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东省2008年水产品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
- 1
-
-
作者
郭松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4期49-49,共1页
-
文摘
广东省水产品价格2008年1至2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主要是受寒灾和春节因素的影响,水产品供需失衡,从而拉动了我省水产品价格的上涨。影响我省2008年水产品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且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
关键词
水产品价格
价格走势
广东省
预测
供需失衡
-
分类号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姚茹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科学养鱼》
1998年第12期3-4,共2页
-
-
关键词
对虾
养殖业
广东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66-173,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264004)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1101)
上海水产大学青年科研基金
-
文摘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
关键词
大鹏湾
虾拖网
网目选择性
刀额新对虾
须赤虾
周氏新对虾
日本囊对虾
-
Keywords
Gulf of Dapeng
shrimp trawl
size selectivity
Metapenaeus ensis
Metapenaeopsis barbata
Metapenaeus joyneri
Marsupenaeus japonicus
-
分类号
S972.13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
-
题名广东地区暗纹东方鲀小规格商品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但学明
林小涛
方彰胜
王昀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
-
关键词
广东地区
暗纹东方鲀
小规格商品鱼
池塘养殖
试验
-
分类号
S965.2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如何解决珍稀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的问题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彭国洪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71,共1页
-
-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法
珍稀水产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
分类号
S937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水产养殖话“生石灰”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晓莉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
文摘
论述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石灰
施用方法
清塘消毒
-
分类号
S9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活体运输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邱小夏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3期19-20,共2页
-
文摘
海鲜水产品是当前市场上重要的副食品。是人类摄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鲜水产品特别是鲜活的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路程很长的内地人们能吃到鲜活海产品,搞好海鲜水产品的活体运输,是提高鲜活水产品的质量的关键。
-
关键词
水产品
活体运输
成活率
-
分类号
S983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S981.1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
-
题名水产品加工厂的废水处理
- 8
-
-
作者
林美金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6年第6期38-39,共2页
-
文摘
本文以广州某水产品加工厂为例,该厂废水主要是罗非鱼等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内脏杂物、蛋白质等污染物的废水,其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固体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该企业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结合进行处理,经过半年运行,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二级标准,此法适用于水产品加工厂的废水处理.
-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
废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水解酸化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真空冻干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 9
-
-
作者
何业龙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本文阐明了冻干技术的概念和冻干食品的特点、发展前景,比较了冻干技术与水产品传统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指明了我国水产品加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
关键词
水产品
冻干技术
策略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盐度对近江牡蛎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3
- 10
-
-
作者
薛凌展
阙华勇
张国范
杨笑波
方彰胜
高如承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3-7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联合资助项目(05-2-P-1)
+2 种基金
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2005BS0700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20301009)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B200500A05)
-
文摘
采用室内培育手段,研究了盐度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将人工授精孵育的面盘幼虫分别置于盐度依次为16,25,30的砂滤海水中培育至眼点幼虫。每隔一天检测各盐度组幼虫的壳长、壳高和存活数量。结果表明,16盐度组的幼虫生长最快,25盐度组次之,30盐度组最慢。从受精后第14天开始,16盐度组幼虫的生长显著快于30盐度组(P<0.05)。在整个浮游幼虫阶段,高盐度组幼虫的存活率低于低盐度组,其中30盐度组的存活率最低。16和25盐度组在幼虫出现眼点之前均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30盐度组并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上述结果说明,近江牡蛎幼虫经过高盐驯化,对高盐环境的抗性具有一定的提高。
-
关键词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幼虫
耐高盐性
生长
存活
-
Keywords
Jinjiang oyster (Crassostrea rivularis)
larvae
resistance to high salinity
growth
survival
-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被引量:49
- 11
-
-
作者
刘晶
潘伟斌
秦玉洁
丘焱伦
黄海伟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市黄埔区环境保护局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9,22,共4页
-
基金
广州市黄埔区环境保护局资助项目"广州市城区富营养化池塘生态修复示范工程"(302D804212)
-
文摘
从富营养化池塘中筛选分离出两株溶藻细菌L7和L18,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测序进行鉴定,对其单一以及混合菌液去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考查其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液的滤液有溶藻效果,溶藻细菌具有间接溶藻特性;细菌需要一定的初始浓度才能有明显的溶藻效果,初始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溶藻效果大致趋势为混合菌液>L18>L7;不同生长时期溶藻菌,其滤液的溶藻效果差异很大,衰减期的滤液溶藻效果好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滤液投加体积分数与溶藻效果成正相关;细菌鉴定结果表明,L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L18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
-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溶藻细菌
溶藻方式
16SrDNA
-
Keywords
eutrophication
algae-lysing bacteria
algicidal mode
16SrDNA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利用鱼类加工废弃鱼骨制备鱼骨粉的研究
被引量:19
- 12
-
-
作者
石红
郝淑贤
邓国艳
周婉君
何俊燕
李来好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5-298,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A20301002)
农业部“948”引进项目(2006-G40)
-
文摘
本研究以狗母鱼、金线鱼、罗非鱼、鲮鱼及草鱼等加工废弃鱼骨为原料,研究酶解、高压处理对鱼骨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度对产品的颜色影响较大,水解度越高,鱼骨蛋白质含量越少,干燥后产品的颜色越浅;高压处理即可以进一步去除水解后残留的蛋白质和脂肪,也利于产品粉碎。
-
关键词
鱼骨
酶解
高压
-
Keywords
fish bone
enzymolysis
high pressure_.
