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伟 李锦蓉 +3 位作者 兰勇 胡茂清 罗学毛 龙晚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和在评估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30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其中10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图像质量分为Ⅰ、Ⅱ、Ⅲ、Ⅳ、Ⅴ共5个等级,狭窄程度分为<5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和在评估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30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其中10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图像质量分为Ⅰ、Ⅱ、Ⅲ、Ⅳ、Ⅴ共5个等级,狭窄程度分为<50%、50%~74%、75%~99%和闭塞4个级别。以DSA为标准,分析肾动脉CTA在评估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影响肾动脉CTA的因素有延迟时间、旋转时间、对比剂单位剂量与注射速度、屏气合作与否、患者年龄、血管钙化等;评估动脉狭窄<50%、50%~74%、75%~99%、闭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30%和76.80%、89.70%和90.40%、96.30%和97.10%、100%和100%。结论延迟时间、旋转时间、对比剂单位剂量与注射速度、患者屏气合作与否、患者年龄、血管钙化等可影响肾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在评估动脉狭窄方面,肾动脉CTA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动脉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A与3D-TOF-MRA技术对比及对颅内动脉瘤的评估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伟 罗学毛 +3 位作者 李锦蓉 陈雄钊 何仪改 龙晚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D-TOF-MRA的技术特点及对颅内动脉瘤评估的效果。方法:对58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A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估CTA与MRA显示...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D-TOF-MRA的技术特点及对颅内动脉瘤评估的效果。方法:对58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A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估CTA与MRA显示动脉瘤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经DSA检查,57例阳性,发现动脉瘤73枚,CTA检查54例阳性,发现动脉瘤67枚,MRA检查52例阳性,发现动脉瘤63枚,CTA、MRA检查敏感性分别为91.8%、86.3%。结论:CTA、MRA可作为辅助DSA检查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A MRA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丹凤 燕铁斌 +2 位作者 黎冠东 胡荣亮 梁启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康复疗效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以相同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周后完成DTI检查,测量最大病灶侧及对侧相应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FA比值(r FA)、FA不对称性(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同时完成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观察治疗前后患侧FA、健侧FA、r FA、FAasy及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治疗3周后,患侧FA、r FA、FAasy、健患侧FA差值及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侧F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治疗前后患侧FA和r FA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r=0.579,P=0.015;r=0.560,P=0.020);FAasy和健患侧FA差值的变化值与FMA变化值呈线性负相关(r=-0.530,P=0.029;r=-0.557,P=0.020);健侧FA变化值与FMA变化值不相关(r=-0.300,P=0.242)。结论:DTI中各参数的改变与下肢运动损伤程度存在关联性,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和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卒中 早期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伟 罗学毛 +1 位作者 兰勇 龙晚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支架管腔、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影像分析及其指导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国强 龙晚生 +6 位作者 李卓永 吴标 兰勇 张朝桐 胡茂清 梁启堂 蔡小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CT平扫及双期扫描的CT表现,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Child A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的CT平扫碘油沉积形态及非碘油沉积区双期增强扫描CT表现,了解肝细胞癌TACE术后肿瘤血供情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CT平扫及双期扫描的CT表现,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Child A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的CT平扫碘油沉积形态及非碘油沉积区双期增强扫描CT表现,了解肝细胞癌TACE术后肿瘤血供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HCC病灶43个。肿瘤内整体碘油沉积形态在CT平扫上分为两类:①全瘤均匀致密型:5个HCC病灶在CT平扫上表现为全瘤均匀致密,双期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②不均匀型:38个HCC病灶为不均匀型,10个病灶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见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见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16个病灶肝动脉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强化;3个病灶表现为动门双期无明显强化;1个病灶动门双期均未见强化,表现为液化坏死区。结论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可反映肝细胞癌TACE术后的血供变化,间接反映肿瘤组织的存活程度,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质量控制与评估动脉狭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伟 陈雄钊 +3 位作者 胡茂清 李锦蓉 罗学毛 龙晚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消除方法,和其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4月进行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患者180例,其中有80例在1周内进行了常规下肢动脉造影。将CT下肢动脉成像... 目的:探讨影响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消除方法,和其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4月进行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患者180例,其中有80例在1周内进行了常规下肢动脉造影。