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斌华 黄勇帆 项嘉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58-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不同辅助性T细胞亚群相关的细胞因子(INF-γ、IL-4及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ELISA法检测MPP组患儿血清INF-γ为(60.93±17.88)ng/L,IL-4为(67.67±14.69)ng/L、IL-17为(72.64±33.80)ng/L,与对照组和非MP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PP组IL-4/IFN-γ比值为1.21±0.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临床上检查该类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检测患儿病情进展以及治的效果,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TH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经猷 张杜燕 李洁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1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检查,提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样本,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儿的脑脊液... 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1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检查,提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样本,分别检测和记录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22.15±5.68)μg/L,血清中的水平为(17.79±4.26)μg/L;对照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8.89±1.12)μg/L,其血清水平为(7.76±0.89)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的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显著升高,可作为评价病毒性脑炎脑组织损伤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鼻饲法喂养护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碧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鼻饲法喂养的护理效果与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对照组与鼻饲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经口滴管喂养,鼻饲组采取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患儿的成活率、体重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结... 目的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鼻饲法喂养的护理效果与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对照组与鼻饲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经口滴管喂养,鼻饲组采取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患儿的成活率、体重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存活率为65.63%,鼻饲组患儿存活率为87.50%,鼻饲组患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鼻饲组患儿10 d时体重与住院时间两项观察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尽早开展鼻饲喂养可有效提高患儿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体重儿 鼻饲喂养 护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图元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23期1075-1076,共2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asthma,CVA)是常见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asthma,CVA)是常见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临床资料甚少。为此,我们对71例CVA患儿进行MP血清抗体检测,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71例均为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我院就诊的儿童,均符合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型 肺炎支原体 检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与血清神经系统相关性蛋白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丽莎 李经猷 +6 位作者 陈丽秋 成仕 李艺芬 梁宝嫦 李洁敏 王琦 邹幸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4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血清神经系统相关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足月的窒息后复苏新生儿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n=36)和重度窒息(n=24)两个亚组...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血清神经系统相关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足月的窒息后复苏新生儿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n=36)和重度窒息(n=24)两个亚组,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h内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建立直线回归方程,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血气分析指标、NSE和S100蛋白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对照组三组间氧合指数、PH值、NSE、S100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PO_2、PCO_2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窒息、对照组PO_2、P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_2与NSE、S100蛋白呈弱正相关,PCO_2与NSE、S100蛋白呈弱负相关,氧合指数、PH值与NSE、S100蛋白呈中度负相关,NSE与NSE、S100蛋白呈中度正相关,S100蛋白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氧合指数变化可较敏感的反映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血气分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车树金 郑飞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对恩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30例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分析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对恩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30例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头孢他啶组,将其中30例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头孢呋辛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头孢他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头孢呋辛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70%),P<0.05。2)治疗后,头孢他啶组患儿排便的频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其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0.05。3)治疗后,头孢他啶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的水平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0.05。结论: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较好,可快速地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细菌性肠炎 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