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产细菌素海洋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赵鸭美 刘林 +2 位作者 安静莹 胡雪琼 刘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175,共5页
采用牛津杯打孔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米曲霉为指示菌,对从南海海域中捕捞的华贵栉孔扇贝肠道中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并对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排酸、排过氧... 采用牛津杯打孔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米曲霉为指示菌,对从南海海域中捕捞的华贵栉孔扇贝肠道中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并对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排酸、排过氧化氢,以及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酶解实验,筛选出1株具有较强抑菌作用产细菌素的乳酸菌ZH-54。结合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实验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ZH-54为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其16S rRNA在GeneBank的登录号为JX25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抑菌试验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鳞胶原多肽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殷娟娟 曾少葵 +2 位作者 章超桦 席庆 施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87-1590,1599,共5页
以脱钙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鳞为原料,利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1∶1)进行酶解制备罗非鱼鳞胶原多肽,并对其粗蛋白含量、水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验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 以脱钙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鳞为原料,利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1∶1)进行酶解制备罗非鱼鳞胶原多肽,并对其粗蛋白含量、水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验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含量测定,来探讨该胶原多肽的抗疲劳活性。结果表明:罗非鱼鳞胶原多肽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显著地降低小鼠的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和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P<0.05)的储备量。由此可见,罗非鱼鳞胶原多肽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鳞 胶原多肽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甲酰胺与氨基脲在面粉及面包虾中的形成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蒋志红 吴晓萍 +4 位作者 王明兴 洪鹏志 陈华健 赖周 陈煜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1-95,共5页
为研究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DA)与面粉及油炸面包虾中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形成之间的关系,将添加ADA的面粉及面包虾经过一定湿热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SEM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含AOA的面粉经干热、湿热... 为研究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DA)与面粉及油炸面包虾中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形成之间的关系,将添加ADA的面粉及面包虾经过一定湿热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SEM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含AOA的面粉经干热、湿热处理均能形成SEM,而湿热处理形成SEM的量随着加水量、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含ADA的面粉形成SEM的量与ADA添加量呈现正相关(R^2=0.9982),转化率约达1.0%~1.2%;同时,在无面粉基质的情况下,ADA也能形成SEM,但转化率仅为0.3%~0.4%;含ADA的面包虾形成SEM的量随着油炸时间或油炸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ADA在一定湿热条件下能导致面粉及面包虾产品形成SEM,且形成量受ADA添加量、液料比、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甲酰胺 氨基脲 面粉 面包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预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鹏鹏 关志强 +2 位作者 李敏 康彦 吴宝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44-348,共5页
以真空包装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273、277、283K)下贮藏实验构建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测定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肪氧化(TBA)值的变化,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真... 以真空包装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273、277、283K)下贮藏实验构建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测定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肪氧化(TBA)值的变化,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品质变化与时间的动力学模型。菌落总数、TVB-N值和TBA值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和速率常数k0分别为53.5kJ/mol和4.390×108,25.9kJ/mol和8.96×103,29.3kJ/mol和4.92×104。验证结果表明:货架期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在±10%之内,可以在273-283K内,根据菌落总数、TVB-N值以及TBA值对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真空包装罗非鱼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解万翠 曾恩辉 +4 位作者 杨锡洪 吉宏武 周浓 连鑫 伍宏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研究不同水解率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影响。用5种不同的酶制剂分别对魔芋胶进行降解,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备不同水解率的葡甘露聚糖作为冷冻虾仁的保水剂,以虾仁的持水能力和质构分析(TPA)为指标,确定最佳作用酶... 研究不同水解率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冷冻虾仁持水品质的影响。用5种不同的酶制剂分别对魔芋胶进行降解,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备不同水解率的葡甘露聚糖作为冷冻虾仁的保水剂,以虾仁的持水能力和质构分析(TPA)为指标,确定最佳作用酶及酶解时间。结果表明:经半纤维素酶降解2h制备的葡甘露聚糖,保水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虾仁硬度和咀嚼度降低。在此条件下,测得虾仁的浸泡质量增加率为9.28%,解冻损失率低至1.88%,蒸煮损失率为17.04%,出品率为82%;魔芋胶水解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露低聚糖 冷冻虾仁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CO2和热处理对近江牡蛎肉品质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屈小娟 张良 +3 位作者 刘书成 黄万有 章超桦 吉宏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22,共6页
