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森林碳汇计量
1
作者 梁泽锐 张耕 +3 位作者 莫玉娟 卓桂珠 赵志明 李大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为了解广东省公益林碳汇功能,文章以2021—2023年广东省建设的25个公益林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示范区的碳汇能力进行计量,分析不同地区、森林龄组、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广东省25个公益林... 为了解广东省公益林碳汇功能,文章以2021—2023年广东省建设的25个公益林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示范区的碳汇能力进行计量,分析不同地区、森林龄组、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广东省25个公益林示范区的碳储量为269.69×10^(4)t,大多集中在粤北地区,以中龄林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其占比分别为42.6%和70.1%;平均碳密度为53.23 t·hm^(-2),近熟林和过熟林的碳密度最高,阔叶混交林的碳密度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的105.8倍。中幼龄林约占25个公益林示范区森林面积的64.66%,随着公益林示范区继续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全面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示范区将持续发挥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 公益林 生物量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源县古树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东先 宋磊 +2 位作者 赵庆 唐洪辉 魏丹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了摸清东源县古树资源情况,推进古树建档工作,保护古树,文章对河源市东源县15个镇的古树进行了实地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东源县15个镇共有古树738株,隶属于30科42属54种。树种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为主(248株),其次为榕树(Ficu... 为了摸清东源县古树资源情况,推进古树建档工作,保护古树,文章对河源市东源县15个镇的古树进行了实地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东源县15个镇共有古树738株,隶属于30科42属54种。树种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为主(248株),其次为榕树(Ficus microcarpa)、木荷(Schima superba)、朴树(Celtis sinensis)、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古树树龄大多数在100~299 a之间,达661株,59株古树树龄在300~499 a之间,18株古树树龄大于500 a;树高平均为16.98 m,胸径最大的为榕树,达467.92 cm,平均为96.51 cm,冠幅平均为264.35 m2。大多数古树均正常生长,仅有少数衰弱。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加快东源县古树建档工作,加强管理和保护,对于生长环境不好的古树,改善其周边环境,并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调查 种类 东源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林业碳汇解析及提升潜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湘龙 魏龙 +9 位作者 张方秋 李小川 潘文 张谦 蔡坚 高常军 肖石红 吴琰 易小青 吴惠珊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3期7-12,共6页
森林经营在增强二氧化碳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本文阐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我国的履约目标,并评估了2005年和2010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领域的固碳量。结果显示广东省2005年森林生物量生长碳吸... 森林经营在增强二氧化碳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本文阐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我国的履约目标,并评估了2005年和2010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领域的固碳量。结果显示广东省2005年森林生物量生长碳吸收合计总量为47.02×10~9 kg二氧化碳当量,乔木林固碳占总固碳量的88.87%,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11.47×10~9 kg二氧化碳当量,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76.12%。2010年固碳量增长11.68%,采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19.85%。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广东省林业碳汇的提升潜力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林业碳汇 潜力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SWOT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献强 吴泽鹏 +8 位作者 张志鸿 刘佳英 吴琰 江西军 曾臻 钟映霞 李小川 王振师 周宇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其优势在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获各级政府重视;成立了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机构;配备了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建成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兼具移动加油和森林航空直接...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其优势在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获各级政府重视;成立了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机构;配备了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建成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兼具移动加油和森林航空直接灭火能力。劣势包括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和起降点建设进度偏慢;森林航空消防业务技术队伍薄弱;航油补给缺乏保障;空地勤职工没有享受特勤补助。面临的机遇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广东省水源丰富、水系发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森林资源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追究。面临的挑战是直升机机源少,不能满足森林航空消防的需要;空域管理复杂,限制了直升机的机动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发展的应对策略:加强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航空消防覆盖范围;增加直升机数量,增强航空消防区域防控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航护工作水平;加强沟通协调,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科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航空消防 SWOT分析法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云浮市森林土壤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耕 丁晓纲 +6 位作者 魏丹 杨海燕 齐也 华月珊 张中瑞 解懿妮 陈利娜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62-165,共4页
以广东省云浮市森林土壤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广东省云浮市森林土壤信息平台,系统储存云浮市7 000个土壤样点信息,可向用户提供该地区森林土壤信息及森林抚育指导,为基于森林土壤信息的科研、生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云浮市 土壤信息数据库 移动端土壤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保障建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西军 吴泽鹏 +5 位作者 那姝 郭天峰 周宇飞 谢献强 李小川 吴琰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2期58-61,共4页
