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粤东五华河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组成及输出通量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胜华
高全洲
+4 位作者
陶贞
解晨骥
林培松
张超
何文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7 mg/L和0.12 mg/L,其中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五华河河流总悬浮颗粒物(TSS)、POC、PON含量以及河流颗粒有机质C/N比与流量的关系揭示五华河径流中POM主要源自流域土壤有机质的侵蚀,而且在迁移过程中受到水体微生物的分解;五华河流域POC和PON年输出通量分别为430 kg/(km2·a)和70 kg/(km2·a),其中汛期POC和PON输出量分别占全年输出总量的74.23%和7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颗粒有机质
C
N
土壤侵蚀
五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东五华河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组成及输出通量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胜华
高全洲
陶贞
解晨骥
林培松
张超
何文芳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
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
水文
局
湛江
水文
分
局
广东省水文局河子口水文站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54
40871143)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lgjc13
11lgjc10)
文摘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7 mg/L和0.12 mg/L,其中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五华河河流总悬浮颗粒物(TSS)、POC、PON含量以及河流颗粒有机质C/N比与流量的关系揭示五华河径流中POM主要源自流域土壤有机质的侵蚀,而且在迁移过程中受到水体微生物的分解;五华河流域POC和PON年输出通量分别为430 kg/(km2·a)和70 kg/(km2·a),其中汛期POC和PON输出量分别占全年输出总量的74.23%和76.17%。
关键词
河流颗粒有机质
C
N
土壤侵蚀
五华河
Keywords
riverine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C/N ratio
soil erosion
the Wuhua River
分类号
P59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粤东五华河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组成及输出通量
张胜华
高全洲
陶贞
解晨骥
林培松
张超
何文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