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会区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秀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159-161,共3页
目的了解新会区适龄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对新会籍7200例35~60岁适龄妇女采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统计所有筛查对象的患病情况、年龄分布情况、对宫颈癌知识的认知、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配合筛查情... 目的了解新会区适龄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对新会籍7200例35~60岁适龄妇女采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统计所有筛查对象的患病情况、年龄分布情况、对宫颈癌知识的认知、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配合筛查情况。结果 7188例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细胞与恶性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ASC-US)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上述12例检出阳性结果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发现,宫颈癌病变(CIN)4例,确诊宫颈癌1例。12例检出阳性结果的患者中, 35~40岁3例, 41~50岁4例, 51~60岁5例。2916例筛查对象知晓宫颈癌相关知识,占比40.50%;4284例筛查对象不知晓宫颈癌相关知识,占比59.50%。148例筛查对象有每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习惯,仅占比2.06%例。3156例筛查对象积极地配合宫颈癌筛查工作,占比43.83%;4044例筛查对象经宣传教育后才接受筛查,占比56.17%。结论对新会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了解此地区宫颈癌的发病情况,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适龄妇女的防癌意识,此措施是降低本地区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适龄妇女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A分析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玉转 郭小芳 +2 位作者 李丽仪 张丽范 陈凤娣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0期122-123,133,共3页
目的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方法应用RCA分析法,从人、机、物、法、环等因素,回溯性分析引起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的各种近端原因,通过分析归纳确定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在理清发生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基础上,制定预... 目的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方法应用RCA分析法,从人、机、物、法、环等因素,回溯性分析引起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的各种近端原因,通过分析归纳确定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在理清发生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基础上,制定预防导管堵塞的整改措施和流程指引并落实。结果试验组通过RCA分析,并落实预防导管堵塞的整改措施和流程指引,PICC堵管发生率为7.14%,比较未行RCA分析前的对照组PICC44.44%堵管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CA分析法,有助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堵塞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练惠敏 张丽范 +1 位作者 陈海山 朱乔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0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早产儿,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管,研究组采用脐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早产儿恢... 目的研究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早产儿,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管,研究组采用脐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2±1.94)、(40.44±20.8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37±3.28)、(54.85±12.4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个月,研究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头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NICU早产儿实施脐静脉置管,有利于早产儿尽快恢复出生体重,并健康成长,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钟艳娟 季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通过了解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分析其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不孕症女性实施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 目的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通过了解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分析其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不孕症女性实施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妇科门诊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不孕症女性为不孕症女性组,正常女性组为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2组女性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家庭经济收入方面具有可比性。被调查女性在专职调查员的指导下,现场完成问卷。结果①不孕症女性与正常育龄女性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量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在不孕症女性中,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评分与家庭功能量表的7个维度评分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与社会支持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育龄女性,其心理状况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有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女性 心理健康 家庭功能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凝血功能状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庆富 张丽范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2例不同窒息程度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变化,并与...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2例不同窒息程度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患儿PLT、PT、APTT、Fg以及TT等指标均出现变化(P<0.05),而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病情缓解后上述指标均可恢复正常。结论室息新生儿存在出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凝血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侧脑室出血及囊性改变的超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慧明 张霞 郭小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超声检查了解早产儿侧脑室内病变的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住高危新生儿,常规于生后1~5d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检查高危儿2090例,其中早产儿461例,超声诊断侧脑室内病变... 目的超声检查了解早产儿侧脑室内病变的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收住高危新生儿,常规于生后1~5d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检查高危儿2090例,其中早产儿461例,超声诊断侧脑室内病变有90例,占早产儿19.5%。90例侧脑病变中,室管膜下出血40例,占侧脑室病变的44.4%;室管膜下出血伴囊性改变5例,占侧脑室病变5.6%;室管膜下囊肿37例,占侧脑室病变41.1%;脉络膜丛出血2例,占侧脑室病变2.2%;脉络膜丛囊肿6例,占侧脑室病变6.7%。结论在出生早产儿中,常规进行头颅B超检测,能及早发现侧脑室病变,既可以通过回顾分析,推断引起颅内病变的产前因素,也可以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室管膜下出血 室管膜下囊肿 头颅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前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术后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秀春 钟小英 黄佩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05-108,112,共5页
目的探析阴道前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术后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析阴道前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术后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行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并配合术后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行阴道前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术后盆底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排尿情况、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率以及术后2年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术后排尿治疗有效率、术后阴道残端愈合率、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率及盆腔器官脱垂客观有效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施行经阴道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术后盆底康复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与术后预防锻炼方式,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盆腔器官脱垂 张力性尿失禁 阴道前壁黏膜瓣尿道中段悬吊术 术后盆底康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0例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秀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期间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醋酸棉酚片... 目的探讨联合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期间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醋酸棉酚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肌瘤体积治疗后均明显减小,加服复方醋酸棉酚片的观察组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提高,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案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均有效果,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棉酚片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592例阴道试产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柳娟 陈慧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59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另选同期收治的592例初次妊娠分娩的足月产妇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59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另选同期收治的592例初次妊娠分娩的足月产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阴道试产,试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试产成功462例,占78.04%,试产失败130例,占21.96%;对照组分娩成功469例,占79.22%,试产失败123例,占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中产妇年龄、自然妊娠史、产前BMI值、入院宫口扩张等因素与孕妇阴道试产成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显示,患者产后出血量较少,新生儿身体状态良好。严格监控试产适应证,能够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对减少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妊娠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阴道试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围产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冠群 周秀春 张淼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75-75,共1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围产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围产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围产结局和脐动脉血流指标S/D(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RI(阻力指数)。结果:观察组围产结果显示非正常分娩率15.78%较对照组的36.84%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脐动脉S/D(1.84±0.24)、RI(0.47±0.14)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有效减少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早剥、早产、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果发生风险,改善围产结局,有效减少外周阻力,改善胎盘血流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硝苯地平 围产结局 脐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彩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8期177-178,共2页
