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多支病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早期干预重度狭窄非梗死相关冠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贵洲 徐荣和 +6 位作者 陈平 蔡志雄 朱稚丹 陈少敏 黄健强 王莹 王文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5例患者在急诊PCI术后同意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non-IRA,另外90例患者仅针对IRA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全因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造影剂肾病、消化道出血、总住院时间等,以及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反复心绞痛。结果 (1)住院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呼吸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菌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新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比较,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低于仅干预IRA组(P<0.05);(2)随访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以及反复心绞痛的比较方面,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明显低于仅干预I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STEMI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在行急诊PCI之后早期对重度狭窄non-IRA采取PCI策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键林 陈琪 马洺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87-2889,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B超定位下,改良Seldinger法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至腹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3组研究对象第1、3、7、10天血清及腹水中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B超定位下,改良Seldinger法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至腹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3组研究对象第1、3、7、10天血清及腹水中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浓度。结果:乌司他丁灌洗组经治疗后第1、3、7、10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第3、10天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灌洗组;乌司他丁灌洗组第7、10天血清白介素-1β低于其他两组;经乌司他丁灌洗治疗后腹水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IL-1β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灌洗组。血清淀粉酶比较提示乌司他丁灌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10天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腹水淀粉酶比较提示乌司他丁灌洗组治疗后第1、3、7、10天低于其他两组。乌司他丁灌洗组及生理盐水灌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灌洗 乌司他丁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穴手法与运动对急性期脑梗死易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仲和 田贤先 +2 位作者 张婕 马粉华 吴佳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早期干预的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易化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作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治疗;对照组80例,只作运动治疗。运用Brunnstrom、Fugl-M...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早期干预的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易化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作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治疗;对照组80例,只作运动治疗。运用Brunnstrom、Fugl-Meyer(FMA)、CNS在三个层面上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nstrom、FMA、CNS三个层面上评估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在Brunnstrom、FMA、CNS三个层面上评估积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早期干预的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优于单一的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穴 手法 急性期脑梗死 CNS 治疗后 治疗前 对照组 合运动 结论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梗死急性期夜间脉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厚仕 黄楚明 +2 位作者 朱勇冬 连晓东 周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63-2064,共2页
高血压性脑梗死是高血压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较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随着近年来的研究深入.有学者报道夜间脉压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要强于脉压。本研究... 高血压性脑梗死是高血压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较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随着近年来的研究深入.有学者报道夜间脉压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要强于脉压。本研究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夜间脉压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梗死 脑梗死急性期 脉压水平 短期预后 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病 严重并发症 脑梗死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oⅡa和Ki-67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况丽平 王媛媛 +3 位作者 管慧红 郑晓璇 沈金辉 王少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分析TopoⅡa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opoⅡa和Ki-67在25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分子... 目的:分析TopoⅡa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opoⅡa和Ki-67在25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a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P=0.000)。luminal A型乳腺癌中TopoⅡa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0.007,P=0.005;P=0.035,P=0.002)。乳腺癌患者TopoⅡa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r=0.446,P=0.000)。结论:TopoⅡa和Ki-67均可作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标记物,对于预测各分子亚型乳腺癌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TopoⅡa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纪平 蔡志雄 +3 位作者 隋敏生 张淇钏 郭湖坤 王良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A、B和C组 3...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A、B和C组 3组 :即A组 ( 4 1例 ,对照组 ,常规治疗 ) ;B组 ( 4 9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 ) ;C组 ( 4 5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和卡维地洛 12 5mg ,每天 2次 ) ,疗程 6个月 ,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 ,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及C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 ,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LVEF增加 (P<0 0 5 ) ,E/A比值增加 (P <0 0 5 ) ,临床心功能改善 1~ 2级。药物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性好 ,C组比B组疗效更为显著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缬沙坦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卡维地洛 联合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心功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法腹膜透析液的培养及其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红军 柯永坚 +1 位作者 黄江玲 曲廖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探讨离心法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培养的阳性率,及其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透出液同时进行离心法和血培养瓶培养。