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在早期诊断CAP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文枝 黄宏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早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CA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52...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早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CA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52例)、B组(金葡菌和链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27例),C组(假丝酵母菌为主的真菌感染,21例),选择同期病毒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c Tn I、D-D水平。结果研究组、A组、B组、C组、对照组的hs-CRP水平为(6.50±0.93)、(8.92±1.06)、(4.65±0.91)、(2.89±0.65)、(1.13±0.38)mg/L,c Tn I水平分别为(0.346±0.168)、(0.430±0.211)、(0.258±0.132)、(0.251±0.110)、(0.012±0.005)ng/L,D-D水平分别为(0.79±0.32)、(0.88±0.35)、(0.71±0.30)、(0.68±0.27)、(0.32±0.14)mg/L。研究组、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hs-CRP、c Tn I、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或0.01),且B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C组(P<0.05);A组患者的血清c Tn I及D-D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的c Tn I、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 Tn I和D-D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CAP,鉴别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其中血清hs-CRP水平尤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D-二聚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宏佳 罗海清 +2 位作者 郑文枝 叶庆荣 郑钰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严重程度与预后评价中应用白细胞计数(WBC)、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价值。方法 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标准分为低死亡危险组(70例)和高死亡危险组(28... 目的分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严重程度与预后评价中应用白细胞计数(WBC)、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价值。方法 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标准分为低死亡危险组(70例)和高死亡危险组(28例);按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30例)和非重症肺炎组(68例)。比较低死亡危险组和高死亡危险组、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患者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结果低死亡危险组患者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均低于高死亡危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WBC、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27±0.94)×109/L、(133.75±13.58)mg/L、(4.61±0.76)mg/L,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者的(7.75±0.85)×109/L、(64.82±5.82)mg/L、(0.81±0.4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宏佳 张丽筠 +1 位作者 林伟泉 郑钰晖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71-173,211,共4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93.3%(28/30),并发症率为6.7%(2/30),和对照组疾病缓解率的70.0%(21/30)、并发症率的26.7%(8/30)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预防心血管事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诊 培哚普利 匹伐他汀钙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