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SR-E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广东省土壤水分变化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万侠 刘旭拢 +1 位作者 翁丰惠 周常萍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7,共6页
概述了植被覆盖地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的原理和表示方法,指出在地表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等影响相似的情况下,微波极化差异指数的变化突显土壤水分变化。利用AMSR-E星载被动微波遥感亮度温度数据,计算分析地表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的... 概述了植被覆盖地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的原理和表示方法,指出在地表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等影响相似的情况下,微波极化差异指数的变化突显土壤水分变化。利用AMSR-E星载被动微波遥感亮度温度数据,计算分析地表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的月平均分布,以广东省为试验区,获得了2004―2009年10月份广东省10.7GHz通道的MPDI月距平值△MPDI的统计分布,绘出研究区土壤水分变化程度分布图,并与研究区降水情况作比较。结果表明,距平值的大小反映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发生异常的程度,能为监测研究区干旱洪涝发生的等级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 土壤水分 AMSR-E MP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管道输水淋灌技术在蔬菜地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雪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4期17-18,共2页
低压管道输水淋灌是一种简易的节水灌溉方法。它具有省水、省地、省工、管理方便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阐述了低压管道输水淋灌的组成及其技术要点 。
关键词 低压管道输水 淋灌 节水灌溉 蔬菜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土压力分布的几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健 刘伟 冯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9,共3页
用有限元法对影响悬臂式挡土墙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 ,从而为此类型挡土结构的土压力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方法 .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挡土结构 水平压力 设计值 挡土墙 墙体位移 墙体刚度 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付湘 李娟 梅亚东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采用常规趋势预测法研究武汉市各水平年各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总体上武汉市的人口发展速度未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缓冲余地,人口和水资源的关系呈可持续发展,但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恶性发展的趋势。要满足经济高增... 采用常规趋势预测法研究武汉市各水平年各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总体上武汉市的人口发展速度未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缓冲余地,人口和水资源的关系呈可持续发展,但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恶性发展的趋势。要满足经济高增长的发展,并使人水关系长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有必要对武汉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常规趋势预测 水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有充分下降性的共轭梯度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小红 韦增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119-126,共8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共轭梯度法,该算法无需任何线搜索就具有充分下降性,在弱WOLFE线搜索条件下具有收敛性,而且数值结果很好。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非精确线搜索 全局收敛性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隐伏溶洞顶板稳定性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符策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88-291,296,共5页
溶洞顶板以及溶洞本身的变形是评价含隐伏溶洞岩溶地基稳定性最为直观的技术指标,在岩土自重和桩基的外附荷载作用下,确定桥基隐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为8.0m能够满足稳定性要求,突破了设计规范中对溶洞厚跨比必须大于0.8的要求。利用有限... 溶洞顶板以及溶洞本身的变形是评价含隐伏溶洞岩溶地基稳定性最为直观的技术指标,在岩土自重和桩基的外附荷载作用下,确定桥基隐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为8.0m能够满足稳定性要求,突破了设计规范中对溶洞厚跨比必须大于0.8的要求。利用有限元计算,预测了桥基下溶洞及顶板的变形规律,采用钻孔多点位移计实现了在施工荷载施加过程中对溶洞及顶板岩体的变形的实时监测,有效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监测结果表明:溶洞顶板不同岩层及溶洞本身的变形在荷载施加初期发展较快,相同施工荷载作用下洞体本身的应变最大,而顶板表层的应变又高于洞体上部岩层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顶板 变形 数值分析 多点位移计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法促进高职专业建设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法,详细阐述了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评价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改进措施四个环节的主要步骤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专业建设 持续改进 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改进遗传算法的输电网规划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娇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6-39,共4页
遗传算法对许多问题是有效的 ,但普通遗传算法只能保证全局最优解的出现而不能保证每次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其原因是在搜索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最优解不能保留下来 .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将改进自适应代沟方式的遗传算法用于输电网规划中 ,... 遗传算法对许多问题是有效的 ,但普通遗传算法只能保证全局最优解的出现而不能保证每次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其原因是在搜索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最优解不能保留下来 .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将改进自适应代沟方式的遗传算法用于输电网规划中 ,一方面保证了计算结果有多个解可供选择 ;另一方面加快了搜索速度 ,提高了搜索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 自适应代沟 输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睿洁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0,共7页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势必对中国外向型经济形成强烈冲击。不论是微观、宏观和结构层面,传统外向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要从理论、路径和政策3个层面进行重造,从而构建新型外向型经济。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外向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盐粉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符策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3-197,共5页
高含盐粉土不仅含盐量较高,而且黏粒含量极低,粉粒含量高,级配不均匀,导致难以压实,强度低。为了了解此类特殊粉土的力学特性,在室内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原位旁压试验和原状土样的三轴试验,充分分析了高含盐粉土的力学性质。... 高含盐粉土不仅含盐量较高,而且黏粒含量极低,粉粒含量高,级配不均匀,导致难以压实,强度低。为了了解此类特殊粉土的力学特性,在室内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原位旁压试验和原状土样的三轴试验,充分分析了高含盐粉土的力学性质。高含盐粉土的可溶性盐含量高达2.9%,主要是高硅、铝,水溶盐以Cl-和Na+为主,属氯盐碱性土。旁压试验结果表明,临塑压力可取350kPa、极限压力可取500kPa、旁压模量Em可取1750kPa、剪切模量Gm可以700kPa作为参考值。室内力学试验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土体具有较强的剪胀性,在轴向应变达到12%左右时,试样达到稳态状态。围压150kPa下的峰值强度能达到600~800kPa,残余强度也能达到450~55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盐粉土 旁压试验 力学特性 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补偿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晓彤 吕炼 吕军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5-27,共3页
由于目前我国在配网中普遍采用的变电所低压母线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等方式,不能补偿低压电网中大量的无功损耗。该文针对低压网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低压线路无功补偿方式及灵敏度分析法与无功分量直接分析法... 由于目前我国在配网中普遍采用的变电所低压母线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等方式,不能补偿低压电网中大量的无功损耗。该文针对低压网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低压线路无功补偿方式及灵敏度分析法与无功分量直接分析法两种计算方法,以确定补偿电容的最佳安装位置和容量,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的在线动态控制。计算表明,在低压线上投入无功补偿后,大大降低了线损,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低压配电网 无功补偿方式 配电变压器 线损 低压线路 低压电网 经济效益 中国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
12
作者 何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软件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其应具备的知识和素养结构.规划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并为此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学过程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及方案。
关键词 软件服务 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 知识结构 技术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片机检测小型水轮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因数
13
作者 吕军 王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小水电站 电网输送 水轮同步发电机 单片机 检测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