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 |
何秀英
周少川
刘志霞
刘传光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0 |
22
|
|
2
|
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
王丰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0 |
25
|
|
3
|
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
刘斌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0 |
7
|
|
4
|
加强水稻品种选育,助推种业创新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
涂从勇
刘婉卿
陆秀明
陈志远
陈荣彬
李惠芬
何秀英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2 |
9
|
|
5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粤恢826 |
刘维
何秀英
廖耀平
程永盛
卢东柏
陆展华
陈钊明
陈粤汉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6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
王丰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
潘大建
李晨
范芝兰
孙炳蕊
陈文丰
江立群
张静
吕树伟
刘清
毛兴学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0 |
14
|
|
8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
钟旭华
潘俊峰
李康活
黄庆
张彬
李梦兴
刘彦卓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0 |
12
|
|
9
|
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的育成及创新——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 |
王志东
王重荣
陈宜波
李宏
黄道强
周德贵
赵雷
龚蓉
潘阳阳
周少川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1 |
5
|
|
10
|
CRISPR/Cas9技术编辑MPK7和MPK14基因创制抗穗发芽水稻新种质 |
毛兴学
柳武革
郑晓钰
范芝兰
陈文丰
潘大建
李晨
王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1
|
优质水稻新品种粤银软占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
刘维
何秀英
卢东柏
陆展华
王晓飞
王石光
陈粤汉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2
|
优质稻新品种黄丰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
赖穗春
周少川
王志东
黄道强
李宏
卢德城
周德贵
李康活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籼型软性红米水稻新品种粤红宝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
陈建伟
吴东辉
刘传光
周新桥
陈达刚
李丽君
陈友订
|
《中国稻米》
|
2014 |
11
|
|
14
|
优质稻新品种丰泰占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
赖穗春
黄道强
周少川
王志东
李宏
卢德城
周德贵
李康活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秀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黄道强
周少川
李宏
卢德城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6
|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丝莉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黄道强
周少川
李宏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优质水稻新品种矮华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黄道强
周少川
李宏
卢德城
赖穗春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李康活
|
《中国稻米》
|
2014 |
1
|
|
18
|
耐盐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的选育与应用 |
张强
江奕君
林青山
余宁
魏娟
高云
刘志霞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水稻新品种丰太丝苗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赖穗春
周少川
李宏
黄道强
王志东
周德贵
王重荣
李康活
|
《中国种业》
|
2015 |
0 |
|
20
|
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粤丰新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陈钊明
何秀英
廖耀平
程永盛
陈粤汉
刘维
卢东柏
孙大元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