回顾性分析透出液的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离心法培养阳性率为56.5%,与血培养瓶培养57.6%的阳性... 目的:探讨离心法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培养的阳性率,及其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透出液同时进行离心法和血培养瓶培养。回顾性分析透出液的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离心法培养阳性率为56.5%,与血培养瓶培养57.6%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55株致病菌中,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2株、阴性杆菌15株、真菌5株,其他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所有阳性球菌均为万古霉素敏感,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发生率为61.5%。阴性杆菌以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均为16.7%。结论:离心法培养可作为实验室对透出液培养的常规方法。革兰阳性球菌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最主要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致病菌 培养方法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静脉血流量测定在评价普萘洛尔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岳俊 黄玉淑 詹旋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22-202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脾静脉血流量的测定量化地评价普萘洛尔在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均予普萘洛尔治疗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脾静脉血流量变化及临床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除2例因不能耐受... 目的:探讨应用脾静脉血流量的测定量化地评价普萘洛尔在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均予普萘洛尔治疗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脾静脉血流量变化及临床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除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所有患者经普萘洛尔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QSPV)非出血组比出血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出血组△QSPV最高不超过130mL/min。结论:脾静脉血流量测定可用于量化评价普萘洛尔的疗效,治疗中若△QSPV没有超过130mL/min,则应存在出血及再出血倾向,应及时进行非药物方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出血 脾静脉血流量 普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宏辉 赵淑灿 +1 位作者 郑忠生 郑永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73-1774,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SAP并发ARDS作为ARDS组,将125例SAP未并发ARDS作为非ARDS组,分析SAP并发ARDS的发生率、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SAP并发ARDS作为ARDS组,将125例SAP未并发ARDS作为非ARDS组,分析SAP并发ARDS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入院时呼吸频率,入院时及入院24h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入院时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情况,并进行比较。22例SAP并发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变化。结果:SAP患者并发ARDS占27.7%(48/173),病死率17.9%(31/173),两组患者除入院时Ranson评分外,入院时及入院24hAPACHⅡ评分、入院24hRanson评分、入院时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SAP过程中释放的多种胰酶及炎症介质是SAP并发ARDS的基础,监测血气变化、及早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预防和治疗SAP并发ARDS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C/HDL-C和ApoB_(100)/ApoA_1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宏辉 郭湖坤 陈纪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LDL-C/HDL-C)和载脂蛋白B100与载脂蛋白A1的比值(ApoB100/ApoA1)的影响。方法:168例高胆固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10mg共8周,比较服药前后胆固醇(CH...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LDL-C/HDL-C)和载脂蛋白B100与载脂蛋白A1的比值(ApoB100/ApoA1)的影响。方法:168例高胆固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10mg共8周,比较服药前后胆固醇(CH)、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变化,以及LDL-C/HLD-C及ApoB100/ApoA1比值的变化。结果:用药后TC、TG分别下降15.2%和11.4%(P<0.01),LDL-C和ApoB100分别下降26.2%和19.5%(P<0.01),HDL-C和ApoA1分别升高6.2%(P<0.05)和15.5%(P<0.01),LDL-C/HDL-C和ApoB100/ApoA1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LDL-C/HDL-C和ApoB100/ApoA1比值,降低冠心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应明 田贤先 谢佳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202-1203,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腔内注射治疗癌性体腔积液初步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日坚 徐丽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癌性体腔积液 肿瘤坏死因子 腔内注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协同5-杂氮-2′脱氧胞苷对神经母细胞瘤作用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依卡 李喜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与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2dC)协同作用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株SH-SY5Y(SY5Y)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其协同作用的效果和分子机制。方法:100ng/mLIFN...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与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2dC)协同作用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株SH-SY5Y(SY5Y)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其协同作用的效果和分子机制。方法:100ng/mLIFN-γ与5μmol/L5-aza-2dC联合作用于SH-SY5Y细胞5d后,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总RNA,合成cRNA并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AgilentHuman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研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IFN-γ与5-aza-2dC共同处理SH-SY5Y细胞后共有234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与对照组SH-SY5Y细胞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18个,表达下调的有16个;RT-PCR验证了STAT1、BCL6和SOCS3表达上调,CCNE2表达下调;Western-Blot检测caspase-8蛋白处理后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IFN-γ与5-aza-2dC联合处理SH-SY5Y细胞后,影响了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在体外对NB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生长抑制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为其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Γ-干扰素 5-杂氮-2’脱氧胞苷 去甲基化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恐障碍误诊为心血管疾病80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璨 李宏伟 陈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67-2769,共3页
