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螺旋CT诊断原发性肠脂垂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茂豪 梁彩妮 +2 位作者 陈晓龙 杨为民 林俊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用于原发性肠脂垂炎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收集的原发性肠脂垂炎1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部位及周围表现。结果本组原发性肠脂垂炎病例中位于乙状结肠旁8例,回盲部6例,结肠肝曲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用于原发性肠脂垂炎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收集的原发性肠脂垂炎1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部位及周围表现。结果本组原发性肠脂垂炎病例中位于乙状结肠旁8例,回盲部6例,结肠肝曲4例。所有病灶边缘均可见包鞘样高密度环,厚度1~3mm,病程短者薄而光滑,病程长者厚而毛糙。3例表现为肠壁边缘圆形或卵圆形云絮状较周围脂肪比稍高密度影,其余15例表现为肠壁边缘戒指样或环形稍高密度影。结论原发性肠脂垂炎具有特征性CT表现,表现为脂肪垂区的特定病变部位,呈现椭圆形、圆形脂肪密度肿块,边缘高密度环征、中央见点状及线条状高密度影和周围继发性炎性改变,增强后周围环壁呈轻中度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脂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庆荣 黄宏佳 杨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 目的探讨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不但在临床疗效方面更为显著,并且见效快,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奥美拉唑 奥曲肽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永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方法 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方法 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参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低于参照组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多索茶碱治疗,疗效确切,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在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蔡碧娟 陈捷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宫外孕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宫外孕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0.58±3.29)h显著早于对照组的(22.82±3.11)h,疼痛评分(1.08±0.85)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27±2.1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2.35±2.1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0.94)、(48.36±2.12)、(50.52±2.16)分,住院时间(4.23±2.7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6±2.6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宫外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无痛分娩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柔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8期138-140,1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无痛分娩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70例无痛分娩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人性化...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无痛分娩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70例无痛分娩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无痛分娩足月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人性化护理 无痛分娩 足月 产妇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在早期诊断CAP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文枝 黄宏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早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CA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52...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早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CA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52例)、B组(金葡菌和链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27例),C组(假丝酵母菌为主的真菌感染,21例),选择同期病毒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c Tn I、D-D水平。结果研究组、A组、B组、C组、对照组的hs-CRP水平为(6.50±0.93)、(8.92±1.06)、(4.65±0.91)、(2.89±0.65)、(1.13±0.38)mg/L,c Tn I水平分别为(0.346±0.168)、(0.430±0.211)、(0.258±0.132)、(0.251±0.110)、(0.012±0.005)ng/L,D-D水平分别为(0.79±0.32)、(0.88±0.35)、(0.71±0.30)、(0.68±0.27)、(0.32±0.14)mg/L。研究组、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hs-CRP、c Tn I、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或0.01),且B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C组(P<0.05);A组患者的血清c Tn I及D-D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的c Tn I、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 Tn I和D-D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CAP,鉴别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其中血清hs-CRP水平尤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D-二聚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赋权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子华 陈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4期140-142,172,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家庭赋权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2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 目的 研究分析家庭赋权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2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试验组37例,给予家庭赋权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抑郁评分(SDS).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侧肢体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后伸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赋权理论结合跨理论模型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理论 跨理论模型 乳腺癌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纪岱云 吴小凡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期健康人群61例,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心...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期健康人群61例,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和无意识障碍hs-CRP和心肌酶谱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hs-CRP、LDH、AST、CK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hs-CRP、LDH、AST、CK均高于无意识障碍(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可以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以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清洗方法清洗中度污染器械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少凌 王逸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两种清洗方法清洗中度污染器械的效果,确保复用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本院外科手术供应室回收中度污染器械300件,使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三组,即第一清洗组100件、第二清洗组100件及对照清洗组100件。对照清洗组采用全自动... 目的探讨使用两种清洗方法清洗中度污染器械的效果,确保复用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本院外科手术供应室回收中度污染器械300件,使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三组,即第一清洗组100件、第二清洗组100件及对照清洗组100件。对照清洗组采用全自动喷淋清洗机行常规清洗。第一清洗和第二清洗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器械提前分别采用酶液与温水浸泡。将三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清洗后的器械清洁度及残留血的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及第二清洗组器械清洁度及残留血的污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清洗组。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及第二清洗组器械潜血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第一与第二清洗组清洗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酶液或温水在应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机清洗中度污染器械前进行浸泡,能够明显提高中度污染器械的清洗度,两种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污染器械 酶液或温水浸泡 清洁度 残留血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海琴 赵璇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116-118,14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奥司他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咳嗽、咳痰、咽部红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WBC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奥司他韦 流感病毒 小儿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8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深吸气量(IC)]、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实验组VC、FVC、MVV、IC分别为(2.42±0.24)、(2.58±0.36)、(75.43±14.28)、(2.83±0.51)L,均高于对照组的(1.26±0.18)、(2.05±0.24)、(52.54±11.17)、(2.24±0.45)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6.24±11.42)、(78.44±9.57)、(73.42±9.57)、(62.54±10.31)、(77.48±11.