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防己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氧自由代谢、骨代谢及血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文聪 陈陶甫 缪辉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131-134,142,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发作期应用木防己汤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发作期RA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发作期应用木防己汤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发作期RA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MTX+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木防己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氧自由代谢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瘀状态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T-AOC、SOD、BGP、PINP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ROS、β-CTX浓度、ESR值、血浆D-D及Fb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A急性发作期应用木防己汤联合MTX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纠正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维持骨代谢平衡,改善血瘀状态,疗效切实,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木防己汤 氧自由代谢 骨代谢 血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汤沐足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水霞 巫喜燕 徐权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五指毛桃汤沐足+甲钴胺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五指毛桃汤沐足+甲钴胺,对照组采取甲钴胺,对比两...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五指毛桃汤沐足+甲钴胺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五指毛桃汤沐足+甲钴胺,对照组采取甲钴胺,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指毛桃汤沐足+甲钴胺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效果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沐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五指毛桃汤 甲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日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竹叶黄芪汤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共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血脂成分的不同分别给予贝特类和他汀类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竹叶黄芪汤,1剂... 目的:观察竹叶黄芪汤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共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血脂成分的不同分别给予贝特类和他汀类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竹叶黄芪汤,1剂/d,原用的降糖降压药物维持不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黄芪汤具有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谱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竹叶黄芪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湿热阻络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红霞 颜日阳 张智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42-44,61,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湿热阻络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5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治疗组(n=33),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性... 目的探讨自拟湿热阻络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5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治疗组(n=33),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性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湿热组络方剂浴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与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SCV与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以及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湿热阻络方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湿热阻络方 依帕司他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权胜 卢利员 张火林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依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浴足,每日1次,同时口服弥可保500μg/次,每天3次;对照组单...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依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浴足,每日1次,同时口服弥可保500μg/次,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口服弥可保,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传导速度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浴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中药浴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