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动力电池的挤压载荷变形响应及内部短路失效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兰凤崇 郑文杰 +1 位作者 李志杰 陈吉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2,共8页
机械载荷作用对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挤压变形是导致车用动力电池发生短路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详细结构和内部短路失效机理出发,分别对电池整体和局部受压两种典型的挤压载荷进行试验,并结合其力... 机械载荷作用对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挤压变形是导致车用动力电池发生短路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详细结构和内部短路失效机理出发,分别对电池整体和局部受压两种典型的挤压载荷进行试验,并结合其力-变形响应、电压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电池的失效特征.建立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内芯的新型本构方程和电池的有限元模型,对平面挤压和局部压痕载荷下电池的变形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合理地表征了磷酸铁锂电池在挤压条件下的基本力学特性,并且能够预测局部受压形式下电池内部短路的发生时刻和失效位置.研究为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在机械载荷条件下的变形响应特性和电池内部短路失效分析提供了参考,对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机械安全性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动力电池 变形 本构方程 短路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与冲击条件下电动车电池包结构响应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黄培鑫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7-1093,1099,共8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安全性和电连接可靠性,更好地预判和分析电池包结构损伤和电接触可靠性,建立了电池包精细化模型,通过电池包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应力值和加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电池包在稳态随机振动和瞬态冲击下的结... 为提高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安全性和电连接可靠性,更好地预判和分析电池包结构损伤和电接触可靠性,建立了电池包精细化模型,通过电池包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应力值和加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电池包在稳态随机振动和瞬态冲击下的结构损伤和电接触可靠性。结果表明,电池包整体模态对触点的动态响应影响很大;同一振动工况下不同位置触点的应力和加速度都很不均匀;冲击工况产生的交变应力比稳态工况对电池包造成的结构伤害和对内部电触点可靠性的影响都更大。分析结果可为电池包安全性设计、接触保护设计和疲劳寿命预测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电池包 随机振动 瞬态冲击 内部触点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离合器接合过程对变速器换挡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勇 黄向东 +2 位作者 赵克刚 李罡 魏建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1,共8页
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分阶段建立变速器的动力学模型,运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获得单向离合器接合产生的冲击激励.将单向离合器接合产生的激励和传动系输入扭矩的激励叠加,计算了变速器输出端的扭矩、转速响应,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 运用牛顿力学方法分阶段建立变速器的动力学模型,运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获得单向离合器接合产生的冲击激励.将单向离合器接合产生的激励和传动系输入扭矩的激励叠加,计算了变速器输出端的扭矩、转速响应,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动态接合特性仿真方法对于可控式单向离合器的新型变速器换挡特性研究具有良好的分析效果,相关测试及计算方法对由单向离合器与齿轮副形成的传动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单向离合器 换挡冲击 显式有限元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