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1
作者 区携乐 任永祥 +2 位作者 吴秋云 谢志骏 罗汉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9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44例临床拟诊为新生儿HIE病例,其中拟诊缺血缺氧性脑病75例,合并其他疾病69例,行螺旋CT诊断及治疗后复查。结果144例CT发现脑内低密度影,呈局灶样36例,呈...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44例临床拟诊为新生儿HIE病例,其中拟诊缺血缺氧性脑病75例,合并其他疾病69例,行螺旋CT诊断及治疗后复查。结果144例CT发现脑内低密度影,呈局灶样36例,呈弥漫分布105例;并颅内出血32例,小斑点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脑室内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2例。12例患者1~4周复查CT,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复查后消失,出血病灶吸收,脑肿胀消退。结论螺旋CT可帮助HIE诊断,判断病情轻、重,并对治疗效果观察比较,有助于基础医院的HIE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螺旋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螺旋CT诊断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区携乐 任永祥 +1 位作者 吴秋云 罗汉超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139-139,14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诊断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为新生儿HIE患者,250例,均行螺旋CT扫描。结果影像学表现:250例CT表现为脑片状低密度影,呈弥漫分布202例,呈局灶样48例;并颅内出血54例,脑实质出...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螺旋CT诊断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为新生儿HIE患者,250例,均行螺旋CT扫描。结果影像学表现:250例CT表现为脑片状低密度影,呈弥漫分布202例,呈局灶样48例;并颅内出血54例,脑实质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脑室内出血6例,硬膜下出血13例。35例患者1~4周复查CT,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密度上升,出血病灶吸收,脑肿胀消退。15例患者5~16周复查CT,病灶吸收、消失。结论螺旋CT对HIE明确诊断,对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效果追踪,有助于新生儿HIE的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胃肠手术感染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
3
作者 张志 陈琼驹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感染常见细菌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采集77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其中G+细菌为17株,占22.08%。G-细菌为60株,占77.92%。第一位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第二位为... 目的了解本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感染常见细菌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采集77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其中G+细菌为17株,占22.08%。G-细菌为60株,占77.92%。第一位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第二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杆菌,第四位致病菌为肠球菌。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细菌的病例有19例。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良好的疗效。2代头孢菌素疗效稍差。氨基糖甙类疗效欠佳,喹诺酮类药物中加替沙星疗效好于环丙沙星。结论胃肠手术感染细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因为耐药性各不相同,感染发生时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的结果用药,经验及预防用药时最好选择广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 细菌感染 药敏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治疗药物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顺周 李润铭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5A期28-31,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其症状表现静止性震颤、身心反应迟钝、僵直和姿势不稳。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可能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现将国内外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速尿预防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碎石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许松华 陈振业 昔耀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速尿预防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i月至2011年6月该院103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碎石患者,于建立经皮肾通道后,静脉推注速尿20mg,碎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速尿预防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i月至2011年6月该院103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碎石患者,于建立经皮肾通道后,静脉推注速尿20mg,碎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8%(7例)。结论:通过术中应用速尿,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了术中灌洗致肾盂内高压而}J起的细菌、细菌毒素反流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碎石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速尿 感染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润铭 邓顺周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2A期50-53,共4页
对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感染与胃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汪萍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0期1105-1106,共2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关系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但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类型的相关性少有报道。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胃镜检查5568例病理诊断为胃癌的97例患者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关系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但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类型的相关性少有报道。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胃镜检查5568例病理诊断为胃癌的97例患者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与发生部位及组织类型亦有相关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感染 癌相关性 胃癌 临床研究 组织类型 发生部位 幽门螺杆菌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谭光长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26-227,共2页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DSE)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CAD)的常规方法,是评价心肌梗死(MI)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造成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中可以是坏死的心肌,也可以是存活的冬眠心肌,识别心肌梗死后...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DSE)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CAD)的常规方法,是评价心肌梗死(MI)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造成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中可以是坏死的心肌,也可以是存活的冬眠心肌,识别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是否存在活性,对选择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试验是识别存活心肌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应用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试验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心电图试验 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后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室壁运动异常 左室收缩功能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馨提示卡在门诊皮试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惠爱 陈月如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对提高门诊患者皮试后在观察区内休息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因超过观察皮试结果时间而重新皮试引起的痛苦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做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在皮试后发...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对提高门诊患者皮试后在观察区内休息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因超过观察皮试结果时间而重新皮试引起的痛苦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做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在皮试后发放温馨提示卡让患者阅读,将卡号记录在注射单上;对照组在皮试后口头告知患者皮试后的注意事项。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观察区内休息的依从性明显增加(p<0.01);因没有及时观察皮试结果而需要重新皮试的现象明显减少(p<0.01)。结论皮试温馨提示卡的应用,对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具有显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馨提示卡 皮肤过敏试验 依从性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