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江门地区2454人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建华 郑健辉 +3 位作者 张瑞平 谷洪 张茂根 索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江门地区2454人进行检测,其中男1236例,女1218例。分...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江门地区2454人进行检测,其中男1236例,女1218例。分别做股骨上端及第2~4腰椎椎体测量。年龄20~89岁,按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股骨上端、第2~4腰椎椎体骨密度峰值均在30~39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下降较男性显著。江门地区男性50~8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7.94%,女性50~8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14%,两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江门地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一致,早期干预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科医生应该肩负起帮助社区人群早期干预骨质疏松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密度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建华 张迎光 +2 位作者 彭志康 张茂根 郑建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 3 0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 ,温度控制在 2 0℃。术后记录体温、肝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每月复查甲胎蛋白 (AFP)及CT ,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 ,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统计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生存率 :0 .5年、1年、1.5年、2年、3年、4年分别为 ,10 0 %、97%、90 %、79%、62 %、3 8%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较方便、简单、安全的方法 ,能显著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 栓塞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介入性热化疗 介入放射学 5-FU 卡铂 丝裂霉素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金铎 刘兴国 +4 位作者 吴文峰 陈镜沛 梁盛佳 廖毅平 陈国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9-1001,100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4年10月胃间质瘤切除术69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31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4年10月胃间质瘤切除术69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31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7.1±15.7)min,与开腹组(82.4±1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0,P=0.169);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1.1±23.3)ml,显著少于开腹组(98.1±38.3)ml(t=-3.604,P=0.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40.7±6.8)h,明显短于开腹组(46.6±9.0)h(t=-3.090,P=0.003);腹腔镜组术后进流食时间(53.7±8.8)h,明显早于开腹组(59.2±9.7)h(t=-2.485,P=0.015);腹腔镜组术后肺部感染1例、胃漏1例,开腹组切口感染1例、胃漏1例,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7.9±1.5)d,明显短于开腹组(9.2±1.7)d(t=-3.286,P=0.002)。69例术后随访8~86个月,2例肿瘤复发,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1例。结论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和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建华 郑建辉 +4 位作者 张瑞平 谷洪 梁丽容 莫秀凤 张茂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8-209,223,共3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与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68例有继发不孕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阻塞输卵管68支;对照组32例,阻塞输卵管60支;实验组行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加再通术;对照组仅用选择性输卵管加... 目的:比较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与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68例有继发不孕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阻塞输卵管68支;对照组32例,阻塞输卵管60支;实验组行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加再通术;对照组仅用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治疗。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追踪,1年后复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统计对比资料。结果:实验组再通成功率63.23%(4368),对照组31.67%(1960),两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1年后仍有输卵管阻塞的实验组8支,对照组12支。结论: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合并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疾病 放射性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动脉侧支血管参与咯血供血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赖清 伍筱梅 +1 位作者 陈永富 任医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侧支(NBSC)在支气管咯血病变中的意义,及其对支气管动脉(BA)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4例支气管咯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造影。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胸部体动脉三维重建,统计NBSC和B...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侧支(NBSC)在支气管咯血病变中的意义,及其对支气管动脉(BA)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4例支气管咯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造影。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胸部体动脉三维重建,统计NBSC和BA数目,测量其内径及病变区域邻近胸膜厚度。根据NBSC发现情况,资料分别归入NBSC组和无NBSC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NBSC参与供血36例,BA内径平均值为(1.850±0.631)mm,其中病灶附近胸膜增厚22例(61%),厚度为2.7~16.0mm,平均(7.71±4.12)mm;无NBSC供血88例,BA内径的平均值为(2.200±0.528)mm,病灶附近胸膜增厚7例(8%),厚度为1.1~2.4mm,平均(1.7±0.53)mm,两组间BA平均值和伴有胸膜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BSC能分流支气管动脉向咯血病变的供血,成为咯血的主要供血来源。显著的胸膜增厚是产生NBSC供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CT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 体动脉侧支 胸膜增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联合吉西他滨协同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宛 许晓军 +4 位作者 范佳鑫 黄宇贤 叶永斌 王静 郭坤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应用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CCK-8法检测HNK和GEM单用及联合应用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诱导Raji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应用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CCK-8法检测HNK和GEM单用及联合应用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诱导Raji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抗凋亡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HNK与GEM联合后,细胞生长抑制明显高于HNK和GEM单药组(P<0.01),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凋亡比例均较各单药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药联合后大部分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减少;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在联合组比在各单药组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NK联合GEM具有协同抑制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协同机制可能与两药联合后更多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细胞 和厚朴酚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瘢醑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宇明 李生 +3 位作者 李建宁 黄辉 惠博生 陈东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消瘢醑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中药治疗瘢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实验对照 ,在体外培养的 6例瘢痕疙瘩和 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消瘢醑 ,利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 12... 