广东省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主要采用手机为通信工具,针对手机通信存在的问题,选用超短波电台及相关附属设备对航空护林地空通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飞行真高在300 m时,PD—780手持机空地之间最远通信距离可达10 km;空MD—780G车载台与... 广东省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主要采用手机为通信工具,针对手机通信存在的问题,选用超短波电台及相关附属设备对航空护林地空通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飞行真高在300 m时,PD—780手持机空地之间最远通信距离可达10 km;空MD—780G车载台与地PD—780手持机之间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3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60 km;MD—780G车载台空地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6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距离为100 km;飞行真高在600 m时,PD—780手持机空地之间最远通信距离可达30 km,空MD—780G车载台与地PD—780手持机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5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80 km,MD—780G车载台空地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8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120 km。超短波的通信距离与飞行高度和电台的功率有关,飞行真高越高、电台功率越大,则通信距离越大。建立有效的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保障体系,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地面通信中继站、统一设备型号和呼号频率、超短波电台标配降噪耳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护林 地空通信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古树群分布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涛 魏丹 +2 位作者 张耕 陈盼 罗健才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6期166-172,共7页
根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报告数据库,获取古树群所在地、面积、主要树种、古树株数、树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等和立地条件等信息,分析古树群分布特征,并开展古树群的生态学特征与立地条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根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报告数据库,获取古树群所在地、面积、主要树种、古树株数、树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等和立地条件等信息,分析古树群分布特征,并开展古树群的生态学特征与立地条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共有古树群826处,古树21198株,总面积达2 076.65 hm2,涵盖84科269属549种,古树群主要分布在粤北和粤东地区,有417处,占比50.48%,而在深圳市、中山市和佛山市没有分布。(2)广东省古树群树龄呈金字塔型,古树群数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树高和胸径的结构特征均为正态分布。(3)古树群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树龄、树高和胸径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坡度与古树群的平均树龄、树高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和土层厚度均与古树群平均树高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古树群 资源特征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涛 张琼锐 +3 位作者 林晓泓 杨林逸舒 邓鉴锋 薛国凤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4期116-121,共6页
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推动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林业生态文化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从载体平台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五个... 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推动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林业生态文化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从载体平台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五个维度来建设广东林业生态文化,为全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林业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红椎林种内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邱建波 赵志明 +5 位作者 卓先习 吴振基 吴剑军 何伟强 洪维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研究量化分析广东省九连山林场12年生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内竞争关系,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红椎植株胸径生长符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于8~10、10~12 cm径级;2、按照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12 m范围为本研究最佳竞争空间;3、... 研究量化分析广东省九连山林场12年生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内竞争关系,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红椎植株胸径生长符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于8~10、10~12 cm径级;2、按照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12 m范围为本研究最佳竞争空间;3、在径级为8~10、10~12、12~14 cm时,红椎个体受到主要的种内竞争压力,三者竞争强度之和占据全部竞争的64.8%;4、红椎胸径与平均竞争指数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平均竞争强度随胸径增长而下降,当胸径达到20 cm以上时,竞争指数几乎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椎 九连山林场 种内竞争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海清 罗斯生 +3 位作者 罗碧珍 魏书精 王振师 吴泽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118,共11页
【目的】定量研究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揭示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森林土壤碳循环和碳过程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以... 【目的】定量研究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揭示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森林土壤碳循环和碳过程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为主要手段,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定量测定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探讨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林火干扰对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密度(P <0.05)。杉木林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低于对照样地,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只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P <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 <0.05)。【结论】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总体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林火干扰后土壤碳密度的分布格局及影响机制,可为林火干扰后生态系统碳汇管理以及定量评价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林火干扰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影响机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焕华 刘春燕 +4 位作者 扈丽丽 黄咏槐 黄华毅 赵丹阳 陈刘生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4期36-42,共7页
