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3
1
作者 王海清 胡杏军 +2 位作者 刘芳 钟倩 詹雪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个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盆底肌力0—Ⅱ级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开始对...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个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盆底肌力0—Ⅱ级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开始对照组自行盆底康复锻炼,治疗组另予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15次。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分别比较二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结果:治疗组术后5个月、1年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术后5个月治疗组盆底肌力主要提升至Ⅲ—Ⅳ级,对照组肌力主要仍为Ⅱ—Ⅲ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POP-Q分度在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FIQ-7及PISQ-12评分术后5个月治疗组二者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评分较术后5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盆底肌力及电生理指标,并在1年内可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盆底疾病 肌肉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30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詹雪梅 房昭 +3 位作者 魏继红 杨爱莲 阮晓红 温宝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109-2110,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的30例患者(病例组),并与同期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 目的:探讨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的30例患者(病例组),并与同期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壁修补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3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时间病例组70~130min,对照组55~120min。出血量病例组60~200mL,平均119.14mL,对照组50~180mL,平均104.25mL,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3~24个月,病例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前壁长度)5~9cm,平均6.86cm,对照组阴道深度3~7cm,平均5.65cm,差异有显著性(P=0.00)。术后随访病例组无复发,主观满意度100%,客观满意度96%。对照组5例分别于术后1、6、11、13、15个月复发阴道前壁膨出Ⅰ度,复发率11%,主观满意度94%,客观满意度90%。与病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8)。结论: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可有效治疗阴道前壁膨出。近期复发率低于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阴道前壁膨出 阴道旁修补术 阴道前壁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直径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房昭 杨爱莲 +1 位作者 詹雪梅 魏继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44-1745,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低、中、高危险群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回顾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CEA值及肿瘤直径,以Logisti...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低、中、高危险群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回顾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CEA值及肿瘤直径,以Logistic回归确定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确定各指标的cut-off值,并据此进行宫颈癌低、中、高危险群分类,以χ2检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危险群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SCC、CA-125、CA-199、肿瘤最大直径(max)是相互独立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子。其cut-off值分别为2.75ng/mL、20.5U/mL、17.5U/mL、2.05cm。定义超出cut-off值的肿瘤标志物个数为N,则低危险群(N:0~1≤2cm)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57%(1/28)、中危险群(N:0~1>2cm或N:2~3≤2cm)为21.82%(12/55)、高危险群(N:2~3>2cm)为79.41%(27/34)。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和肿瘤直径是独立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联合测定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生秀杰 房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583-2584,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及MTT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作用。结果: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抑制HEC-1-B细胞的生长,并呈一定的...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及MTT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作用。结果: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抑制HEC-1-B细胞的生长,并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塞来昔布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塞来昔布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
5
作者 陈兰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497-498,共2页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陈兰芳卵巢癌在妇癌中病死率最高,疗效最差,近年来采用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有所提高,但5年存活率仍偏低,影响卵巢癌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手术的彻底性和化疗的有效性,手...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陈兰芳卵巢癌在妇癌中病死率最高,疗效最差,近年来采用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有所提高,但5年存活率仍偏低,影响卵巢癌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手术的彻底性和化疗的有效性,手术的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卵巢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细胞减灭术 联合化疗 综合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