以新鲜近江牡蛎为对照,比较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和热处理对牡蛎营养成分、肌肉品质以及呈味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PCD处理能够较好地保留牡蛎的营养成分;DPCD和热处理均会造成牡蛎的质量损失和肌肉蛋白质的变性,其中热处理更为严... 以新鲜近江牡蛎为对照,比较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和热处理对牡蛎营养成分、肌肉品质以及呈味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PCD处理能够较好地保留牡蛎的营养成分;DPCD和热处理均会造成牡蛎的质量损失和肌肉蛋白质的变性,其中热处理更为严重;DPCD处理对pH无显著影响;除了AMP、IMP、GMP外,DPCD处理对牡蛎中其他呈味成分(呈味氨基酸、有机酸、糖原、阴离子等)含量的影响均小于热处理,传统的热处理则会造成大部分呈味成分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二氧化碳 近江牡蛎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呈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沙湾海水养殖劣质珍珠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茜茜 杨磊 +3 位作者 李思东 敖宁建 陈进 何东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40-446,共7页
为了探讨流沙湾海水养殖珍珠出现杂质的原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劣质珍珠外表面、纵截面及内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劣质珍珠各层物质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劣质珍... 为了探讨流沙湾海水养殖珍珠出现杂质的原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劣质珍珠外表面、纵截面及内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劣质珍珠各层物质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劣质珍珠层外表面凸凹不平、生长机理纹杂乱无章及文石晶体有序排列程度低,是造成珍珠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劣质珍珠的珍珠层厚度为130 ~240μm,其中珍珠质层厚度为120 ~ 220 μm,棱柱层的厚度为15 ~50 μm,杂质层厚度不均匀.珍珠质层是流沙湾劣质珍珠珠层的主要成分.珍珠杂质层呈黑色或者灰褐色,这也是劣质珍珠质量差的重要原因.珍珠杂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主要为蛋白质类有机物质,并结合少量的碳酸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珍珠 劣质珍珠 显微结构 杂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状蕨藻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邵海艳 吉宏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1-254,共4页
以总状蕨藻为原料,采用热水与蛋白酶酶解相结合浸提得到总状蕨藻多糖提取液,经Sevag法和透析法等步骤纯化后得到总状蕨藻粗多糖(Caulerpa racemosa polysaccharide,CRP)。紫外扫描结果表明CRP中含有少量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CRP有一般... 以总状蕨藻为原料,采用热水与蛋白酶酶解相结合浸提得到总状蕨藻多糖提取液,经Sevag法和透析法等步骤纯化后得到总状蕨藻粗多糖(Caulerpa racemosa polysaccharide,CRP)。紫外扫描结果表明CRP中含有少量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CRP有一般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含硫酸基团,是一种酸性多糖。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研究了CRP对HeLa、K562、CNE-2z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RP对3种肿瘤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24~72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强,在0.062 5~4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强,对HeLa、K562和CNE-2z细胞的抑制率最大分别达到61.7%、85.9%和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状蕨藻 多糖 体外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级超滤处理对罗非鱼肉酶解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龙 杨萍 +1 位作者 李利敏 洪鹏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5,109,共4页
分析逐级超滤过程中所得透过液和截留液的理化性质,研究超滤处理对罗非鱼肉酶解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蛋白质浓度条件下,10ku透过液、5ku截留液热稳定性较差,3ku截留液、1ku截留液热稳定性良好,5、3、1ku透过液热稳定性最佳,各级截... 分析逐级超滤过程中所得透过液和截留液的理化性质,研究超滤处理对罗非鱼肉酶解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蛋白质浓度条件下,10ku透过液、5ku截留液热稳定性较差,3ku截留液、1ku截留液热稳定性良好,5、3、1ku透过液热稳定性最佳,各级截留液与透过液的色值均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澄清度降低;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超滤膜的透过液具有不同的呈味特征,5ku透过液苦味最为突出,1ku透过液苦味最弱;3ku透过液鲜味最为突出;1ku透过液甜味最为突出;3ku透过液中总糖含量最多,其次是10、1ku透过液,5ku透过液含量最少;各级超滤对Zn离子几乎都没有截留效果,5ku截留限的膜对Na、Mg、K离子的截留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肉酶解液 超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酶降解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琪 谌素华 +2 位作者 郑琼仪 孔燕婷 黄文慧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4期5-7,11,共4页
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 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到最佳降解工艺为加酶量0.03%,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1 h,p H值6.0,多糖质量浓度1 mg/m L。通过对降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总糖、硫酸根、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表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岩藻聚糖硫酸酯多糖分子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氏马尾藻 岩藻聚糖硫酸酯 可控酶降解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裹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汪慧春 黄和 +2 位作者 刘亚 蒋志红 励建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157-9160,共4页
[目的]建立裹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试验通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菌悬液到无菌裹浆中,分别放在14、18、22、27、32和37℃下培养,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数据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Baranyi模型... [目的]建立裹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试验通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菌悬液到无菌裹浆中,分别放在14、18、22、27、32和37℃下培养,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数据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Baranyi模型拟合生长曲线。通过相关系数的比较,采用最优模型为一级模型,在最优一级模型的基础上拟合出相关参数。采用Ratkowsky平方根模型分别建立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μm)、迟滞期(λ)的二级模型。[结果]研究表明,修正Gompertz模型为最优一级模型,模型经偏差因子(Bf)和准确因子(Af)验证,均在合适的范围内,表明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生长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裹浆中的生长情况,可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裹浆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