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瑞烈 贺永文 +3 位作者 高勇 李淑莉 杨小铭 罗端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建立接近体内自然感染状态并能长期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细胞模型。方法 用HCV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 772 1及胎肝细胞株L0 2 ,继续培养 6 0d ,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 PCR)检测培养细胞及... 目的 建立接近体内自然感染状态并能长期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细胞模型。方法 用HCV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 772 1及胎肝细胞株L0 2 ,继续培养 6 0d ,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 PCR)检测培养细胞及上清中正、负链HCVRNA。结果 HepG2、SMMC 772 1在感染后第 2~ 30d ,L0 2在感染后第 3~ 30d细胞中可以间断检出HCV正链RNA ;3株细胞的细胞内HCV负链RNA均在感染后第 3~ 30d可以间断检出 ,检出率与正链RNA接近。 3株细胞以HepG2细胞中HCVRNA正、负链检出率较高 ,并在第 31~ 6 0d仍可间断检出 ,但复制程度逐渐减弱。 3株细胞的培养上清中HCV正链RNA感染后也呈间断阳性 ,检出率与细胞内正链RNA基本一致。培养上清中均未检出HCV负链RNA。结论 HepG2、SMMC 772 1及L0 2细胞均对HCV易感 ,并能支持HCV长期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细胞模型 细胞培养 细胞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