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废水
1
作者 何忠坤 王孝武 +3 位作者 林亲铁 王瑞芹 刘千钧 尹光彩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8,共5页
采用微波诱导活性炭负载铁铜(Fe_3O_4-CuO-AC)催化H_2O_2、Na_2S_2O_8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废水,探究了两种体系下pH、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对比了双氧化体系(MW/Fe_3O_4-CuO-AC/Na_2S_... 采用微波诱导活性炭负载铁铜(Fe_3O_4-CuO-AC)催化H_2O_2、Na_2S_2O_8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废水,探究了两种体系下pH、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对比了双氧化体系(MW/Fe_3O_4-CuO-AC/Na_2S_2O_8+H_2O_2)与两种单一氧化体系(MW/Fe_3O_4-CuO-AC/Na_2S_2O_8、MW/Fe_3O_4-CuO-AC/H_2O_2)对AlPi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双氧化体系对AlPi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47%、71.43%,显著高于单一氧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过氧化氢 过硫酸钠 二乙基次膦酸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发酵液强化低碳源污水氮磷去除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创 岳建雄 +2 位作者 罗晓栋 李诗瑶 莫广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5,共6页
以实际污水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乙酸钠和污泥发酵液分别作为外加碳源,用于强化微曝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数据显示,2种碳源的添加均可以稳定进水COD,同时对工艺的COD、氨氮去除没有不利影响。添加乙酸钠或污泥发酵液,可以使工... 以实际污水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乙酸钠和污泥发酵液分别作为外加碳源,用于强化微曝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数据显示,2种碳源的添加均可以稳定进水COD,同时对工艺的COD、氨氮去除没有不利影响。添加乙酸钠或污泥发酵液,可以使工艺TN去除率从28.44%分别上升至48.66%、45.71%,与此同时,TP去除率从59.39%分别提高至93.2%、96.53%,稳定后的工艺出水COD、NH_4^+-N、TN、TP均可以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结果表明,污泥发酵液作为脱氮除磷碳源能达到和乙酸钠同样的效果,可作为商业性碳源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乙酸钠 发酵液 微曝氧化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SBBR技术处理酱菜废水的工程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晓栋 姚创 +6 位作者 李诗瑶 黄力彦 谭艳来 吴艳 岳建雄 严明 尹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79-81,共3页
采用混凝沉淀-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酱菜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适合低盐度酱菜废水处理,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00.0~1 200.0 mg/L,NH4-N为20.0~40.0 mg/L,TP为4.0~7.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浓度为64.0~88.0mg/L,NH4-... 采用混凝沉淀-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酱菜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适合低盐度酱菜废水处理,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00.0~1 200.0 mg/L,NH4-N为20.0~40.0 mg/L,TP为4.0~7.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浓度为64.0~88.0mg/L,NH4-N浓度为2.0~4.0 mg/L,TP浓度为0.3~0.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菜废水 SBBR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生物减水中几个影响因素的分析
4
作者 岳建雄 陈大志 +4 位作者 谭艳来 黄力彦 吴艳 姚创 罗晓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445-2446,2449,共3页
[目的]研究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生物减水。[方法]采用肇庆市鼎湖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的研究,对污泥堆肥中影响减水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以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农产品废弃物作为调理剂,可以加快减水;在堆肥中加... [目的]研究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生物减水。[方法]采用肇庆市鼎湖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的研究,对污泥堆肥中影响减水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以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农产品废弃物作为调理剂,可以加快减水;在堆肥中加入菌剂的作用不大;堆体的高度和体积不宜太大;在通风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大通风强度,有利于污泥的快速减水。[结论]该研究为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生物减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生物减水 堆肥 影响因素 城镇污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谭艳来 黄力彦 +3 位作者 罗晓栋 李诗瑶 姚创 岳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88-88,96,共2页
针对污水及污泥处理行业研究及应用的一些微波水处理设备,从微波穿透深度上,对方形水池循环式、圆形水罐搅拌式及管道式3种微波水处理内部结构进行优劣比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微波 穿透深度 微波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核苷酸生产废水研究
6