目的了解新会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指导儿童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 d称重法调查100名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状况,采用幼儿营养配餐系统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9%的儿童热量摄入过高,23%的儿童蛋白质摄入过高,膳食维生... 目的了解新会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指导儿童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 d称重法调查100名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状况,采用幼儿营养配餐系统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9%的儿童热量摄入过高,23%的儿童蛋白质摄入过高,膳食维生素A、钙摄入量不足参考摄入量的80%的儿童分别占51.0%、84.0%。结论新会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膳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分析
12
作者 李庆富 郭小芳 张丽范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并对其神经行为发育进行纵向追踪观察,分别于生后3、6、12、18和24个月进行指血铅检测,采用前瞻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同时利用贝利婴儿发育表监测... 目的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并对其神经行为发育进行纵向追踪观察,分别于生后3、6、12、18和24个月进行指血铅检测,采用前瞻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同时利用贝利婴儿发育表监测其精神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并对可能影响神经行为发育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岁以内婴儿血铅水平处于稳定状态,1岁以后血铅水平有所提高。出生时高脐血铅组和出生时低脐血铅组婴幼儿其1岁以内MDI和PDI值与脐血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1岁以内婴儿MDI和PDI值与脐血铅水平呈负相关,而与出生后血铅水平无明显相关;出生后血铅水平更多地与1岁以后MDI和PDI存在负相关。结论胎儿期血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存在影响,1岁以内可能为其反应敏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暴露 婴幼儿 神经行为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自由体位分娩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淑茹 吴艳慈 胡沛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45-147,161,共4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自由体位分娩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自由体位分娩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进行一般护理,人性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人性化组会阴裂伤、宫颈裂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人性化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生殖道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自由体位分娩 生殖道损伤 产后出血 新生儿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痛下行单胎臀位外倒转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金丝 邵冰心 +1 位作者 李玲 吴慧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痛应用于单胎臀位外倒转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属于单胎臀位,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B超引导进行单胎臀位外倒转术,观察组在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痛应用于单胎臀位外倒转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属于单胎臀位,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B超引导进行单胎臀位外倒转术,观察组在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痛下行单胎臀位外倒转术,比较两组倒转成功及剖宫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倒转成功率66.67%、总成功率85.71%均高于对照组的28.57%、52.38%,剖宫产率9.52%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3次倒转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以及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疼痛评分为(6.75±0.5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14±0.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联合椎管内镇痛单胎臀位外倒转术应用于臀位孕妇时能提升倒转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孕妇疼痛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椎管内镇痛 单胎臀位外倒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过程中地塞米松对硬膜外持续性给药产妇发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美霞 邵冰心 +1 位作者 陈治君 吴思航 《北方药学》 2020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对产妇发热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氯化钠常... 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对产妇发热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氯化钠常规性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性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地塞米松。对比两组在分娩过程中体温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生命体征。结果:实验组分娩时,镇痛发生后的3 h、4 h以及5 h、胎儿娩出时、分娩后第1小时、2小时体温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新生儿基础生命体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治疗方案,产妇发生发热、寒战的几率较低,且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地塞米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产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阻力参数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富富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46-148,16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下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阻力参数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5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正常产妇68例设为对照组。测定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 目的探讨彩超下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阻力参数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5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正常产妇68例设为对照组。测定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收缩期最大的血流和舒张末期血流的速度比值(S/D),并比较两组胎儿彩超下UA与MAC阻力参数指标与比值,预测胎儿缺氧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彩超下UA相关阻力参数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MCA相关阻力参数指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彩超下UA与MAC阻力指标比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UA/MCA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88.24%;PIUA/MCA敏感度为72.41%,特异度为83.82%;S/DUA/MCA敏感度为77.59%,特异度为94.12%。结论应用彩超下UA与MCA阻力参数比值能有效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相比正常产妇UA与MAC阻力指标比值明显更高,敏感度与特异度更强,为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宫内窘迫提供了更有效检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下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阻力参数比值 胎儿宫内窘迫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安全性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龙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128-130,18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及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48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6、12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24、48h两组患者的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美霞 刘慧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108-110,14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过程中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30)和镇痛组(n=604),常规组进行常规分娩,镇痛组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 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过程中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30)和镇痛组(n=604),常规组进行常规分娩,镇痛组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分析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疼痛效果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组产间恶心/呕吐、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组瘙痒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不增加新生儿风险,但会可增加产妇产间恶心呕吐及发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产妇 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产科无痛分娩中采用微量催产素静脉滴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黎佩钊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128-130,210,共4页
目的研究微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应用于产科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164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无痛分娩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微量催产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及转... 目的研究微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应用于产科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164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无痛分娩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微量催产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及转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用时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产科无痛分娩过程中,静脉滴注微量催产素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缩短产妇产程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因此建议推广至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催产素 静脉滴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门晓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8期76-77,共2页
目的对比2g/kg单剂及1.0g/(kg.d)×2d及0.4g/(kg.d)×5d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三种剂量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川崎病(KD)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其他治疗相同。观测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 目的对比2g/kg单剂及1.0g/(kg.d)×2d及0.4g/(kg.d)×5d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三种剂量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川崎病(KD)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其他治疗相同。观测患儿退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的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退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消退、多形性皮疹及手足症状消退时间较B、C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C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2g/kg单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更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