将CT下肢动脉成像图像分为6个级别打分,通过得分情况分析出影响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因素。以常规造影为标准,把动脉狭窄分为<50%、50%~74%、75%~99%、闭塞4个级别,分析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影响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因素有造影剂(速度/浓度/剂量)、延迟时间、扫描参数(旋转时间/螺距)、血管钙化、重建技术、患者年龄等,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动脉狭窄<50%、50%~74%、75%~99%、闭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46.5%、89.2%)、(60.6%、91.8%)、(76.5%、95.4%)、(87.1%、98.3%)。结论: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具有多种重建模式,是一种准确的、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其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肢动脉成像 质量控制 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龙昉 胡茂清 +4 位作者 龙晚生 李卓永 张朝桐 兰勇 罗学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67例成人小肠套叠患者的临床及MSCT表现,对比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肿瘤性小肠套叠患者41例(肿瘤性小肠套叠组),...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67例成人小肠套叠患者的临床及MSCT表现,对比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肿瘤性小肠套叠患者41例(肿瘤性小肠套叠组),肠套叠数量53处,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12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患者26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肠套叠数量30处,其中原发性20例,非肿瘤性良性病变6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的套管长度(4.6 cm)、套鞘直径(2.8 cm)均小于肿瘤性小肠套叠组(分别为13.4 cm和4.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伴肠梗阻患者(n=3)少于肿瘤性肠套叠组(n=18),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肠套叠组9例患者为多处套叠,发生比例高于非肿瘤性肠套叠组的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肠套叠组53处肠套叠均可见引导点。结论:成人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的临床和MSCT表现有一定差异,判断肠套叠有无引导点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成人 小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纤维瘤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茂清 龙晚生 +3 位作者 张朝桐 罗学毛 龙昉 谭国强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MRI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纤维瘤CT、MRI征象,7例行CT扫描,1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内单侧边界清楚的肿块,其表现可分为三类:单纯肿块型5例,1例小肿瘤密度均... 目的:探讨螺旋CT、MRI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纤维瘤CT、MRI征象,7例行CT扫描,1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内单侧边界清楚的肿块,其表现可分为三类:单纯肿块型5例,1例小肿瘤密度均匀,4例大的肿瘤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囊变型2例,肿瘤内见囊性密度及信号影;合并其他肿瘤型,1例合并同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结论:卵巢纤维瘤CT、MRI表现呈多样化,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纤维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丘仿松 麦翔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提高颌面部骨折诊治效果的作用。方法 :15例颌面部骨折病人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 ,精确测量骨折的部位范围 ,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 ,再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 :15例颌面部骨...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提高颌面部骨折诊治效果的作用。方法 :15例颌面部骨折病人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 ,精确测量骨折的部位范围 ,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 ,再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 :15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均得到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移动方向和距离的清晰图像 ,使治疗中得以正确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进行立体测量准确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诊断 手术路径 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18)F-FDG PET/CT表现与血清CE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江 段晓蓓 +2 位作者 樊卫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0-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PET/CT表现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71例初诊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外周静脉血CEA的结果。分析入选患者肺原发灶SUVmax、分化程度...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PET/CT表现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71例初诊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外周静脉血CEA的结果。分析入选患者肺原发灶SUVmax、分化程度、原发灶大小、转移性淋巴结SUVmax、淋巴结N分期与血清CEA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原发灶SUVmax、大小与血清CEA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N分期情况与血清CEA有相关性,N0~N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灶分化程度、转移性淋巴结SUVmax与血清CEA无明显相关。【结论】肺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淋巴结N分期与血清CEA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N分期增加,血清CEA水平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片读解
11
作者 梁春明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脑动脉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