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方法及致病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明亮 伍国达 +6 位作者 张辉 梁小华 郑少莉 陈小荷 梁灼源 韦锋 石晓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改进培养方法,提高致病菌培养阳性率及了解本中心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腹膜炎腹腔透出液直接涂片观察细菌及接种于培养瓶(BA组),或离心后再涂片及接种(C-BA组)。观察两组细菌阳性检测率及致病菌培养阳性率。观察致病菌谱及其... 目的:改进培养方法,提高致病菌培养阳性率及了解本中心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腹膜炎腹腔透出液直接涂片观察细菌及接种于培养瓶(BA组),或离心后再涂片及接种(C-BA组)。观察两组细菌阳性检测率及致病菌培养阳性率。观察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结果:传统涂片组与离心涂片组比较,P<0.01。B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C-BA组比较,P<0.01。前2位致病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均100%敏感。结论:改进培养方法提高了致病菌培养的阳性率。离心涂片组的细菌阳性率明显比传统涂片组高。对本中心腹膜炎,可使用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培养方法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国恩 邹文书 +3 位作者 梁宇通 林忠顺 陈秋连 谭翠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 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48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上消化道SMT患者。根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口的不... 目的:探讨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 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48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上消化道SMT患者。根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口的不同分为2组:传统组(23例)为环形切口,改良组(25例)为纵行切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改良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vs.91.3%,χ2=0.451,P=0.502),但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3.8分钟vs.71.5分钟,t=2.371,P=0.022)和术中出血量(15.7 ml vs.35.6 ml,t=8.163,P<0.001)均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无术中大出血,但均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消化道穿孔,此外在传统组中观察到有1例患者存在延迟性出血。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SMTs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肿瘤 胃肠道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