目的:对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惊恐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误诊原因和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于心内科的80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自制的调查表对既往的诊疗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所有患者在修正诊断后均给予抗焦... 目的:对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惊恐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误诊原因和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于心内科的80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自制的调查表对既往的诊疗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所有患者在修正诊断后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效果。结果:80例惊恐障碍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42例,心律失常2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9例,急性心肌炎6例,急性心包炎3例。误诊时间为4d~17年,平均11.4个月。本组患者多以胸痛或心悸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存在提早复极综合征、非特异性心电图ST-T改变。全部病例均有以恐惧感为主的精神症状。经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HAMA评定指标有显著改善。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常求助于心内科,且被误诊的情况较严重,当同时存在心电图ST-T的正常变异、非特异性改变或心律失常时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心内科医师应提高对惊恐障碍的认识,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病 心血管疾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血液透析对透析器复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平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76-777,共2页
目的 :评价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与持续普通肝素血液透析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2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6次透析后复用透析器的残留预充容积 (RBV ) ,比较 1、5、7次血液透析的kt/v、尿素氮... 目的 :评价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与持续普通肝素血液透析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2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6次透析后复用透析器的残留预充容积 (RBV ) ,比较 1、5、7次血液透析的kt/v、尿素氮清除率 (URR )。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组透析器复用平均次数分别为 5 7次和5 6次 (P >0 0 5 ) ,两组第 1、4、6次透析后复用透析器RBV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第 1、5、7次透析kt/v、URR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第 7次透析的kt/v、UR与第 1次透析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 透析器复用 残留预充容积 尿素氮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合成Ⅰ型胶原
16
作者 沈彬 程远雄 +3 位作者 李宁 牛毅 谢浩俊 霍雅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uman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合成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SMCs,按处理因素将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uman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合成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SMCs,按处理因素将细胞分为4组:①被动致敏组(10%哮喘血清);②被动致敏+AngⅡ组(10%哮喘血清+10-7mol/L AngⅡ);③被动致敏+Losartan组(10%哮喘血清+10-6mol/L Losartan);④被动致敏+AngⅡ+Losartan组(10%哮喘血清+10-7mol/L AngⅡ+10-6mol/L Losartan)。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HASMCs,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ELISA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结果 10-7mol/l AngⅡ作用于被动致敏的HASMCs 24 h后,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被动致敏组明显增加(P<0.01)。在Losartan存在的情况下,AngⅡ对被动致敏HASMCs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AngⅡ能促进被动致敏的HASMCs分泌Ⅰ型胶原,可能是通过与AT1R结合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被动致敏 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心功能评定新方法──左室压力容量比值与运动耐量关系研究
17
作者 王良玉 温纯全 +1 位作者 陈纪平 蔡志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21-722,共2页
采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及踏车运动试验检4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试验前后HR、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指数(ESVI,EDVI)、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压(SBP)。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运动耐量减退与SBP/ESV... 采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及踏车运动试验检4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试验前后HR、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指数(ESVI,EDVI)、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压(SBP)。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患者运动耐量减退与SBP/ESVI的下降呈正相关,运动耐量减退病人SBP/ESVI也明显减低(P<0.01)。当SBP/ESVI,小于300kPa/L·m2提示病人心脏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运动耐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MRI阴性的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一例
18
作者 蔡彤彤 胡建凡 +1 位作者 张玉虎 林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09,共4页
患者男性,24岁,因右上肢反复抽动10天,于2020年5月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抽动、疼痛痉挛,面肌抽动,每次持续1~2秒,伴记忆力下降,无法回忆昨天进食食物、亲属姓名及家庭住址,当地医院行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枕叶海... 患者男性,24岁,因右上肢反复抽动10天,于2020年5月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抽动、疼痛痉挛,面肌抽动,每次持续1~2秒,伴记忆力下降,无法回忆昨天进食食物、亲属姓名及家庭住址,当地医院行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枕叶海绵状小血管瘤(图1),脑电图可见右侧颞区少许尖波,临床诊断为“癫”,予丙戊酸钠0.50 g/次、3次/d和左乙拉西坦500 mg/次、2次/d口服,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肢体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血管紧张素Ⅱ和心钠素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林楚英 王红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8期512-513,共2页
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心钠素(ANF)的关系,为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止或逆转左室肥厚提供依据。结果,左室肥厚组AT—Ⅱ高于左室正常组(P<0.01),而ANF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心钠素(ANF)的关系,为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止或逆转左室肥厚提供依据。结果,左室肥厚组AT—Ⅱ高于左室正常组(P<0.01),而ANF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提示AT—Ⅱ参与左室肥厚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 高血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QT间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雪芳 王良玉 +2 位作者 陈纪平 王少彬 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80例DCM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 (A组 ,40例 )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 (B组 ,40例 ) ,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80例DCM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 (A组 ,40例 )及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治疗组 (B组 ,40例 ) ,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d ,疗程 9个月。治疗前后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观测QTd、QTcd、HR、室性心律失常 (VA )如室性早搏 (PVC)、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 )的发生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组QTd、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 (VA )发生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A组明显提高 (P <0 0 1) ,而HR、血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提示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 :DCM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的发生率 ,改善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扩张型心肌病 QT间期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