主要介绍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概况和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阐述了在松林以至森林生态系统中,着眼于全面攻坚、定点清除、逐步压缩、持续控制,建立以精准监测和检疫御灾为基础,应急控制新发生及关键区位疫点(疫区)疫情,“及时、... 主要介绍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概况和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阐述了在松林以至森林生态系统中,着眼于全面攻坚、定点清除、逐步压缩、持续控制,建立以精准监测和检疫御灾为基础,应急控制新发生及关键区位疫点(疫区)疫情,“及时、就地、彻底”除治疫源防灾,适地适树、科学调控树种结构避灾,规范化、标准化持续控制减灾的技术体系,把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在社会接受、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的水平,保护全省245万hm^(2)松林资源和1053万hm^(2)森林资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马尾松 持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期叶片功能性状和生长综合评价
12
作者 刘俊涛 张卫华 +5 位作者 朱报著 徐放 白青松 廖焕琴 陈新宇 郭镜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片背部颜色和绒毛量),分析苗木生长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初步选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SPAD、叶面积等9个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叶组织密度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5.14%~20.94%之间。除了叶组织密度、地径,其余性状的重复力均高于0.5。相关分析显示,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体积与叶片干物质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呈极显著正或负相关(P<0.01)。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广东含笑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进行选择评价,排名前5的广东含笑无性系为CG3、1、5、8804、8999,Ci值均在0.6以上,5个无性系的苗高、叶面积比无性系群体平均值高4.68%、24.25%,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84%和22.12%,而且叶片背部的呈色效果较好,且绒毛较多和颜色较深,观赏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含笑 无性系 叶片功能性状 相关关系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谢丽宏 黄钰辉 +3 位作者 温小莹 李敏曾 谢伟辉 甘先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周边6个镇的古树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共有古树59株,包括薄叶蕈树(Altingia tenui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榕树(Ficu...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周边6个镇的古树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共有古树59株,包括薄叶蕈树(Altingia tenui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榕树(Ficus microcarpa)等13个种,隶属于10科12属。从古树资源的结构看,古树树龄主要集中在200~300 a,Ⅲ级、Ⅱ级和Ⅰ级古树的数量分别为49、8和2株;树高主要集中在17.0~25.0 m,平均树高22.9 m,胸径主要集中在50.0~125.0 cm,平均胸径118.0c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17.0 m,平均冠幅17.1 m;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古树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新港镇;新丰江水库的古树主要是作为乡村的风水树而得到保护,整体生长状况良好、正常、衰弱和濒危级古树分别有46、11和2株,衰弱和濒危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古树缺乏管护,生境较差,或受病虫害侵扰。根据调查结果,对新丰江水库古树资源应加强管理和保护,对现有衰弱和濒危的古树应采取施肥、病虫害防治、修补树洞、改善生境等复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种类 生长状况 保护 新丰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樟树主要病害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龙永彬 赵丹阳 +4 位作者 秦长生 徐金柱 邱华龙 揭育泽 廖文冠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3期53-56,共4页
对广东省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病害种类进行林间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樟树病害共计14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e)、枝枯病(Cytosporella cinnamomi)、穿孔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3种,3种病害的发生和为害具有... 对广东省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病害种类进行林间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樟树病害共计14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e)、枝枯病(Cytosporella cinnamomi)、穿孔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3种,3种病害的发生和为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炭疽病、穿孔病发病高峰期分别为3—5月、3—4月,枝枯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建议加强抚育管理,创造有利于提高寄主抗病性的条件,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春燕 徐金柱 +3 位作者 李亭潞 秦长生 方天松 杨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166-175,共10页
2019—2021年,采用路线踏查和定点监测的方法调查了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站、东海岛、特呈岛4个区域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并分析保护区内昆虫群落多样性。每3个月进行一次调查,共捕获昆虫8495头,涉及12目78科164属184种。Margalef物种... 2019—2021年,采用路线踏查和定点监测的方法调查了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站、东海岛、特呈岛4个区域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并分析保护区内昆虫群落多样性。每3个月进行一次调查,共捕获昆虫8495头,涉及12目78科164属184种。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P_(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域内昆虫类群多样性丰富,其中蚁科Formicidae、蚊科Culic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和白蚁科Termitidae为优势科。4个调查点间昆虫物种相似度均低于0.5,表现为中等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物种多样性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广东林业科普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婕 谢桂军 +2 位作者 马红霞 官莉莉 曹永建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5期189-191,共3页
