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健 黄开红 李海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内镜以及病理特点。方法 :1990年~ 2 0 0 0年经我院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 4 1例 ,对其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资料等进行分析。随访时间为 1~ 5年。结果 :胃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及上...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内镜以及病理特点。方法 :1990年~ 2 0 0 0年经我院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 4 1例 ,对其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资料等进行分析。随访时间为 1~ 5年。结果 :胃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及上消化道出血 ,好发部位是胃底和胃体部。内镜下表现为隆起型 34例 (82 .9% ) ,溃疡型 6例 (14 .6 % ) ,浸润型 1例 (2 .4 % )。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 9.8%。平均 2 5个月的随访中 ,8例死于转移 ,6例有局部复发。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特殊 ,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内镜为诊断GSMT的有效手段 ,但确诊仍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肿瘤 临床特点 内镜 病理学 诊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研究
2
作者 刘冈峰 罗光辉 +2 位作者 黄艳兰 黎卓江 李志建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对策,提高该方法安全性。方法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分为二组,规范组(A组)37例,对照组(B组)35例。定期随访,比较A、B二组静脉曲张闭塞情况、再出血率;A、...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防治对策,提高该方法安全性。方法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分为二组,规范组(A组)37例,对照组(B组)35例。定期随访,比较A、B二组静脉曲张闭塞情况、再出血率;A、B二组外周血象变化;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食管静脉曲张均已完全闭塞,二组均未见再出血。A、B二组病例白细胞与血小板术后1周和2周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有关的轻微咽痛或胸骨后疼痛A组占81.1%,B组占80.0%。部分脾栓塞术(PSE)脾塞后综合症A组占78.4%,B组占91.4%;腹水者A组占27.0%,B组占71.4%;脾脓肿A组占2.7%,B组占17.1%;胸积液A组无出现,B组占42.9%。结论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为了提高EVL-PSE联合术安全性,我们必须采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套扎 部分脾栓塞术 门脉高压症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药物导入治疗胃下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林任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升阳益胃汤药物导入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胃下垂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观察组患者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升... 目的探讨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升阳益胃汤药物导入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胃下垂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观察组患者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升阳益胃汤药物导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腹部按摩联合升阳益胃汤药物导入治疗胃下垂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垂 超声波 腹部按摩 升阳益胃 药物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