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楝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丽君 刘明骞 +2 位作者 廖柏勇 邓小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目的】应用SRAP技术对苦楝Melia azedarach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等开展研究,对苦楝SRAP-PCR体系中的模板DNA、dNTPs、Mg^2+、引物和TaqDNA聚合酶5个组分浓度进行优化,建立适合苦楝的SRAP-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 【目的】应用SRAP技术对苦楝Melia azedarach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等开展研究,对苦楝SRAP-PCR体系中的模板DNA、dNTPs、Mg^2+、引物和TaqDNA聚合酶5个组分浓度进行优化,建立适合苦楝的SRAP-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分别设置8个浓度梯度水平,确定浓度范围后进行L16(4^5)正交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打分,确定优化体系.【结果和结论】SRAP对苦楝DNA浓度的要求不高,有一个较宽的浓度适宜范围;dNTPs在0.1~0.2mmol·L^-1范围内,能扩增出条带基本相同的清晰谱带;Mg^2+为2.0mmol·L^-1左右时扩增条带较清晰且数量多;引物介于0.48~0.64μmol·L^-1均能扩增出带型基本保持一致且清晰的谱带;TaqDNA聚合酶在0.50~2.00U范围内可以得到清晰的带型.根据正交试验设计16个处理的得分,确定优化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30ng、dNTPs0.125mmol·L^-1、Mg^2+ 2.25mmol·L^-1、引物0.48μmol·L^-1、TaqDNA聚合酶0.75U,反应总体积25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SRAP-PCR 体系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12个剑豆种源生长节律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明骞 陈晓阳 +4 位作者 陈丽君 周玮 李俊成 惠文凯 丁美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6-20,共5页
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2个剑豆种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规律和21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剑豆种源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多数性状的差异显著;单株产量与株高、荚重、荚宽、荚厚、单株荚... 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2个剑豆种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规律和21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剑豆种源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多数性状的差异显著;单株产量与株高、荚重、荚宽、荚厚、单株荚数、百粒重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个剑豆种源分为4个大类,第1类:可以攀爬,分枝较多,结实量大,为晚熟型;第2类:植株不攀爬,为早熟型;第3类:植株善于攀爬且早熟;第4类:可攀爬且晚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豆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