“双碳”目标下,森林作为重要的经济资产和环境资产,在吸碳固碳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林业在减排中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特质。科普基地是开展林业科普工作的重要场所,文章简述了广东林业科普示范基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发展... “双碳”目标下,森林作为重要的经济资产和环境资产,在吸碳固碳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林业在减排中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特质。科普基地是开展林业科普工作的重要场所,文章简述了广东林业科普示范基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广东林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林业 科普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示物种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研究——以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锦红 郭如意 +1 位作者 魏书精 王明怀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68-75,共8页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适宜性评价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结果显示:赤麂“源”栖息地有13处,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中部的山地。“源”栖息地空间扩散在研究区表现为从西向东扩散程度逐渐减弱,且零散分布有不易空间扩散区域,主要为陡坡或高海拔的林地。划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的赤麂保护格局作为研究区生物安全格局,其中低安全格局的面积为5 862.73 hm^(2),中安全格局的面积为6 913.28 hm^(2),高安全格局的面积为7 900.73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赤麂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氮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祖有 康剑 +4 位作者 李莹莹 余斐 朱航勇 苏艳 丁晓纲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4期75-81,共7页
研究在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进行0~80 cm土壤采样,分析测试土壤TN含量,运用Arc GIS技术,揭示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TN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D1,0~20 cm土壤层TN含量为0.28~4.07 g/kg,平均值为1.31 g/kg;D... 研究在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进行0~80 cm土壤采样,分析测试土壤TN含量,运用Arc GIS技术,揭示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TN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D1,0~20 cm土壤层TN含量为0.28~4.07 g/kg,平均值为1.31 g/kg;D2土壤层TN含量为0.26~3.86 g/kg,平均值为1.20 g/kg;D3土壤层TN含量为0.27~4.41 g/kg,平均值为1.13 g/kg;D4土壤层TN含量为0.29~3.96 g/kg,平均值为1.16 g/kg。土壤氮元素含量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含量在D1土壤层最高,在D1~D3土壤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氮元素含量逐渐下降,D4土壤层有略微的上升趋势。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TN含量在水平空间分布上有较大的差异,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的中部、东部,还有部分零散分布。北部、东南部区域的TN含量最低,整个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地土壤TN含量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森林土壤 全氮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与监测研究——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19
作者 魏玉晗 钱万惠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68-75,共8页
发展森林康养基地,有利于提升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服务价值。近年来,康养基地发展开始起步,集森林医疗、运动、康复、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新业态,研究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发展森林康养基地,有利于提升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服务价值。近年来,康养基地发展开始起步,集森林医疗、运动、康复、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新业态,研究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开展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与监测评价,并提出功能分区、康养产品、森林康养设施、森林景观、森林康养服务团队的相关内容。环境监测结果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均在国家一级浓度限值以下,体感舒适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林内空气离子浓度高于林外,林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平均值小于林外。综合评价后得出,林内的综合康养功能高于林外,在林内早晚时段温度较低时,综合舒适指数优于其他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环境监测 森林景观 康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0
20
作者 高常军 范秀仪 +2 位作者 易小青 蔡坚 魏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2期14-20,共7页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南部亚热带地区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在物质生产、环境调节、人文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服务价值。在全面分析海丰湿地现状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实际调查法、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造林成本法、碳...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南部亚热带地区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在物质生产、环境调节、人文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服务价值。在全面分析海丰湿地现状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实际调查法、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和替代成本法等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分类逐项地对海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构成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省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07.861×106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69元·m-2。在所评价的11项服务类型中,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4.67%。其后依次为休闲旅游价值、食物供给价值、气候调节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养分累积价值、固碳价值、供水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大气组分调节价值和原材料供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服务功能 海丰保护区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