目的 探讨复方消瘢醑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中药治疗瘢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实验对照 ,在体外培养的 6例瘢痕疙瘩和 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消瘢醑 ,利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 12h ,2 4h ,4 8h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NFB)增殖活性。 结果  10、10 0、10 0 0 μg/ml消瘢醑和 1× 10 -7mol/L氢化可的松在 12、2 4、4 8h均可抑制NFB和KFB的增殖 ,P <0 0 5。氢化可的松对KFB的抑制作用与NFB相似。 10 μg/ml和 10 0 μg/ml消瘢醑对NFB和KFB增殖的抑制与氢化可的松相似。  结论 消瘢醑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瘢醑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局部及全身臭氧干预后的血清学对比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医民 邓宇 +1 位作者 钱元新 伍筱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医用臭氧直接作用于关节腔,或采用自血回输法全身应用于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所致的血清学变化,探讨臭氧对骨关节炎软骨的作用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胶原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诱导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医用臭氧直接作用于关节腔,或采用自血回输法全身应用于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所致的血清学变化,探讨臭氧对骨关节炎软骨的作用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胶原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诱导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10μg/m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30μg/m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10μg/ml臭氧自血回输组、30μg/ml臭氧自血回输组共6组,每组6只。造模4周后进行臭氧干预,每周2次共4周。末次注射后4周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和模型组的血清NO含量、T-SOD活力、TNFα和IL-1β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治疗组间及治疗组与模型组间的血清NO含量,T-SOD活力,TNFα和IL-1β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①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出现血清NO、SOD、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②臭氧无抑制已升高的血清NO、TNFα和IL-1β水平;③"氧化预稳定"作用是系统性而非局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医用臭氧 注射 关节腔内 自体血回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伴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诗琳 陈镜沛 崔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28-1728,共1页
关键词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脂肪肉瘤 腹膜后 下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RIs类药物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玲 黄彦珊 +2 位作者 王利 刘书豪 王婧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2-897,共6页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主要在疼痛传导下行抑制通路中发挥抑制疼痛作用。SNRIs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痛、幻肢痛等方面,目前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主要在疼痛传导下行抑制通路中发挥抑制疼痛作用。SNRIs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痛、幻肢痛等方面,目前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推荐药物。该文就SNRIs类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及SNRIs药物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具体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旨在为SNRIs类药物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文拉法辛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液温度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华 张华 +1 位作者 罗小贞 聂藕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8期2081-2082,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加温灌注液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的变化,从而选择较为适宜的灌注液温度。[方法]将82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术中观察组用加温至37℃±1℃的灌注液,对照组用室温下(23℃±1℃)... [目的]观察使用加温灌注液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的变化,从而选择较为适宜的灌注液温度。[方法]将82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术中观察组用加温至37℃±1℃的灌注液,对照组用室温下(23℃±1℃)放置的灌注液。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变化及与低体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基础体温比较:观察组体温变化不大,对照组体温明显下降(P<0.01);在手术开始后60min、90min、术毕观察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镜手术中使用加温的灌注液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寒战的发生,增加术中病人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灌注液 体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区觉璋 贾翔 陈淑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损伤标志分子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SNCV、MNCV水平高于对照组,双下肢V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HCY、AGEs、MDA、NSE、HMGB1、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GSH、SOD、MBP、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和振动感觉、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桂哌齐特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周均洪 唐炎权 +2 位作者 廖芝健 尹伟强 卢运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比较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7月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钬激光碎石术67例,经... 