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1
作者 李智斌 黄鸿镳 冯正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 17例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 7例手术治疗 ,10例保守治疗。结果 :7例手术病人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恢复 ,保守治疗者中有7例视力不同程度恢复 ,3例视力...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 17例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 7例手术治疗 ,10例保守治疗。结果 :7例手术病人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恢复 ,保守治疗者中有7例视力不同程度恢复 ,3例视力无改善。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 ,除伤后视力明显好转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并发症 视神经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疾病经介入治疗后的临床随访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文 黄鸿镳 李宗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颅内血管疾病的长期疗效及随访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2 8例颅内血管病变栓塞治疗后长期临床随访资料。 4 6例动脉瘤应用弹簧圈致密栓塞 ;6 8例动静脉畸形应用NBCA栓塞 ,其中 4 0例结合手术或放射治疗 ;14例外伤性...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颅内血管疾病的长期疗效及随访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2 8例颅内血管病变栓塞治疗后长期临床随访资料。 4 6例动脉瘤应用弹簧圈致密栓塞 ;6 8例动静脉畸形应用NBCA栓塞 ,其中 4 0例结合手术或放射治疗 ;14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应用球囊栓塞。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 ,后者包括术后6~ 2 4个月的CT或MR检查 ,以及必要的脑血管造影复查。随访期 6~ 36个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动脉瘤栓塞后 4 4例 (95 7%)痊愈 ;M2 段及C2 段动脉瘤瘤颈复发各 1例 ,经再行介入术改善瘤颈血流动力学后 ,9个月造影复查无复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仅 1例 (1 5 %)造影显示复发 ,予 2次放射治疗。CCF栓塞后症状完全消失 ,未见复发。结论 介入治疗上述血管性疾病疗效满意 ,预后良好。致密填塞动脉瘤和改善瘤颈血流动力可减少其复发或破裂 ;动静脉畸形栓塞后采取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两者随访应结合临床症状和造影复查。外伤性CCF随访以临床症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疾病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临床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血管影像特征及术前栓塞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文 李智斌 +1 位作者 伍益 冯正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血管影像特征及手术前栓塞治疗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脑膜瘤造影的血管影像资料及临床治疗。结果 :造影显示由单纯颈外动脉或以颈外动脉为主供血的脑膜瘤 9例 ,由单纯颈内动脉或以颈内动脉为主供血的脑膜瘤 5...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血管影像特征及手术前栓塞治疗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脑膜瘤造影的血管影像资料及临床治疗。结果 :造影显示由单纯颈外动脉或以颈外动脉为主供血的脑膜瘤 9例 ,由单纯颈内动脉或以颈内动脉为主供血的脑膜瘤 5例 ;脑膜瘤主要经脑膜静脉引流 ;13例行脑膜瘤术前有效栓塞后予手术切除 ,术中平均出血 10 0~ 40 0ml,病理证实为脑膜瘤 ,1例作γ 刀放射治疗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脑膜瘤可由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单独或混合供血 ,亚选择性栓塞主要由颈外动脉供血的脑膜瘤 ,可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 ,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血管造影术 外科手术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颈段脊髓肿瘤显微手术切除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伍益 黄鸿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肿瘤的特点及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对经显微镜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5例高位颈段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高位颈段肿瘤全切 13例 ,部分切除 2例 ,无一例死亡。结论 :高位颈段肿瘤手术危险性大 ,显微镜下分...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肿瘤的特点及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对经显微镜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5例高位颈段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高位颈段肿瘤全切 13例 ,部分切除 2例 ,无一例死亡。结论 :高位颈段肿瘤手术危险性大 ,显微镜下分块切除对周围脊髓组织影响小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恢复较快。术中寻找肿瘤应仔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高位颈段脊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表达及其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邓先明 郑猛 +6 位作者 王红芹 秦琨 王坤 洪川 彭超 侯兴华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0-725,733,共7页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血液相关指标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广东... 目的探讨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血液相关指标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43例,其中1例分期行双侧CEA,以2例计算,共计44例患者。以颈部血管超声造影结果0~1级为稳定斑块,2~3级为易损斑块;以高分辨率增强MR血管成像(MRA)结果Ⅰ~Ⅲ型、Ⅶ~Ⅷ型为稳定斑块,Ⅳ~Ⅵ型为易损斑块。当颈部血管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增强MRA对斑块易损性评估结果不一致时,以颈部血管超声造影结果为准。根据斑块性质,将44例患者分为稳定组(15例)和易损组(2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斑块中ADAMTS-4的表达,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和狭窄侧别;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ADAMTS-4、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PLR和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对正态分布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非正态分布资料及有序变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术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中ADAMTS-4的水平;对斑块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DAMTS-4在斑块中的表达,分为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组血清ADAMTS-4水平、PLR均低于易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2±26)μg/L比(116±24)μg/L,t=-5.683;110.87(87.25,134.05)比151.33(130.72,169.17),Z=-2.860;均P<0.01]。(3)稳定组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的占比分别为10/15、3/15、2/15,易损组阳性细胞数<25%、25%~50%和>50%的占比分别为3/29、14/29、12/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0,P=0.001)。(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R水平、斑块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度较低(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36、0.508),血清ADAMTS-4水平与斑块易损性呈中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659),均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PLR及ADAMTS-4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呈正相关,PLR和斑块ADAMTS-4与易损性相关度均较低,血清ADAMTS-4与斑块易损性为中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基质金属蛋白酶4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颈动脉狭窄 斑块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