作者 谭艳来 王志宏 +2 位作者 陈大志 罗晓栋 黄力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369-936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核苷酸废水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技术预处理核苷酸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氧化剂用量及pH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及B/C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各因素对... [目的]探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核苷酸废水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技术预处理核苷酸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氧化剂用量及pH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及B/C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最佳的试验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复合氧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pH。最佳试验条件为:进水pH=1.0,氧化剂投加量24 g/L,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为3 min。在此条件下,核苷酸废水的COD去除率达78.2%,B/C比由0.005升至0.150,可生化性提高了30倍。[结论]该研究为核苷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 核苷酸废水 预处理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研究
7
作者 谭艳来 陈大志 +1 位作者 黄力彦 岳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446-10447,10462,共3页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低有机质含量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处理,分析物料配比、温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Ⅲ的堆体高温期(温...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低有机质含量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处理,分析物料配比、温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Ⅲ的堆体高温期(温度55℃以上)维持了7 d,最高温度达62℃,在第9天含水率降至50%,减水速率达1.4%/d。同时,在生物减水过程中,嗜温菌、嗜热菌及放线菌是主要菌群,其菌种数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有利于污泥生物减水的进行。[结论]该研究为污泥的生物减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减水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餐厨和绿化垃圾提高蚯蚓堆肥效率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顺会 陈大志 +1 位作者 林秋奇 吴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显著提高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掺入不同比例餐厨和绿化垃圾的剩余污泥蚯蚓堆肥试验。在保持剩余污泥占主体的情况下,试验按照剩余污泥:餐厨垃圾:绿化垃圾的质量比(干质量)顺序,共设6个不同配比处理组,... 为了显著提高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掺入不同比例餐厨和绿化垃圾的剩余污泥蚯蚓堆肥试验。在保持剩余污泥占主体的情况下,试验按照剩余污泥:餐厨垃圾:绿化垃圾的质量比(干质量)顺序,共设6个不同配比处理组,分别为100/0/0、90/5/5、80/10/10、70/15/15、70/20/10和70/10/20,各组接种蚯蚓后恒温(25±1)℃暗室培养,中途适时补充基质和水分,试验为期7周。试验结束后,去除未被降解基质,分离并量测蚯蚓质量和数量以及蚓粪质量及其养分含量,并据此量化比较各组蚯蚓堆肥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污泥相比,增加餐厨和绿化垃圾的总比例可以显著加快蚯蚓的生长、成熟和繁殖速度,显著提高对应基质的降解速率和蚓粪生产速率,而且相应蚓粪的养分(总有机碳、全钾)含量也会显著增加(全氮和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在保持剩余污泥占70%比例下,掺入15%餐厨垃圾和15%绿化垃圾的组别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达到最高(蚓粪的养分含量除外),并与其他组别相比具有统计显著性。总之,餐厨和绿化垃圾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餐厨垃圾 绿化垃圾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填料安装方式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吉芳英 熊黎 +2 位作者 陈大志 郭倩 金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6,共4页
在分析生物膜系统对环流反应器潜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固定式生物填料和悬浮式生物填料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反应器流速、DO含量分布及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式填料系统的水流阻力大于... 在分析生物膜系统对环流反应器潜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固定式生物填料和悬浮式生物填料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反应器流速、DO含量分布及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式填料系统的水流阻力大于悬浮式填料系统,但是固定式填料系统在挂膜性能和DO分布上优于悬浮式填料。从处理能力上来看,固定式填料系统具有更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当进水COD和氨氮、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7~756mg/L和14.05~58.22、27.60~65.25、1.26~6.44 mg/L时,固定式填料的CASBS反应器出水能够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要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和95.4%、79.4%、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填料 流速 DO 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除磷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倩 吉芳英 +2 位作者 熊黎 赵易 张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为探索抵抗小城镇水质波动的冲击开发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的新技术抗冲击负荷机理,结合流速对CASBS功能分区的影响研究CASBS除磷脱氮性能。