目的 比较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与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7月直径2~4cm肾盂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钬激光碎石术67例,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52例,比较2组一期通道建立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硬通道组和软通道组的一期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80.6%(54/67)和76.9%(40/52)(X2=0.238,P=0.626),手术时间分别为(39.1±8.2)min和(43.5±6.4)min(t=-2.832,P=0.00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0.4)d和(2.0±0.5)d(t=1.288,P=0.201),术后1天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3.3%(45/54)和55.0%(22/40)(X2=9.010,P=0.003),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52/54)和70.0%(28/40)(X2=12.536,P=0.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6/54)和12.5%(5/40)(X2=0.000,P=1.000)。结论一期经输尿管硬通道下软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4am的。肾盂结石安全性好,疗效确定,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比经输尿管软通道下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鞘 输尿管镜 软性输尿管肾镜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03~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惠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住院死亡病人 死亡原因 医疗质量 健康水平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对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早期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19
15
作者 卢瑞沾 张俊成 +1 位作者 杨振华 梁燕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DCE-MRI的特征。材料与方法对3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内及术后1周行DCE-MRI检查,然后对同一肌瘤边缘的强化模式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结果高...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DCE-MRI的特征。材料与方法对3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内及术后1周行DCE-MRI检查,然后对同一肌瘤边缘的强化模式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33例子宫肌瘤,其中25例术后DCE-MRI表现为中央低信号无强化的消融区,并有窄边强化,经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复发肿瘤组织,证实完全消融;8例消融区边缘有结节或有不规则增厚边缘强化,5例经病理学确认有残留存活肿瘤组织,3例6个月后复查表现为增大。结论子宫肌瘤被完全消融的DCE-MRI征象为中央无强化低信号区,伴狭窄强化边缘,而边缘有结节强化或有不规则增厚边缘强化,则考虑肿瘤只被部分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 超声疗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2例住院死亡病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沈明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4-545,共2页
目的对我院8年来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共1802例,从病死率、死亡性别、季节分布、年龄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男女性别比1.69:1... 目的对我院8年来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共1802例,从病死率、死亡性别、季节分布、年龄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男女性别比1.69:1;死亡人数以第二季度最低,然后逐渐上升至第二年春季;死亡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以上;前5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重点加强死亡前5位疾病的防治、诊断,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案 死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崔威 王淑平 +3 位作者 成永明 王彬 钟小文 王冬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表(MRS)评定。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优于对照组91.43%。(2)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针对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 更年期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腺样体局部菌群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健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患儿当中局部菌群情况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MOE)发病的关系。方法:对计划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切除前于鼻内镜下腺样体表面、深部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腺样体表面和深...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患儿当中局部菌群情况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MOE)发病的关系。方法:对计划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切除前于鼻内镜下腺样体表面、深部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腺样体表面和深部取样中,发现条件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出现率为5%-15%,在无慢性分泌性中耳炎(Ⅰ组)和cMOE(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腺样体表面和深部化脓性链球菌阳性率(P=0.036)、腺样体深部普雷沃菌阳性率(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中,根据研究结果我们传统认为的部分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在cMOE致病因素中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反而部分细菌表现出来的抑制机制在cMOE发病有一定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细菌间的相互干扰、抑制可能是cMOE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细菌 发病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少腹贴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玉娥 于萍 +2 位作者 欧阳艳华 李德欣 嵇远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28,共2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盐酸小檗碱 双黄少腹贴 巴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STIR及SET_1WI+C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鲁 卢瑞沾 +2 位作者 唐运成 赵相胜 汪慧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888-890,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技术)(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及SET1WI+C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差异,并探讨3者对发现较小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收集39例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技术)(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及SET1WI+C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差异,并探讨3者对发现较小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收集39例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R资料,对比DWI、STIR、SET1WI+C上淋巴结的分布,显示小淋巴结的数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DWI、STIR及SET1WI+C分别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38例(97.43%)、30例(76.92%)和21例(53.85%)。3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1);DWI与SET1WI+C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11,P<0.01);DWI与STI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34,P<0.01);SET1WI+C与STI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01<P<0.05)。结论:联合应用DWI和STIR,有利于对鼻咽癌颈部较小转移淋巴结的鉴别,可提高病理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