-
分类号
TS254.9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大口黑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9
- 13
-
-
作者
朱新平
杜合军
郑光明
焦宗垚
陈赛
陈子安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出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
基金
农业部行业标准项目资助(200208)
-
文摘
用RAPD技术对养殖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即用20个随机引物对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790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93条带。在检测到的93个位点中,多态位点数为49个,占52.7%,标记的分子量为0.2—3kb。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4533,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其中有27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较小(0.16—0),部分样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有3个样品的遗传距离较大,表明大口黑鲈间的相似度较高,遗传多样性较少,但也有少数变异个体。30个个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796±0.1265,与胭脂鱼、黄颡鱼、鲭皱、鲢、草鱼等其它淡水鱼类相比,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仿。
-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
Keywords
Micropterus salmoides
genetic diversity
RAPD analysis
-
分类号
Q17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
-
题名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结合NIR测定桉木木质素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于仕兴
李学春
黄安民
王学顺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广东省水产学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202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5)
-
文摘
在支持向量机(SVM)回归分析过程中,参数(C,γ)取值范围较大,且需要人工进行调整,目前已知的参数选择方法复杂且不够精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木材近红外光谱分析的PSO-SVM回归模型;使用粒子群算法(PSO)确定SVM的最优参数(C,γ),用40个桉木近红外光谱样品作训练集,8个样品作测试集建立模型,得到预测模型的回归系数0.970 956,均方根误差0.002 154 5,并与传统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PSO-SVM回归模型在桉木近红外光谱的木质素含量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很好的稳定性。
-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近红外光谱
粒子群优化算法
木质素
回归
-
Keyword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Lignin
Regression
-
分类号
O29
[理学—应用数学]
-
-
题名延迟投饵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存活、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王国栋
郑琰晶
李建军
杨笑波
黄韧
-
机构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广东广州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03546、815102600500000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80501005、2007B080501004)
-
文摘
研究了延迟投饵对裸项栉鰕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仔鱼存活、摄食及生长等方面的影响。实验设1个饥饿对照组(设10个平行)和5个延迟投饵组(各设4个平行),分别在孵化后第1、2、3、4和5d开始投喂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filis。实验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初次摄食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第3—4天时进入不可逆点期;初次摄食率以孵化后第2天最高,为54.55%,之后随日龄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仔鱼的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体长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与此相似。本研究表明: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进行投饵的最适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
-
关键词
裸项栉鰕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
仔鱼
延迟投饵
存活
摄食
生长
-
Keywords
Ctenogobius gymnauchen
larva
delayed feeding
survival
feeding
growth
-
分类号
S962.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裸项栉鰕虎鱼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潘金春
谭文雅
魏社林
李建军
杨笑波
黄韧
-
机构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2,I0007,I0008,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4B60301009)
-
文摘
