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多支病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早期干预重度狭窄非梗死相关冠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贵洲 徐荣和 +6 位作者 陈平 蔡志雄 朱稚丹 陈少敏 黄健强 王莹 王文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5例患者在急诊PCI术后同意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non-IRA,另外90例患者仅针对IRA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全因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造影剂肾病、消化道出血、总住院时间等,以及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反复心绞痛。结果 (1)住院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呼吸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菌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新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比较,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低于仅干预IRA组(P<0.05);(2)随访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以及反复心绞痛的比较方面,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明显低于仅干预I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STEMI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在行急诊PCI之后早期对重度狭窄non-IRA采取PCI策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纪平 蔡志雄 +3 位作者 隋敏生 张淇钏 郭湖坤 王良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A、B和C组 3...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A、B和C组 3组 :即A组 ( 4 1例 ,对照组 ,常规治疗 ) ;B组 ( 4 9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 ) ;C组 ( 4 5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和卡维地洛 12 5mg ,每天 2次 ) ,疗程 6个月 ,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 ,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及C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 ,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LVEF增加 (P<0 0 5 ) ,E/A比值增加 (P <0 0 5 ) ,临床心功能改善 1~ 2级。药物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性好 ,C组比B组疗效更为显著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缬沙坦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卡维地洛 联合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心功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恐障碍误诊为心血管疾病80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璨 李宏伟 陈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67-2769,共3页
目的:对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惊恐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误诊原因和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于心内科的80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自制的调查表对既往的诊疗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所有患者在修正诊断后均给予抗焦... 目的:对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惊恐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误诊原因和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于心内科的80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自制的调查表对既往的诊疗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所有患者在修正诊断后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效果。结果:80例惊恐障碍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42例,心律失常2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9例,急性心肌炎6例,急性心包炎3例。误诊时间为4d~17年,平均11.4个月。本组患者多以胸痛或心悸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存在提早复极综合征、非特异性心电图ST-T改变。全部病例均有以恐惧感为主的精神症状。经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HAMA评定指标有显著改善。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常求助于心内科,且被误诊的情况较严重,当同时存在心电图ST-T的正常变异、非特异性改变或心律失常时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心内科医师应提高对惊恐障碍的认识,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病 心血管疾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心功能评定新方法──左室压力容量比值与运动耐量关系研究
4
作者 王良玉 温纯全 +1 位作者 陈纪平 蔡志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21-722,共2页
采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及踏车运动试验检4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试验前后HR、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指数(ESVI,EDVI)、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压(SBP)。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运动耐量减退与SBP/ESV... 采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及踏车运动试验检4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试验前后HR、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指数(ESVI,EDVI)、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压(SBP)。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运动耐量减退与SBP/ESVI的下降呈正相关,运动耐量减退病人SBP/ESVI也明显减低(P<0.01)。当SBP/ESVI,小于300kPa/L·m2提示病人心脏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运动耐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QT间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雪芳 王良玉 +2 位作者 陈纪平 王少彬 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80例DCM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 (A组 ,40例 )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 (B组 ,40例 ) ,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80例DCM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 (A组 ,40例 )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 (B组 ,40例 ) ,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d ,疗程 9个月。治疗前后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观测QTd、QTcd、HR、室性心律失常 (VA )如室性早搏 (PVC)、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 )的发生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组QTd、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 (VA )发生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A组明显提高 (P <0 0 1) ,而HR、血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提示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 :DCM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的发生率 ,改善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扩张型心肌病 QT间期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