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肿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谭国强 马雁秀 +5 位作者 李卓永 张朝桐 崔恩铭 兰勇 胡茂清 龙晚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69-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CT在睾丸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睾丸肿瘤的组织病理、临床特点及其CT表现。结果 34例CT均表现为睾丸肿大,呈软组织密度。其中精原细胞瘤17例,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呈实性改变为主... 目的探讨CT在睾丸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睾丸肿瘤的组织病理、临床特点及其CT表现。结果 34例CT均表现为睾丸肿大,呈软组织密度。其中精原细胞瘤17例,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呈实性改变为主,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轻度—中度分隔样强化。混合性生殖细胞瘤5例,卵黄囊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包块,增强后明显不均一强化。胚胎性癌1例,CT表现为包膜不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畸胎瘤4例,其中良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内见粗在环状钙化,并可见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恶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肿块,其内未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淋巴瘤2例,CT表现为睾丸实性块,密度均匀,增强后均一强化。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内见脂肪密度及点状钙化,增强后呈不均一强化。腺瘤样瘤1例,CT表现为实性肿块,内见坏死。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表皮样囊肿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囊性肿块,增强后无强化。结论 CT能明确检出睾丸肿瘤,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也能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术在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伟 龙晚生 +3 位作者 何义改 兰勇 罗学毛 李锦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数字减影术在头颈部64排螺旋CTA成像的价值。方法对958例头颈部血管患者用直接法、Surestart法、小剂量测试法、Surestart减影法、小剂量测试减影法进行CTA成像,前3种为非减影法,后2种为减影法,从图像质量、成像时间、成像... 目的为了探讨数字减影术在头颈部64排螺旋CTA成像的价值。方法对958例头颈部血管患者用直接法、Surestart法、小剂量测试法、Surestart减影法、小剂量测试减影法进行CTA成像,前3种为非减影法,后2种为减影法,从图像质量、成像时间、成像效果对5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优图像质量、最短成像时间、最好效果的CTA成像方法。结果图像质量按直接法(2.82分)、Surestart法(3.25分)、小剂量测试法(3.33分)、Surestart减影法(4.10分)、小剂量测试减影法(4.18分)顺序逐渐变好,减影法好于非减影法;成像时间按直接法(40.26min)、Surestart法(35.06min)、小剂量测试法(33.49min)、Surestart减影法(17.52min)、小剂量测试减影法(15.32min)顺序逐渐变短,减影法快于非减影法;减影法评估动脉瘤和狭窄的灵敏度比非减影法高,且狭窄程度和动脉瘤越小,减影法越优于非减影法。结论数字减影法是比较理想的头颈部64排螺旋CTA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术 64排螺旋CT 图像质量 成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灌肠在盆腔CT检查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曼琼 蔡小琴 +1 位作者 马雁秀 梁英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61-261,283,共2页
关键词 甘露醇 灌肠 盆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克强 左克扬 +1 位作者 刁士元 孙巧松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676-679,共4页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尿激肽原酶治...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应用1H-MRS技术测定脑内代谢物NAA、Lac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AA峰值升高、Lac峰值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疗效与预后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激肽原酶 1H-MRS 急性脑梗死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5
作者 冼翠华 梁宇闯 +5 位作者 罗明乾 轩慧杰 胡国强 钟业娟 苏明 胡菂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49-250,共2页
肿胀手综合征是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发生的持续手部及上肢肿胀,是内瘘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3%~5%[1].随着近些年血液透析病人增多及存活率改善[2],肿胀手综合征的报道逐渐增加.我院于2006年12月~2013年6月也收治了2... 肿胀手综合征是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发生的持续手部及上肢肿胀,是内瘘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3%~5%[1].随着近些年血液透析病人增多及存活率改善[2],肿胀手综合征的报道逐渐增加.我院于2006年12月~2013年6月也收治了20例肿胀手综合征的血液透析患者,现总结其中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手综合征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诊治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病人 上肢肿胀 诊治经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志骏 任永祥 +2 位作者 区携乐 谈慧嫣 胡茂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经胸部超声检查,其中CT扫描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行...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经胸部超声检查,其中CT扫描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比较两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分型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胸部超声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CT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其中主动脉夹层分型为Ⅰ型14例,Ⅱ型4例,Ⅲ型2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并明确分型,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临床主动脉夹层筛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