目的研究裸项栉鰕虎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方法对裸项栉鰕虎鱼进行解剖,并测量和计算肠道系数、食道长度等数据;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光镜技术对消化系统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裸项栉鰕虎鱼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咽部上皮和食道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和黏液腺,食道肌层为横纹肌。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底腺主要位于胃体部的固有层中。肠黏膜向肠腔突起形成许多皱襞,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数量不等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IC)约为0.30。胃和肠的肌层都为平滑肌。肝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脂滴,在HE染色标本中因脂滴被溶解而呈大小不等的空泡。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是浆液腺,内分泌部又称胰岛,主要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结论裸项栉鰕虎鱼的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与其杂食性相适应,本研究可为裸项栉鰕虎鱼的实验动物化提供支持。
-
关键词
裸项栉鰕虎鱼
消化系统
组织形态学
-
Keywords
Ctenogobius gymnauchen (Bleeker)
Digestive system
Tectology
-
分类号
Q959.223.5
[生物学—动物学]
S83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大珠母贝对常用饵料摄食及消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刘永
张春芳
焦宗垚
-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10期51-54,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08B040200002)
-
文摘
2009年5月至6月在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育苗场进行了大珠母贝对常用饵料摄食及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对实验所使用的常用生物或非生物饵料均有较强的摄食能力,从投喂饵料到排出粪便只有3~4 h,所排出的粪便呈条块状;但显微镜检查粪便发现,大珠母贝不能有效消化试验所用的生物饵料,排出粪便中生物饵料细胞完整,而且保持生命活力;大珠母贝对非生物饵料亦不能有效消化,粪便中颗粒与所投喂的饵料颗粒形状、大小一致。
-
关键词
大珠母贝
饵料
摄食
消化
-
Keywords
Pinctada maxima(Jameson)
diets
feeding ability
digestion
-
分类号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Q175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
-
题名球磨机料位检测仪的开发及其在优化运行控制上的应用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李晓枫
吴惠雁
李勇
-
机构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广东省水产学校
圣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
文摘
料位检测仪是利用球磨机运行时发出的振动信号 ,根据对各台不同工况下球磨机振动信号的分析 ,得出了表征球磨机变化情况的信号 ,采用该信号并融合磨煤机其他的运行信号 ,就能将球磨机控制在最佳运行工况。这种控制自 1999年起已在多台中储式制粉系统上成功应用。运行表明 ,该技术能使电站制粉系统运行更安全。
-
关键词
料位检测仪
球磨机
FFT
特征频谱
多传感数据融合
模糊自寻优
-
Keywords
Ball Mill
FFT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Fuzzy Self-Optimizing
-
分类号
TH81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裸项栉■虎鱼的全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被引量:9
- 19
-
-
作者
李建军
杨笑波
魏社林
黄韧
刘继芳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116,I0006,I0007,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4B60301009
2006B60101068)
-
文摘
目的研究裸项栉鰕虎鱼全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为该鱼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胚胎和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连续取样,系统地观察了裸项栉鰕虎鱼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结果水温25.8℃~26.5℃,裸项栉鰕虎鱼受精后约82h仔鱼开始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42~1.73mm,1d开口摄食,3d卵黄囊消失,23d第一背鳍形成,鳞片出现;33d全身被鳞;初孵仔鱼经97d发育成熟,繁殖周期约为36d;雌鱼性腺成熟系数可达40%,个体相对生殖力达每克8193.5粒。结论裸项栉鰕虎鱼具有个体小、性成熟早、生殖季节长、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点,可进行室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培育。
-
关键词
裸项栉鰕虎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
Keywords
Bareneck goby
Artificial propagation
Embryogenesis
-
分类号
S9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裸项栉鰕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研究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李建军
杨笑波
魏社林
黄韧
刘继芳
王昀
-
机构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60301009
2006B60101068)
-
文摘
通过饥饿试验、初次摄食率和PNR(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的确定、生长试验和饵料选择性试验,探讨了裸项栉鰕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习性。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在孵后12 h开口摄食,36 h的初次摄食率达100%,PNR发生在孵后48~60 h之间,孵后72 h仔鱼的初次摄食率降为0;饥饿死亡高峰期发生在仔鱼孵后第4 d,第5 d全部饥饿仔鱼死亡;裸项栉鰕虎鱼0~55日龄的全长日均增长0.263 mm,其中0~23日龄仔鱼相对生长较快(日均增长15.26%),24~33日龄稚鱼的生长较慢(日均增长0.176 mm),34~55日龄幼鱼的绝对生长加快(日均增长0.320 mm);生长差异随着幼体的生长呈增大趋势;幼鱼饵料喜好性排序依次为卤虫幼体、蒙古裸腹溞、轮虫。
-
关键词
裸项栉鰕虎鱼
摄食
生长
饵料选择性
-
Keywords
Bareneck goby
feeding
growth
selectivity of food
-
分类号
S96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