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东五华河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组成及输出通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胜华 高全洲 +4 位作者 陶贞 解晨骥 林培松 张超 何文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7 mg/L和0.12 mg/L,其中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五华河河流总悬浮颗粒物(TSS)、POC、PON含量以及河流颗粒有机质C/N比与流量的关系揭示五华河径流中POM主要源自流域土壤有机质的侵蚀,而且在迁移过程中受到水体微生物的分解;五华河流域POC和PON年输出通量分别为430 kg/(km2·a)和70 kg/(km2·a),其中汛期POC和PON输出量分别占全年输出总量的74.23%和7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颗粒有机质 C N 土壤侵蚀 五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