结果表明,流速直接影响CASBS脱氮除磷功能区大小,当外环平均水流速度为0.15 m/... 为探索抵抗小城镇水质波动的冲击开发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CASBS)的新技术抗冲击负荷机理,结合流速对CASBS功能分区的影响研究CASBS除磷脱氮性能。结果表明,流速直接影响CASBS脱氮除磷功能区大小,当外环平均水流速度为0.15 m/s时,即使进水水质波动很大,出水也能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当进水COD和TN、氨氮、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2~521mg/L和10.05~62.24、32.17~71.08、2.88~8.26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2%和80.44%、93.77%、9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功能分区 环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工艺 脱氮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中真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爽 陈大志 +1 位作者 刘顺会 周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11,20,共5页
回灌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同样通过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对,选择性地扩增渗滤液DNA中的真细菌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真细菌16S rDNA的遗传多... 回灌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同样通过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对,选择性地扩增渗滤液DNA中的真细菌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真细菌16S rDNA的遗传多样性通过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限制性内切酶Hin PII和Msp I)而获得。初步的结果表明,随机选出的200个真细菌克隆子被分为147个不同的RFLP型(组),当中丰度最高的两个型均仅含有9个克隆子,两者共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不到10%;克隆子数≥2的型共有21个(包括以上2个丰度最高的型),它们共代表74个克隆子,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37%;而剩下的126个型均只含有1个克隆子,它们共占整个基因文库的63%。由此可见,李坑垃圾渗滤液中的真细菌具有非常复杂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真细菌 16SRRNA基因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堆肥处理剩余污泥混合有机垃圾的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大志 刘顺会 +1 位作者 林秋奇 吴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4-1249,共6页
为了研究基质堆料高度和高密度接种条件对蚯蚓堆肥处理有机垃圾混合剩余污泥时蚯蚓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进行试验,按接种密度-堆料高度表示,分别为:1/10-10cm组、1/10-15cm组、1/15-10cm组、1/15-15cm组、1/20-10cm组、... 为了研究基质堆料高度和高密度接种条件对蚯蚓堆肥处理有机垃圾混合剩余污泥时蚯蚓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进行试验,按接种密度-堆料高度表示,分别为:1/10-10cm组、1/10-15cm组、1/15-10cm组、1/15-15cm组、1/20-10cm组、1/20-15cm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堆料高度相同时,蚯蚓生物量与其接种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接种密度对蚯蚓堆肥效率的影响有限,只有在1/10组同1/15组或1/20组比较时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后两个组别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密度相同时,堆料高度对蚯蚓堆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密度临界点(1/15),在此密度附近,堆料高度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较显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此密度以上或以下,堆料高度的影响不显著。从产业应用的角度,综合考虑蚯蚓维持种群繁衍的再生产能力以及混合污泥的堆肥效率这两个因素,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处理有机垃圾混合剩余污泥的最佳接种密度为1/15,堆料高度为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有机垃圾 剩余污泥 接种密度 堆料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Cu/Fe3O4/活性炭-过硫酸钠催化氧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红艳 林亲铁 +2 位作者 刘志 江宏晖 何晋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1-855,859,共6页
为探索微波、过渡金属对过硫酸盐的活化效应,采用微波强化活性炭负载铁铜(Cu/Fe_3O_4/AC)催化过硫酸钠(SPS)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废水,研究了影响DBP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工艺对DB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强化Cu/Fe_... 为探索微波、过渡金属对过硫酸盐的活化效应,采用微波强化活性炭负载铁铜(Cu/Fe_3O_4/AC)催化过硫酸钠(SPS)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废水,研究了影响DBP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工艺对DB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强化Cu/Fe_3O_4/AC-SPS体系降解DBP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时间、SPS投加量以及初始pH。最佳反应条件下(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5min、SPS∶DBP(摩尔比)为50∶1、初始pH为7.0),投加0.1g Cu/Fe_3O_4/AC,DBP去除率达到96.96%,微波、Cu/Fe_3O_4/AC和SPS发生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过硫酸钠 硫酸根自由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低有机质污泥碱性厌氧产酸(VFAs)性能机理与菌群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姚创 刘晖 +3 位作者 罗晓栋 岳建雄 李诗瑶 陈大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5-1571,共7页