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7±10.35)、(71.72±8.54)、(65.48±8.26)、(53.46±10.13)、(70.34±1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术后肺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肺癌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辉隆 辛玉莲 赵璇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46例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6例诊断为流感合并社区... 目的 分析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46例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6例诊断为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中,男96例,女50例。年龄<5岁139例(其中<2岁76例), 6~12岁7例。常见的表现为发热123例(84%)、其中体温>39℃67例(54%),咳嗽144例(99%),喘息40例(27%),呕吐腹泻45例(31%)。异常体征主要有肺部啰音143例(98%),喘鸣音49例(34%)。146例患儿均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升高(>12×10^(9)/L)69例(47%),中性粒细胞比例(N%)明显升高(≥80%)18例(12%);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66例(45%);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0.5 ng/ml)69例(47%);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升高(>15 mm/1 h)76例(52%)。100例患儿进行了肝功能检查,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80 IU/L)35例(35%),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80 IU/L)22例(22%)。139例患儿进行了肾功能检查,其中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 mmol/L) 25例(18%),肌酐(Cr)未出现水平升高(>106μmol/L)。70例患儿进行了心肌功能检测,其中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229 IU/L) 22例(3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6.8 ng/ml)26例(37%)。146例患儿病程中进行了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均提示肺炎。肺部影像学表现中,双侧病变143例(98%),下叶病变3例(2%)。甲型流感49例,乙型流感42例,甲乙混合感染55例,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34例。146例患儿诊断肺炎的时间平均≥3 d,在住院的第2~7天明确诊断。使用抗生素治疗112例(77%),使用奥司他韦治疗133例(91%),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3%),使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2%)。轻症患儿132例,重症患儿14例,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重症患儿年龄<2岁、肺部湿啰音、混合感染占比大于轻症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发热,以高热为主,大部分患儿可闻及肺部啰音;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双侧病变;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年龄<2岁、肺部出现湿啰音、混合感染是发展成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若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情况。结果 (1)本组25例患者中,经超声诊断后,单纯孕囊型14...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情况。结果 (1)本组25例患者中,经超声诊断后,单纯孕囊型14例,不均质团块型11例。(2)19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清宫术,6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修补术,均成功保留子宫,且具有生育功能。结论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首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在选择清宫治疗时可充分结合超声图像,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子宫切口妊娠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在促进老年四肢骨折术后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丽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135-137,164,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促进老年四肢骨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Barthe...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促进老年四肢骨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Barthel指数、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睡眠障碍率、Barthel指数、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障碍率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5.40%)(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在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医护一体化 睡眠质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在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宏佳 罗海清 +2 位作者 郑文枝 叶庆荣 郑钰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严重程度与预后评价中应用白细胞计数(WBC)、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价值。方法 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标准分为低死亡危险组(70例)和高死亡危险组(28... 目的分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严重程度与预后评价中应用白细胞计数(WBC)、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价值。方法 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标准分为低死亡危险组(70例)和高死亡危险组(28例);按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30例)和非重症肺炎组(68例)。比较低死亡危险组和高死亡危险组、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患者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结果低死亡危险组患者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均低于高死亡危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WBC、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27±0.94)×109/L、(133.75±13.58)mg/L、(4.61±0.76)mg/L,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者的(7.75±0.85)×109/L、(64.82±5.82)mg/L、(0.81±0.4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麦炎标 杨为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225-227,231,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麻药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6%vs 95.12%,P>0.05);观察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相比甲状腺全切,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甲状腺次全切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 甲状腺次全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位胎儿胎膜早破与人工破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瑞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头位胎儿胎膜早破与人工破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40例头位胎儿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头位胎儿胎膜早破组;40例人工破膜孕妇作为人工破膜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人工破膜组剖宫产率低于头位胎儿胎膜早破组,窒息... 目的探讨头位胎儿胎膜早破与人工破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40例头位胎儿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头位胎儿胎膜早破组;40例人工破膜孕妇作为人工破膜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人工破膜组剖宫产率低于头位胎儿胎膜早破组,窒息率低于头位胎儿胎膜早破组(P<0.05)。结论人工破膜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的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胎儿胎膜早破 人工破膜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宏佳 张丽筠 +1 位作者 林伟泉 郑钰晖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71-173,211,共4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急诊特点,并探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用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93.3%(28/30),并发症率为6.7%(2/30),和对照组疾病缓解率的70.0%(21/30)、并发症率的26.7%(8/30)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培哚普利、匹伐他汀钙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预防心血管事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诊 培哚普利 匹伐他汀钙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总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87-87,共1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术中均行腰硬联合麻醉,给予研究组地佐...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术中均行腰硬联合麻醉,给予研究组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给予对照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比较两组在术后3h、6h、12h、24h、36h、48h时的VAS评分和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3h、6h、12h、24h、36h、48h时的VAS评分和BCS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不但效果理想,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罗哌卡因 剖宫产 硬膜外镇痛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瑞雪 《北方药学》 2016年第7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临盆产妇,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防治,B组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临盆产妇,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防治,B组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A组与B组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A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仅为2.0%,B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高达7.0%。结论:选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提高临盆产妇子宫收缩能力,对防治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将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