流域水体中有机物的非靶标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游亦农 黄奕华 +4 位作者 陈鸿展 张辉 李嘉琪 成春雷 李梅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5-695,I0005,共12页
本研究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采用非靶标筛选法分析太湖流域18个采样点的水样,通过特征离子峰、精确质量数、保留指数偏差和NIST谱库匹配,共识别出466种有机物,其中各采样点共有检出率超过80%的化合物有6... 本研究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采用非靶标筛选法分析太湖流域18个采样点的水样,通过特征离子峰、精确质量数、保留指数偏差和NIST谱库匹配,共识别出466种有机物,其中各采样点共有检出率超过80%的化合物有68种,主要是香精香料、工业化学品和多用途化合物,并识别出多种尚未纳入监管清单的化合物,如顺式-11-二十烯酰胺、地塞诺和γ-谷甾醇。对非靶标方法识别的化合物进行半定量计算,发现各类化合物的单体浓度在0.025~113.145μg/L之间波动,其中浓度较高的是顺式-11-二十烯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地塞诺。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新塘港和小梅口点位的水体污染较轻,主要受涂料行业排放的影响,其余采样点位污染较重,主要受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对检出的68种有机物的半定量浓度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估,发现有22种污染物具有中等以上生态风险,其中的11种污染物具有高生态风险,这为评估水体有机物健康效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 水体有机物 非靶标分析 全面快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