目前,我国利用剩余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碳源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华东和北方地区污水厂污泥的利用,而采用华南地区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产酸的研究较少,且对其开展实际现场产酸特性的研究更是少见报道。采用半连续式厌氧产酸反应器... 目前,我国利用剩余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碳源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华东和北方地区污水厂污泥的利用,而采用华南地区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产酸的研究较少,且对其开展实际现场产酸特性的研究更是少见报道。采用半连续式厌氧产酸反应器,对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系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碱性条件下(p H=10.0)具有良好的水解产酸性能。VFAs对应的COD(VFAs-COD)占SCOD的比重较大,平均占比73.89%,高于现有同类研究结果 2%~15%。同时仅伴随着少量的多糖和蛋白质积累(对应的COD占SCOD的比重为5%~15%)。乙酸为主要的VFAs组成成分,平均占比51.43%,系统优势菌几乎全部为产酸菌,包括Acetoanaerobium sp.、Clostridiales bacterium Z-810、Proteinivorax tanatarense strain Z-910、Tissierella sp.,其中Acetoanaerobium sp.、Clostridiales bacterium Z-810在同类研究中暂无报道。系统产酸过程中可实现33.5%的污泥减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碱性产酸 溶解性有机物 挥发性脂肪酸 污泥减量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赤子爱胜蚓生物量及堆肥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依林 陈大志 +1 位作者 朱爽 吴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为了探讨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蚯蚓的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两种物料不同混配比例条件下赤子爱胜蚓堆肥处理混合垃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生态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混合基质中增加绿化垃圾的比例可以相应... 为了探讨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蚯蚓的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两种物料不同混配比例条件下赤子爱胜蚓堆肥处理混合垃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生态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混合基质中增加绿化垃圾的比例可以相应地显著加快蚯蚓的生长、成熟和繁殖速度,显著提高对应基质的堆肥效率,这可能与混合基质碳氮比的提高、酸碱度的平衡以及透气性的改善有关。在厨余垃圾占主体(不低于50%)的情况下,绿化垃圾掺入的最佳比例范围为40%~50%,在该比例范围内,混合基质对赤子爱胜蚓种群增长的促进作用接近极限,相应的蚯蚓堆肥的效率也接近平台期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蚯蚓堆肥 厨余垃圾 绿化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微波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艳来 陈大志 +4 位作者 罗晓栋 吴艳 黄力彦 姚创 岳建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4,68,共3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预处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结果表明:当铁炭微电解处理的进水pH为3.0,铁炭质量比为1∶1,气水比15∶1,反应时间为4 h;氧化预处理的进水pH为3.0,氧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反应时间为10... 采用铁炭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预处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结果表明:当铁炭微电解处理的进水pH为3.0,铁炭质量比为1∶1,气水比15∶1,反应时间为4 h;氧化预处理的进水pH为3.0,氧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反应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6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时,系统出水COD为280 mg/L,色度为40倍,总COD去除率及总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1.4%、96.8%;出水B/C从0.006提高到0.17,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废液 微波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硫磷手性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艳 黄力彦 +3 位作者 谭艳来 王楠 陈大志 于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6-308,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马拉硫磷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检测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C)和试验组(T)。C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只,试验组灌胃马拉硫磷700 mg/kg后,分15、30、60、120 min分别采大鼠血浆、心脏、肝脏等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马拉硫磷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检测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C)和试验组(T)。C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只,试验组灌胃马拉硫磷700 mg/kg后,分15、30、60、120 min分别采大鼠血浆、心脏、肝脏等样品,测定所有试验鼠血浆、组织中马拉硫磷对映体含量的变化情况,用EF(对映体分数)表示。通过口服途径对大鼠进行马拉硫磷对映体分析方法的建立及选择性代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映体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代谢存在明显的立体选择性,且R-构型较S-构型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大鼠 对映体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